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會在菲律賓政治發展中的角色演變

2019-04-18 07:44劉沖
智富時代 2019年2期
關鍵詞:政治發展教會菲律賓

劉沖

【摘 要】本文就教會在菲律賓政治發展史中的角色與定位問題展開討論,理清教會在菲律賓政治發展中的脈絡與作用。

【關鍵詞】菲律賓;教會;政治角色;政治發展

在菲律賓,絕大多數菲律賓人都信仰天主教,天主教會成為菲律賓社會中的一股重要的力量。從政治發展的角度而言,近代以來除了在非伊斯蘭國家里,政教分離應該是政治發展的必然趨勢。菲律賓也是如此,從美國殖民菲律賓以來,政教分離也是菲律賓政治確定的原則之一,然而菲律賓的天主教會在菲律賓政治中始終扮演者重要的角色。

菲律賓天主教會對于菲律賓政治的影響是始于西班牙殖民時期,在此之前的菲律賓的宗教信仰只是原始崇拜而已。傳教作為西班牙早期殖民的目的之一,雖然西班牙的傳教活動曾經在菲律賓的發展過程中發展受挫,但是在西班牙殖民政府的配合下,天主教會逐漸成為西班牙殖民統治中的重要一環。同時相對于西班牙總督的政治、軍事權力,天主教會扮演的角色更加深入人心。

在西班牙殖民時期,天主教會早期與西班牙殖民者相互配合,共同維護西班牙在菲律賓的殖民統治,早在在1956年的黎牙實比的遠征隊中,西班牙國王就曾經下過訓令,指令遠征隊首領“你要特別注意,在于土著談判的所有情況下,都應該讓隨行的教士在場,使你可以得到他們的良好建議和勸告,也是土著可以看到你對他們的高度評價” i。但是確立殖民統治以后這種情況有所變化。在中央機關中,天主教會的主教不僅僅扮演著宗教角色,還包括政治角色。主教是限制總督權力的重要力量之一,因為主教具有向西班牙國王彈劾菲律賓總督的權力。此外,在菲律賓總督空缺時,教會主教可以暫代總督職位。從1719年開始,曾經有兩個大主教和兩個主教代理過菲律賓總督一職。在地方上,相對于西班牙人從本土中任命行政官員,天主教會的傳教士則是來自于西班牙和墨西哥,他們抵達以后被分配到經過“并村”的城鎮,在城鎮中他們比菲律賓總督人任命的官員具有更大的權力,因為被稱為“這個城鎮事實上的統治者”。ii因為這些傳教士是西班牙的象征,當地的官員以及上流階層都很快成為了天主教的信徒。同時在賜封制度下,受封者通常濫用自己的權力,殘酷剝削當地的菲律賓人,而這些傳教士則扮演著一個仁厚的角色,他們將當地菲律賓人的控訴編送給西班牙國王,以求獲得公正。

在菲律賓第一共和國時期,隨著西方民主、自由思想的傳入以及菲律賓本土牧師的數量不斷增加,教會的角色開始發生轉變。此之前,菲律賓的教會是西班牙的殖民手段之一,因此教會中大部分都是西班牙裔或者墨西哥裔的牧師,他們在日常的教會活動中維護教會和西班牙人的利益,歧視和壓迫當地的菲律賓牧師。直到在19世紀中葉,菲律賓牧師同戲班教士在教區的問題上發生激烈矛盾,菲律賓牧師為了抵制西班牙教士的壓迫而發起“教區菲化”運動,這一運動成為十九世紀末菲律賓民族解放運動中的一部分。部分牧師也積極參與菲律賓的反西革命運動,并且成為菲律賓第一共和國政治的組成部分之一。在反西革命過程中和菲律賓第一共和國運動以后,菲律賓教會也為革命勢力提供支持,在1898年馬洛洛斯憲法的制憲過程中,88位制憲代表中也有牧師代表。iii

在美國殖民時期,美國人也采取了類似于西班牙人的傳教活動,向菲律賓出入新教并打壓傳統的天主教。這種壓制主要來自于兩方面,一方面美國大量轉移教會土地,削弱教會勢力在菲律賓的經濟實力。另一方面,美國殖民代表塔夫脫也在1902年宣布菲律賓政治實行政教分離,教會的政治影響力也被政教分離的政治理念和美國的政治干預所削弱。雖然教會的政治影響力大幅削弱,但是天主教會作為一個全國性的宗教組織,其基本的社會影響力依舊得以保留,而從這是一期傳入菲律賓的新教,不論在信徒人數還是宗教勢力上都未能超過天主教會。

1935年菲律賓建立民主制度以來到馬科斯執政期前,天主教會對于菲律賓政治的影響力極低,但是教會依舊活躍在菲律賓政壇上,同時此時的菲律賓教會人士也是作為菲律賓社會的上層群體參與菲律賓的政治,只不過教會人士一般是以世俗的形式參與政治,而不強調宗教意義。早在1935年的菲律賓總統選舉中,“獨立教會”的主教雷戈里奧·阿格利拜在選舉之前成立了自己的政黨,在選舉中“被壓迫群眾聯盟”提名其成為總統并且獲得了14%的選票。iv教會的保守角色特征一直延續到二十世紀六十年的在羅馬召開的大公會議。

在1962年天主教教皇召開大公會議,主張一改以往天主教會在世界政治中的保守角色,認為教會作為宗教勢力不能拋棄俗世,轉而要求各地的天主教會積極干預當地的政治。與羅馬天主教保持著密切聯系的菲律賓教會直接受其影響。v天主教會開始政治化。最好的例子就是在同一時期,菲律賓教會人士成立的基督徒促進民族解放組織,以及定期批評政府政策的菲律賓天主教教會會議(CBCP)和關注罪犯人權的菲律賓主要宗教領導人聯合會(AMRSP)。當然,也有教士試圖采用更為激進的方式干預菲律賓政治,從1972年開始就有教士被指控涉嫌顛覆罪。vi在1972年之前教會對于馬科斯的獨裁政權保持著“批評與合作”的態度,然而隨著馬科斯政權與教會矛盾的激化,教會開始利用自己的宗教力量直接干預菲律賓政治。從1972年開始,馬尼拉大主教辛海美就曾多次公開表達對于馬科斯的不滿,并且號召信徒但對馬科斯的獨裁統治,這在1986年總統選舉和軍隊政變事件中表露無遺。教會力量的發揮的頂峰就是1986年的人民的力量運動,在這次活動中,教會是作為菲律賓社會各階層反馬科斯力量運動的整合者和領導者的角色出現的。

在馬科斯政權被推翻以后,雖然1987年憲法規定菲律賓依舊實施政教分離原則,但是教會對于政治的影響逐漸加深。這中影響體現在菲律賓的政治生活中,從1983年開始,菲律賓教會都開始利用自己的影響來干預總統選舉,例如在1998年菲律賓總統選舉中,各個教會派別都表明了自己支持的總統候選人。同時,教會領袖一般都會較大政治事件以后發表看法,比如在1994年到1996年之間,教會平均每兩個月內,主教就會給教徒發布一份公開信,這些公開信的內容既有犯罪、人的發展等道德和人文問題,也有諸如關于關稅總協定以及大選等政治問題。這些看法會直接影響政府的決策或者菲律賓民眾的態度。vii教會對于菲律賓政治生活的影響還包括菲律賓生育計劃、離婚、學校教育以及青年人信仰問題等等。最直接的例子就是在教會的干預下,菲律賓政府在2005年提出的生育計劃因為遭到了教會的反對,對此菲律賓政府不得不采取迂回的方式控制菲律賓人口。viii

綜上所述,菲律賓的教會角色總體上經歷一個從殖民者利益的代表著到菲律賓人自己利益的代表者、從菲律賓政治的保守觀望者轉變為政治的積極干預者、從菲律賓政治的世俗性的參與者到宗教性質的影響者的角色轉變。

注釋:

i金應熙.菲律賓史[M].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0:139.

ii格雷戈里奧賽義德.菲律賓共和國——歷史、政府和文明[M].北京:商務印書館,1979:170.

iii何肇發.試論一八九八年菲律賓獨立及其國家活動[J].中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64(03):61-74.

iv金應熙.菲律賓史[M],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0:524.

v馮雷.菲律賓天主教會同馬科斯政權的關系[J].東南亞研究,2000(04):53-57.

vi陳鴻瑜.東南亞各國政府與政治[M].臺北:翰蘆出版有限公司,2005:26.

vii Maria Serena I. Diokno, Philippine Democracy Agenda, Volume 1, Democracy and Citizenship in Filipino Political Culture[M], Quezon City: Third World Studies Center, 1998, pp.175-191.

viii吳杰偉.菲律賓天主教對政治的介入[J].東南亞研究,2005(06):16-19.

猜你喜歡
政治發展教會菲律賓
2022年上半年菲律賓大米進口增加近30%
7.0級強震襲擊菲律賓
我最愛的那個人,教會了我……
我最愛的那個人,教會了我……
網絡政治發展的實踐意義和行動路徑
“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思想重要意義的政治學分析
路徑依賴視角下我國政治發展的透析
菲律賓?邦板牙省
初戀教會我們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