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農村初中生物實驗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

2019-04-26 12:31張建盛
教育界·下旬 2019年3期
關鍵詞:生物實驗教學農村初中學習興趣

張建盛

【摘要】當前農村中學生物學科的教學還在運用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模式,導致學生對生物學科的學習熱情不高,學習興趣缺失。生物學科實驗是學生學習生物學的重要方法,也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與綜合能力的有效途徑。文章分析了農村初中生物學科實驗教學現狀,談談如何改變生物學科實驗教學現狀,通過實驗活動提高農村初中生學習生物的興趣。

【關鍵詞】農村初中;生物實驗教學;學習興趣;培養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迸d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是學習成功的有效途徑;是學生獲取知識的動力,也是滿足學生求知欲望的基礎。教師只有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達到提高教學效率的目的。生物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生物學科實驗是學生學習生物學的重要方法,也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與綜合能力的有效途徑。下面筆者結合多年教學經驗,分析農村初中生物學科實驗教學現狀,探討農村初中生物實驗教學中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途徑。

一、農村初中生物實驗教學的現狀分析

據了解,當前農村初中生物實驗教學的情況不容樂觀,這其中既有主觀原因,也有客觀原因。

(一)落后的教學理念制約了生物實驗教學的發展

受到傳統應試教學觀念的影響,很多農村初中生物教師采用傳統應試教學方法,只重視考試成績,忽視對學生實驗操作能力的培養,教學過程中側重于對書本知識的傳授和積累,忽視了生物實驗教學的意義和價值,認為實驗教學“費時、費力、費錢,沒有實際意義”。

(二)落后的實驗條件限制了生物實驗教學的發展

目前,許多農村初中學校的生物教學設備和實驗儀器尚不完善,無法與課本內容及新課改要求相匹配,簡單、落后的實驗條件無法滿足實驗教學的要求,大大地限制了生物實驗教學在農村初中的發展。

(三)教師對生物實驗教學設計缺乏熱情,學生參與度不高

生物實驗教學需要教師的精心設計與積極引導,農村初中生物教師缺乏對生物實驗教學的設計熱情,導致學生對生物實驗教學缺乏興趣,參與度不高。

二、農村初中生物實驗教學中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途徑

生物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實驗是學生學習生物學的重要方法,也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與綜合能力的有效途徑。生物教師要積極改變生物實驗教學現狀,在生物實驗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改變教學理念,重視生物實驗教學

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主要實施者,其教學理念直接關系著課堂教學的成敗,關系著教學質量的好壞。因此,生物教師要在不斷提升自身人格魅力的同時重視生物實驗教學,不斷創新生物實驗,讓學生感受生物實驗教學的魅力,從而提高學生的實驗操作技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心理學告訴我們,目的是人類采取行動的動力。生物學教師只有改變教學理念,重視生物實驗教學,才能探索出切實可行的生物教學策略,才能提高生物教學質量。

(二)引入生物實驗視頻吸引學生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隨著互聯網、新媒體、新技術的發展,以及教育信息化不斷深入推進,教學視頻被頻繁應用于初中教育的各個環節。視頻作為新媒體、新技術的產物,以其形象、生動、直觀、三位一體的特點影響著生物學科實驗教學的發展。在生物實驗教學中引入實驗視頻,讓學生以實驗視頻內容為“師”,通過反復觀看視頻后對實驗操作要點進行提煉,對實驗步驟進行分析,避免了學生在實驗操作中的失誤。通過觀看實驗視頻,不僅可以迅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而且能提高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

例如,在學習七年級上冊“植物細胞”時,我指導學生進行“植物細胞臨時裝片、認識植物細胞基本結構”的生物實驗。在進行實驗前,我播放了實驗操作的視頻讓學生反復觀看。圖文并茂、有聲有色的實驗視頻讓學生對實驗有了一個感性、直觀的認知,使學生的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有機結合起來。在反復觀看之后,再讓學生進行實際操作,學生對實驗操作步驟已經了然于心,得心應手,幾乎沒有失誤。

再如,在學習八年級下冊“生物的生殖和發育”時,我運用多媒體播放了一段在網絡上非?;鸬膶嶒炓曨l《無殼孵化小雞》。這個視頻記錄了一個無殼種蛋在一個塑料杯子里21天孵化成小雞的過程。反復觀看視頻之后,我借來了孵化器,和學生們一起動手做這個實驗。從塑料杯的選擇,打1厘米小孔(杯子1/2高位置),保鮮膜的塑形,到營養液的配制,然后給小雞搬家,在杯子周邊穿12個小孔,蓋上蓋子,放入調好溫度37度、濕度60%的孵化器中,每一個實驗步驟我都指導學生嚴格按要求進行。然后,我和學生們一起觀察小雞每一天的孵化過程并記錄下來:“第一天看到小雞的胚盤——生命開始的地方,第二天看到了初步形成的心臟在跳動,第三天血管形成并延伸, 第四天看見小雞的眼睛(一個小黑點),第五天尿囊形成,伴隨小雞健康發育,第六天小雞開始由蛋黃呼吸慢慢轉換為尿囊呼吸,第十一天逐漸形成小雞,第十三天小雞長出眼瞼,第十四天長出羽毛,逐漸形成雞爪,第十七、十八天輸氧,第十九、二十天小雞嘴啄破保鮮膜,第二十一天小雞正式誕生了?!蓖ㄟ^和學生一起進行小雞無殼孵化實驗,不僅讓學生了解了胚盤、卵白、卵黃、卵殼的結構和其相對應的功能,而且讓學生親眼見證了生命是如何從小小的胚盤開始發育為幼仔的全過程,親眼見證生命的誕生,震撼了學生的心靈,給學生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生物實驗視頻的運用,不僅使生物課堂教學更加生動有趣,而且很好地提升了生物實驗操作的品質和能力,提升了學生學習生物的積極性和參與度。

(三)簡易生物實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有些生物學知識比較抽象難理解,只靠生硬地死記硬背是徒勞無益的,再加上許多農村初中學校的生物教學設備和實驗儀器尚不完善,學生不能通過親手實驗操作“吃透”這些生物知識難點。這就需要教師發揮聰明才智,利用有限的實驗條件,設計簡易生物實驗,讓學生透過簡易實驗化難為易,深入淺出,啟迪思維。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實驗參與度,而且激發了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

例如在教學“種子的萌發”這一章節時,課本中的實驗要求展現蠶豆種子萌發的過程。為了提高學生參與實驗的積極性,我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讓學生將家中常見的種子帶到學校(比如綠豆、黃豆、玉米、花生等),每個小組選取不同的種子,放進有土的玻璃小瓶中進行實驗。學生們負責每天觀察記錄種子的萌發過程,各小組學生之間還可以交換觀察,互相討論,多個品種的種子萌發過程學生都可以觀察到了,大大地提高了實驗教學效果,也提高了學生的參與度和學習興趣。

簡易生物實驗不僅符合經濟環保的理念,而且適合實驗條件有限的農村學校。農村生物教師要充分利用現有的條件,因地制宜地開展有效的簡易生物實驗,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生物學科素養。

(四)課外生物實驗活動,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

農村學校相對于城市學校,有著得天獨厚的環境優勢、地理優勢和生物優勢,農村生物學教師應當充分挖掘和利用農村資源,開發和拓展學生生物學課程,尤其是生物實驗課程。筆者認為,農村生物教師應該利用農村的田野、池塘、果園、菜地等豐富的生物資源,打破教材的局限,積極開展課外生物實驗活動,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提高生物教學質量。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生物與環境的關系”一課時,為了讓學生更深入地了解我們生活周圍的生物學知識,理解生物的生存與環境的關系,我把學生領到田野里開展生物觀測實驗活動:田野里隨處都可以看見螞蟻搬家、螞蟻合作搬運食物等情境,讓學生有意地在螞蟻洞附近注入大量水,觀察螞蟻的動向,發現螞蟻會把“家”搬到干燥的地方……因此,學生知道了生物并不是在任何環境中都能存活,陽光、水分、溫度、濕度等非生物因素對生物的生長有著重要的影響,這就是生物學上說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再如,為了讓學生更容易理解“被子植物的一生”,我帶領學生到學校附近的玉米地開展課外生物實驗活動,學生親自動手和農民們把兩三粒玉米種子一窩地埋進土里。過幾天后,玉米種子長出了根,萌了芽,長成了玉米幼苗;學生每天給玉米澆水,施肥,玉米幼苗一天天長高;玉米開花了,玉米花比較小,是風媒花,沒有艷麗的色彩和香味,但是它的花粉很多且輕盈,容易被風吹到很遠的地方;玉米雌花的柱頭常有分叉和黏液,容易接受花粉;受精完成后,花瓣、雄蕊、柱頭、花柱都紛紛凋落,子房繼續發育成為果實……

通過參與課外生物實驗活動,學生親眼觀察到生物在大自然環境中的生存狀態,親眼見證了植物生長、發育、開花、結果的全過程,從而打破了教材的局限性,讓生物學科知識變得更生動形象,學生更容易理解。課外生物實驗活動不僅激發了學生的探究熱情,而且提高了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培養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毋庸置疑,生物學是一門在科學實驗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自然學科。農村生物教師要改變落后的教學理念,突破有限實驗條件的限制,發揮多媒體的作用,播放成功實驗的范例視頻,大力推廣簡易實驗活動和課外實驗活動,讓學生充分感受實驗教學的魅力,從而培養學生學習生物科學的興趣,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曹道平.生物教育學[M].青島:中國海洋大學出版社,2000.

[2]唐生發.淺談生物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J].學生之友(初中版),2010(6):32.

[3]孫秋菊.淺談在生物實驗課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J].中國基礎教育,2005(4).

猜你喜歡
生物實驗教學農村初中學習興趣
農村初中英語口語教學之我見
淺談農村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效率的提高
如何提高農村初中數學課堂效率
數學課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之我見
如何推動初中數學教學中的素質教育
善用多媒體手段,提升高中生物實驗教學效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