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區域歷史演變

2019-04-18 07:44郭鑫帥
智富時代 2019年2期
關鍵詞:湖湘文化區域

郭鑫帥

【摘 要】湖湘文化的歷史源遠流長,從先秦開始湖湘文化在歷史演變的車輪下不斷向前發展。在這個過程中湖湘文化經歷過繁榮,也有過沒落,但從沒有間斷。湖湘文化從湖南地域文化逐漸走向全國,成為全國重要的文化核心之一。湖湘文化的發展也見證了湖南區域的發展沿革,透過湖湘文化能夠更深層次地了解三湘大地的發展。

【關鍵詞】湖湘文化;湖南地區;區域

一、先秦時期:湖湘文化的源頭

湖湘文化擁有著源遠流長的歷史,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楚文化形成于春秋戰國時代的楚國,楚文化在吸收周圍少數民族部落文化的基礎上,受了到中原文化的極大影響,在不同文化交流融合中形成了獨具地方特色的文化體系。

楚文化形成以后開始影響周邊地區,其中就包括今天的湖南地區。湖湘文化一方面繼續傳承發展遠古時期流傳來的本地區文化,另一方面則受到先進的楚文化的影響。在楚國占領后楚文化傳入湖南,當地的土著開始學習使用楚人的漢字,開始學習楚人文化中的禮儀習俗,宗教信仰等。此時楚人大量進入湖南,更加深了楚文化在湖南地區的影響。

二、秦漢時期:楚文化與中原文化的交流融合

秦始皇吞并六國統一中國后,政治上建立了中央集權的統一多民族國家,湖南地區成為這個統一國家中密切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在地方上建立了以郡縣制為基礎的行政體制。從秦朝開始,統一的民族文化開始形成,湖南地區的楚文化也隨之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在楚國統治時期,湖南地區人口稀少,以土著居民居多,而伴隨著全國大一統局面的形成,中央政府為了開墾荒地鞏固邊疆,便將北方人口大量南遷。隨著大批北方人民來到湖南,帶來了充足的勞動力和先進的生產技術,牛耕和鐵器的應用為當地人民帶來了豐富的物質資料。在民族融合的同時,湖南的楚文化、民族文化也與先進的中原漢文化不斷交流融合。

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全國又出現了長達數百年的分裂局面,連年戰爭導致全國人口大量減少,湖南也不例外。但是相對于北方來說,南方遭受的戰爭沖擊相對較小,因而湖南地區的經濟文化仍是向前發展的。隨著農田的大量開墾、牛耕以及生產工具的改進,湖南地區的糧食產量有了較大幅度的上升,成為全國重要的糧食產區。釀酒業、紡織業、制瓷業和造船業等手工業部門不斷發展,促進了湖南經濟的繁榮。

三、隋唐五代時期:湖湘文化的醞釀期

隋唐時期全國重新實現統一,湖南又回到中央政府的控制之下,與北方中原文化交流更加緊密。北方人口大量南遷,加之水利灌溉設施的改善,湖南地區的作物產量又有了大幅度的提高。隋唐時期湖南地區交通條件便利,不僅有便捷的水運交通,而且還有四通八達的陸路運輸通道。

隋唐五代時期,湖湘文化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隋唐前期社會正處于轉型期,經濟、政治、文化各方面都經歷了重大的變動,戰亂頻仍的局面結束,社會開始穩定下來。唐前期文化已經得到了長足的發展,這種社會文化的載體集中在了詩歌方面。初唐時期詩歌已經在社會上廣為流傳,同時也涌現出了一批優秀的詩人,比如并稱“初唐四杰”的駱賓王、王勃、盧照鄰、楊炯。而此時湖南地區卻并沒有跟上初唐繁華詩歌文化的腳步,與長安、洛陽等地發達的社會文化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深究其內在原因,主要是因為當時湖南地區未形成統一的政治經濟中心,各地區分散獨立發展,因而未能形成文化群體,缺乏文化認同感。從中唐到五代,湖南還先后出現了石鼓、岳麓兩書院,是見諸記載的中國書院之始,更開創了湖湘以重教育著稱的先河①。湖湘文化雖經過隋唐五代時期的發展,但是相較于先進的中原地區文化來說還是落后的。

四、兩宋時期:湖湘學派的形成

兩宋時期是湖湘文化發展的一個重要轉型機遇期。唐末以后五代十國分裂割據,戰亂頻仍,湖湘文化的發展再次陷入停滯。北宋統一全國后,逐步消滅地方割據勢力,國家安定,經濟、文化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經濟中心繼續南移,江浙地區成為全國的經濟文化中心。尤其到了南宋時期建都臨安,偏安一隅,更推動了南方經濟文化的發展。南宋時期湖南地區的發展有賴于江西,這是由于江西地區距離臨安近,又處于交通要道,因此得以迅速發展。

兩宋時期是湖湘文化形成地域文化特色的重要時期,其中最重要的表現就是湖湘學派的出現。湖湘學派是“三教合一”后理學中的重要一派,始于南宋胡安國與胡宏父子,胡氏父子形成了自成體系、獨具特色的學術思想②。后經張栻傳向全國,在南宋時期形成了較強的影響力。湖湘學派的形成更進一步推動了湖湘文化的繁榮,賦予了湖湘文化新時代下新的內涵。在兩宋時期湖湘文化的發展還表現在學校教育和書院的興盛。南宋時期湖南地區州縣學教育興盛,;同時湖南地區出現了眾多的書院。

五、元明時期:從低迷到復興

元代是蒙古游牧民族部落創建的政權,在中原先進文化與草原落后文化發生沖突時,由于蒙古統治者上層對漢人和南人的歧視打壓,推崇崇尚暴力、野蠻的草原部落文化,抵制中原漢文化的發展,進而導致湖南地區湖湘文化亦走向沉寂。直到元代后期,統治者采取休養生息、發展經濟的政策后,社會經濟才得以穩定向前發展。湖南地區在元末農民起義頻發的時期接納了大批的北方移民,帶來了勞動力和生產技術,使得洞庭湖流域的農業再度興盛起來,成為全國重要的糧食產地。元代湖南地區在文化教育方面顯然比不上兩宋時期,但是還是有一定的發展。

明代湖南地區經濟文化得到了長足的發展,湖湘文化得到復興。農業方面由于江西移民的遷移,勞動力充足,耕作技術和灌溉技術發達,加之政府政策扶持,湖南地區糧食產量得到了極大的提升,成為全國重要的“糧倉”。工商業方面,明中葉以后長江中下游的蘇杭地區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湖南地區顯然達不到這種程度,但是工商行業較之前更興盛,富商大賈云集此地,成為重要的交通樞紐。明代繼續發展州縣官學,增設書院,為湖湘文化的發展儲備了優質人才。教育的興盛為湖南地區創造了良好的學術氛圍,加之明代王陽明的心學在湖南的廣泛傳播,為湖湘文化的發展注入了新的生機與活力。

六、清代時期:湖湘文化的空前發展

清代是湖南地區崛起的時期,也是湖湘文化發展的輝煌時期。這種現象的出現有幾個先決條件:1、湖南地區在清朝得以單獨建省。湖南單獨發展后不須再依附其他地區,有了自己的區域發展中心和城市規模,這些變化為湖湘文化的繁榮創造了先決條件。2、湖南地區人口規模的增長。在清乾隆朝后,湖南地區又接收了來自江西地區的大批移民,人口的大量增長帶來的就是土地的大量開墾、糧食產量的上升、各類經濟作物的廣泛種植,使得清朝湖南地區農業發展有了質的飛躍。3、對教育的重視。清朝湖南地區更加重視教育事業的發展,恢復、新修了大批書院,成為文化傳播的重要場所。隨著湖南地區學風的演變,湖南地區涌現出了以王夫之為代表的一大批著名學者、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他們把湖湘文化推向全國,推向發展的高峰。歷史學家譚其驤驚呼:“清季以來,湖南人才輩出,功業之盛,舉世無出其右?!?③

注釋:

①馬積高.漫論湖湘文化[J].湖湘論壇,1996(6).

②朱漢民.湖湘學派史論[M].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2004.

③譚其驤.中國內地移民史—湖南篇[J].史學年報,1932(4).

【參考文獻】

[1]周秋光.古代湖湘文化的形成與歷史演變[J].湖南社院學報,2009(1).

[2]朱漢民.湖湘學派史論[M].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2004.

[3]馬積高.漫論湖湘文化[J].湖湘論壇,1996(6).

[4]譚其驤.中國內地移民史—湖南篇[J].史學年報,1932(4).

[5]張偉然.湖南文化的發展過程[J].中國史研究,1996(2).

[6]林增平.近代湖湘文化試探近代湖湘文化試探[J].歷史研究,1988(4).

猜你喜歡
湖湘文化區域
永久基本農田集中區域“禁廢”
分割區域
毛澤東與黨的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確立
湖湘文化中的憂患意識與魏源的“救亡圖存”“經世致用”
新媒體背景下湖湘文化的傳播效果評價研究
分區域
基于嚴重區域的多PCC點暫降頻次估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