?

體察文言語氣,感知語言魅力

2019-04-17 00:54張倩
文教資料 2019年4期
關鍵詞:任務群

張倩

摘? ? 要: 文言文教學過程中需要實詞虛詞并重。本文以《燭之武退秦師》為例,以文言虛詞中的語氣詞為切入口,設置多組比較誦讀任務項目,組成目標明確的小任務群,引導學生通過誦讀體會人物形象,領略語氣下潛藏的豐富內涵。將語氣詞欣賞與文本層次梳理相結合,體會語言的邏輯力量與情感魅力,從而深入理解人物形象,欣賞說理的藝術性,感受語言魅力。

關鍵詞: 語氣詞教學? ? 誦讀法? ? 任務群

一、《燭之武退秦師》語氣詞教學背景

《燭之武退秦師》是高中語文必修1第二單元古代記敘散文的第一篇,記敘了燭之武奉鄭君之命,利用秦晉矛盾說服秦穆公撤圍的過程。細讀課文中燭之武勸說一段的語言,其中反復出現了很多虛詞,如連詞“以”出現3次,連詞“而”出現2次,語氣詞“也”出現3次,語氣詞“矣”出現2次。這些虛詞都在幫助燭之武調整表達節奏,修飾表達語氣。因此,這篇課文有充分的虛詞資源,可以成為虛詞教學的一個優質文本。教師可以多種形式的誦讀為突破手段,喚起學生的生活經驗,使學生進入情境,揣摩不同語氣在幫助實現表達目標上的重要作用,深入感受語言的魅力。

二、如何具體開展教學活動

(一)吟哦諷誦,感知語氣。

《高中語文新課程標準》提出誦讀是古代詩文教學的重要方法,教師應激發學生的誦讀興趣,教授誦讀方法,培養學生的誦讀習慣,讓學生理解語氣詞的作用更離不開大聲誦讀。因此,本節課從誦讀一組最容易體會其區別的句子開始,讓學生進入對語氣詞的欣賞氛圍:

a臣之壯,猶不如人;今老,無能為。

b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

這組句子學生一誦讀,很快就能體會到a、b兩句在句義上沒有區別,只是b句更加強調現在的無能,有感嘆光陰逝去的嘆息、遺憾之意,有對國君的抱怨之情??梢?,我們能讀出感嘆、抱怨之情,不只是因為燭之武說“我已年老,不似當年”,語氣的恰當使用也很重要(a句有學生讀出了諷刺國君的感覺)。由此,學生就能明確,語氣詞可以表現不同的語氣,體現人物細膩的心理活動,輔助實詞表現人物形象。

那么,語氣詞在燭之武實現勸說目標的過程中又起到了什么作用?燭之武選擇的不同語氣具有怎樣的表達效果?對實現其表達目標有什么幫助?如果學生想清楚這些內容,就能夠體會虛詞之美,體會語言的魅力。

(二)任務群組,集中突破。

《高中語文2017級學科教學指導意見》提出“任務群”的教學方式,通過一系列梳理與探究活動,幫助學生自主建構語文知識,引導學生探究語言文字的結構規律和運用規律,逐步建構起關于語言文字運用的知識,并繼續加強語言材料和言語活動經驗的積累。對于語氣詞的深入感知,既需要學生調動已有的言語活動經驗,又需要學生通過梳理、比較、探究言語運用規律,建構關于語言文字運用的知識,因此適合采用“任務群”的教學方式。

為了讓學生更直觀、可感地體會語氣詞的作用,探究語氣詞運用規律,可以給學生設置如下四組誦讀任務:

任務1——誦讀比較1:“也”能不能去掉?

(1)若亡鄭而有益于君,敢以煩執事。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

(2)若亡鄭而有益于君,敢以煩執事。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

任務2——誦讀比較2:“也”能不能去掉?

(1)若亡鄭而有益于君,敢以煩執事。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

(2)若亡鄭而有益于君,敢以煩執事。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

任務3——誦讀比較3:“也”能不能添上?

(1)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也。且君嘗為晉君賜矣……

(2)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且君嘗為晉君賜矣……

任務4——誦讀比較4:語氣詞能否互換?

(1)且君嘗為晉君賜也,許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矣。

(2)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

以上誦讀任務的分組是依據燭之武的勸說層次,在學生完成通過誦讀比較體會語氣詞作用的任務的同時,明確不同勸說階段使用不同語氣的意義,從而加強對燭之武人物形象的理解與勸說藝術的感受。

進行第一組誦讀比較時,學生對語氣詞的感知還不敏感。有學生認為“也”可有可無。此時需要老師幫助學生還原情境,比如讓學生想象當時周圍環境如何、秦伯如何接見燭之武、有什么表情什么行為、燭之武在秦伯帳中是怎樣的姿態、勸說時會伴有哪些表情與動作等。學生有了具體的情境感,再次誦讀,就能夠體會出語氣差別。由此,學生就能夠體會到“也”在表示陳述語氣時,既能夠強調事實,語氣上又有舒緩效果。在勸說起始階段,燭之武以事實引發秦伯思考,傳達“明知其難而為之,竊以為不可”的潛臺詞,語氣緩和謹慎,十分穩妥。

在對“也”有一定認識的基礎上,再完成任務2。此句燭之武第一次鮮明提出“鄰”與“君”的利益對比。秦伯撤兵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意識到了“闕秦以利晉”的利害關系,這句話在內容上非常關鍵。學生認為此處的語氣一定要強調,所以“也”表示強調。這仍然是學生孤立地看一個句子,沒有結合語境體會,同時用主觀判斷代替誦讀感受。教師要逐步引導學生,以誦讀為出發點,關注語境。請看如下課堂教學環節片段:

師:我們看一看這個句子的前一句“焉用亡鄭以陪鄰”。誰能來讀一讀這個句子,說說什么感覺?

生1:(讀完焉用亡鄭以陪鄰,結尾聲調上揚)我覺得這句話有反問語氣,說秦伯這樣做是“亡鄭以陪鄰”,太不明智了。

生2:(讀完焉用亡鄭以陪鄰,強調了“焉用”)我也覺得這里“焉用”就是“怎么能用”,就是反問,語氣很強烈,有點想諷刺秦伯,你怎么能干出這種事。

師:大家理解得非常好。所以跟在“焉用亡鄭以陪鄰”之后,“鄰之厚,君之薄也”這句話,該用怎樣的語氣更好?注意別忘了剛才我們一起還原的情境。

生1:我覺得還是讀得婉轉一些更好,不然就要激怒秦伯了。

生2:我覺得這里正是因為內容很關鍵,所以才更要說得婉轉一些,讓秦伯容易接受。

師:非常好,大家不僅關注到了情境、語境,還很好地揣摩了燭之武的心理?!耙病痹谶@里一方面有強調的意思,提示秦伯“注意了,我在說很關鍵的理由啊”,另一方面更要注意緩和語氣,以更恰當更得體的方式表達,才能有效地實現表達目標。好,在這樣理解的基礎上,我們再來讀一讀這個句子。

一二兩組誦讀任務由淺至深,既幫助學生體會到“也”表陳述語氣時的用法和效果,又深入理解課文內容,增強對燭之武善于利用矛盾、精于運用語言的形象的認識。

有了前兩個任務的鋪墊,學生在完成任務三時就會更加全面地思考問題,包括考慮到句子本身的內容、句子所處語境與情境。學生發現,此時的語氣不必過于謹慎。前面于秦無益的理由說完,秦伯已經開始被說動,燭之武可以略微放開手腳大膽一些;又因為對秦伯以利相許,果斷的結句更能表現“理所當然”的自信,有利于感染秦伯,所以燭之武此處不用“也”更能表現語氣的堅決、肯定。就如學生課堂上所說:“燭之武自己說得自己都信了,秦伯才能相信?!?/p>

任務四挑戰最高,需要學生體會出“也”與“矣”的語氣區別,有一定的難度。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學會用替換對比的方法,辨析差別細微的語氣詞。讓學生認識到先用“矣”表現為秦伯可惜的態度,和秦伯拉近情感距離;再用“也”較為客觀地陳述事實,讓秦伯回憶往事,自己看清晉侯為人。該感嘆時就感嘆,該緩和時就緩和,才能有效實現表達目標,語氣拿捏十分謹慎、十分恰當。

綜上所述,四組比較誦讀分別運用添加、刪掉、替換等不同手段,構成目標明確的小任務群,使語氣詞傳達的細微語氣差別形象可感,為學生認識語氣詞的運用規律進而體會虛詞之美提供抓手。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隨時根據學生的不同困難,幫助學生創設情境、聯系語境、關注“最小對立點”,教授學生學習虛詞的方法,提高品析虛詞能力,強化對虛詞(乃至語言文字)的審美能力,從而實現語文素養的提升。

(三)結合邏輯,再品情感。

從燭之武靈活運用語氣詞的說話方式中,我們能夠看出他對對方心理敏銳的洞察力與對說話節奏準確的把控力。那么這些語氣、這些能力是如何幫助他實現勸說目標的呢?學生還需要回到勸說的整體內容上,看一看語氣的恰當與邏輯的嚴密是如何相輔相成的。燭之武的勸說層次是邏輯鮮明的,步驟嚴謹,不能調換,為了配合內容達到最佳表達效果,燭之武選用恰當的語氣幫助實現勸說目標:

第一層次:自認“既亡”→以弱示秦,去其戒鄭之心,引其驕心←語氣謙卑,抬秦抑鄭

第二層次:亡鄭于秦無益→以難退秦,引其疑心←語氣緩和,內容強調

第三層次:亡鄭于秦無害→以利誘秦,引其貪心←語氣堅定,“自信信人”

第四層次:亡鄭于秦有害→以害警秦,引其戒晉之心←語氣慎重,意味深長

由此可見,燭之武在勸說不同層次中選用不同的語氣,恰當調整表達的節奏,將說辭的邏輯力量與情感力量相結合,展現出文字內容與表達應用的相得益彰,從而綜合體現語言的魅力。

(四)讀寫結合,綜合評價。

除了誦讀的評價方式之外,還需要讓學生落實到文字練習上,比如可以布置一篇課后文言文趣味微寫作:

期中考試迫近,家長一定有很多話想和你說,又怕引起你的焦慮,甚至厭煩。請以家長的身份,用文言文給自己寫一封短信。要求:(1)揣摩家長心理,選擇恰當的語氣,合理使用語氣詞(可查詢古漢語字典)。(2)字數不少于100字。

這項作業將學生課堂所學運用到課堂外,是課堂教學效果的延伸。通過完成作業,學生由理解、體會到實際運用,由能欣賞別人得體的表達到自己能夠得體地表達,實現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統整,整體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附:學生優秀作業示例1

吾早告汝好好學習,汝常默然不應。今急而讀書廢寢忘食,是汝之過也。今期中考試圍汝,汝既知亡矣。若吾之建議無益于汝,何以數煩汝?越基礎而攻難題,汝知其難也。舍易求難,顧此失彼,得不償失矣。若以基礎為本,循序漸進,貫通難易,汝亦有所得。夫題,何難之有?既冷靜大膽,又謹慎細心,狀元舍吾子其誰?

學生優秀作業示例2

今日距考試已不足月余,而見汝尚癡于異志野史,西洋之學不精,中華之書不熟,故作此篇以誡汝。

夫學,需有道。既仿蘇秦、孫敬之法,晝學文而夜不寐,若無道,雖勤奮過人,必不能有所進益也。昔毛主席所以能一統中國者,皆由“?!薄八肌币?。戰國有弈秋誨弈,其一人成而另一人廢,若二者悉專于學,則孰成孰敗未可知也。子曰:“學而不思則罔?!蔽釃L告汝,以做題之時間讀書,其效十倍百倍矣。然汝常試之以為無益之語。吾無奈何也。

今者考試已近,時不我待,愿汝以此文為誡。不者,則如武侯之言:“悲守穹廬,將復何及?”

三、對文言文虛詞教學的進一步思考

本課以體會語氣詞的作用為出發點,引導學生關注虛詞在古漢語中表情達意方面的重要作用,進行一次教學嘗試。體會虛詞作用與表達效果,需要學生從文本出發,獨立地感受、思考、品析語言。本課暫且不談與語氣詞有關的語法知識,只讓學生通過反復誦讀、比較感受語氣的區別,可以說是拋開一切“成見”直面文本,最純粹地體會語言的魅力。在鮮明的直觀感受之后,再提示學生通過查閱古漢語字典,補充相關語法知識,學生才能真正理解并掌握知識點、提高能力。通過本次教學實踐,學生逐漸學會調動情感經驗、站在人物立場揣摩,能夠比較準確地把握人物的語氣與心理。

語氣詞教學只是文言文虛詞教學的一部分,語氣詞有可以借誦讀直觀感受的優勢,但是更多的文言虛詞該如何選擇恰當的方法進行教學,文言文虛詞教學如何與實詞教學更好地結合,仍是值得思考的重要問題。

參考文獻:

[1]王榮生,主編.文言文教學教什么[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

[2]楊靜.著眼于語言建構與思維訓練的高中文言文教學策略[J].語文教學通訊,2018(10).

[3]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古代漢語教研室編.古代漢語虛詞詞典[K].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

猜你喜歡
任務群
淺析高三化學復習有效突破教學難點的策略
高中語文任務群教學探究
試論消息單元任務群的方法指向與最終目標
基于學情,設計任務群
高中語文文學閱讀與寫作任務群教學策略初探
任務群教學:小切口,大世界
基于高中語文學習任務群的閱讀教學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