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肥校園社區知識技能分享平臺應用前景分析

2019-04-18 07:44鄭鈞亮李子寒張春紅楊景王夢麗
智富時代 2019年2期
關鍵詞:共享經濟高校

鄭鈞亮 李子寒 張春紅 楊景 王夢麗

【摘 要】校園社區知識技能分享平臺是借助互聯網手段形成便利交流的網上社區,并相互性無差別的進行已有的知識技能分享與交換的平臺模式。實現高校閑置人力資源的供需匹配,是共享經濟的創新產物。為了解該類平臺的需求程度與及前景,采用問卷調查和實力分析法對合肥地區校園相關平臺進行了調查分析,發現合肥校園地區代勞類業務需求性大,而知識技能類需求僅有部分。因此,提出針對此類平臺的建議,為提高校園共享平臺的質量提供參考。

【關鍵詞】共享經濟;校園社區;高校;知識技能共享

隨著雙創政策的提出,互聯網新變革在中國悄然興起,共享經濟大受追捧,涉及衣食住行等等各個方面。近年來,合肥校園地區出現了諸如“安大樂途”、“小安旺角”、“口袋小安”等各類社區平臺。為了方便閑置人力資源的整合與利用,針對我校目前技能分享領域存在的需求,本項目對一個立足于技能共享領域的平臺在我校存在的可能性進行問卷調查和案例分析,從市場大小,市場前景,經營成本,盈利模式、持續發展可能遇到的障礙進行分析與研究,對目前的共享平臺在信息技能共享方面存在的不足之處提出我們的建議。

一、問卷調查

為了解大學生對校園共享服務平臺的了解程度、需求程度、對應的看法、感興趣的校園服務類型和對該類平臺的建議等情況。本文采用線上線下兩種形式對合肥地區在校大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共發放問卷600份,回收589份,其中有效問卷570份,有效問卷的比例為95%。通過對調查問卷的分析,獲得了以下的結果與結論。

(一)了解程度

結果顯示,74.1%的被調查群體表示對此類平臺有大致了解,12.1%的被調查群體很熟悉此類平臺,同時也有13.8%的被調查群體并不了解有此類平臺。由此可見,雖然技能共享概念已經有了很大的宣傳力度,但是宣傳上仍然需要創新和多樣化,部分群體對此概念了解甚少,需要進一步宣傳。

(二)使用頻率

結果顯示,合肥校園地區,48.2%的被調查群體經常使用此類平臺,39.7%的被調查群體偶爾使用此類平臺,12.1%從未使用過此類平臺??梢?,此模式在合肥校園使用頻率是很高的,用戶基數有了一定的規模,在有“量”的同時,不僅要加“量”,還要重“質”,要留存使用者,并提高他們的使用頻率。

(三)需求程度

79.1%的被調查群體希望能有更加高效安全的平臺,并且愿意使用。17.5%持觀望態度,3.4%的被調查群體沒有意愿使用此類平臺。由此得出,我們的這種平臺模式是受歡迎的,但同時,我們的平臺模式同樣需要不斷升級創新,跟上需求,讓需求轉換成用戶。

(四)服務類型

結果顯示,大多數被調查群體對代取快遞、跑腿業務和買東西比較感興趣,同時也有37%的被調查群體對知識技能共享感興趣。由此可見,建立一個全面受歡迎的社區平臺,應該多樣化發展,即要涵蓋代勞類業務,同時也加強知識技能分享的宣傳與推廣。

(五)知識技能服務類型

結果顯示,約13%的被調查群體可以提供諸如歌唱表演等娛樂性技能;約9%的被調查群體可以提供美工類諸如PS技術、海報制作、小視頻后期剪輯、PPT制作等技能;約13%的被調查群體可以提供攝影、錄像等方面的技能;約5%左右的被調查群體可以提供諸如服飾搭配、專業化妝等技能;3%左右的群體可以提供電腦維修、手機維修等技能。

可見,社區平臺不僅有巨大的技能服務需求,同時也有較大的技能提供能力,我們要針對性挖掘相應需求來匹配供給,達到良性的供給平衡,實現平臺的良性發展,以讓更多的人享受到方便快捷的生活,讓每個人能盡其所能的勞動并得到應有的回報。

(六)平臺推廣

結果顯示,32%的被調查群體認為微信群、QQ群之類的交易平臺沒有安全性;75%的被調查群體表示是由熟人介紹有相關技能的朋友介紹,或者去專業人士那高額購買服務;38%的被調查群體是通過主流即時聊天軟件來尋求代勞服務。由此可見,建立起一個信任機制特別重要,這也是大學生們向熟人尋求幫助比例很高的原因,啟示在于要建立高效公平準確的信用機制和失信懲罰機制,提高平臺可信度與注重用戶體驗,塑造針對大學生的值得信任的品牌形象。

二、實例分析

以合肥大學城地區一個綜合性地域性的互動社區平臺為例,分析共享社區平臺的運行情況?!翱诖“病逼脚_是由安徽大學doBell團隊設計開發的一款移動應用平臺,它于2014年3月上線,在安徽大學內提供完備的信息整合功能,可以使用它叫外賣,查成績,訂車票,也可以交流互動,分享見聞,答疑解惑,代勞服務等。對“口袋小安”平臺運營數據的分析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用戶量

2014年3月1號“口袋小安”上線。今天,平臺用戶30000+,每逢開學季是用戶量暴漲的時期,其余時間由用戶增長速度相對緩慢,但是用戶量確是不斷在增長的??梢钥闯鍪谴髮W生對此類社區平臺非常感興趣,需要這樣的一個社區平臺來解決日常的需求。

(二)用戶信息

平臺注冊用戶的性別比例,男女比例接近1:1,安卓用戶與iOS用戶比例接近1:0.8,可得結論,大部分學生群體對此類平臺都感興趣,對男女生吸引基本相同,這兩種移動端持有用戶都占很高比例,安卓略多可能因為是學生消費能力的問題。

(三)用戶活躍度

2018年平均日活躍3000-3500,峰值日活躍5000+,節假日期間日活躍度降低??梢缘贸鲞@種結論,此平臺相對活躍度高,相關代勞類,技能共享類服務發生頻次高,此類社區平臺在校園內很受歡迎,也嚴重依賴學生的數量與需求。

三、結論與建議

通過大范圍真實性的問卷調查以及周邊類似平臺調查與研究,發現大部分學生對此類平臺中的代勞業務和有償技能共享業務具有較大興趣,一方面可以解決自己的相應需求,另一方面可以利用自身專長創造收益。社區平臺的優勢在于可以互相交流,在完善的信任機制下,既是服務提供方,也是服務收益方,各取所需,各應所長。

同時,我們需要在以下方面做好建設:

1、要加大此類社區平臺和服務理念的宣傳力度。涵蓋區域越大,用戶基數越多,服務也就越完善,功能也就越健全。用戶的使用口碑遠比廣告來的實在,所以要增加用戶基數,樹立平臺的特色。

2、要提升平臺可信度,建立完善的信任機制。每一個成功的移動互聯網平臺,必不可少的就是安全性和信任機制,而針對大學生的社區平臺,涉及大學生的各項基本信息,甚至是一些較為隱秘的服務需求,這意味著安全性和可靠性有著極高的要求。

3、建立合理嚴格的守信失信獎懲制度,對失信人員應禁止其在平臺繼續購買或提供服務。

4、拓展業務多元性。緊跟時代步伐,緊跟需求確定服務的需求導向,多方面滿足用戶的需要。

四、結語

本文通過對合肥地區校園知識技能分享平臺現狀的調查與分析,結果表明,學生們對代勞類以及有償技能分享類業務有比較強烈的需求。同時對平臺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宣傳力度不夠,用戶基數不多,可信度不高等問題,提出了相應的建議以期望提高平臺建設質量,讓技能分享社區平臺實現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揚子瑜.王強.《眾籌培訓技能交換可行性研究——以廣州科技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環球市場.2016(8).

[2]賈連芝.張曉鑫.楊丙振.《大學校園內構建技能交換平臺的可行信研究》.2013.

[3]湯天波.吳曉雋《共享經濟:“互聯網+”下的顛覆性經濟模式》[A].2015.

猜你喜歡
共享經濟高校
共享經濟的稅務問題研究
探析網絡預約車類共享經濟平臺的法律保護
“共享經濟”在中國變味兒了嗎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眾平臺傳播效果的幾點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導師制的比較
試論高校黨建工作中的黨史教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