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課程理念下中職語文教學研究

2019-06-11 03:47王瑜
學周刊 2019年18期
關鍵詞:新課程理念中職學校語文教學

王瑜

摘 要:很多中職學生渴望在中職學校能夠學到一門新的專業技能,讓自己畢業后可以找到滿意的工作。因此,他們更注重專業課,而對于文化課的積極性相對較低。怎樣讓中職語文適應和遵從“以服務為中心,以就業為宗旨”的教學目標,這是語文教師必須探究的歷史性課題。本文以新課程理念為背景,探討中職語文相應的教學措施。

關鍵詞:新課程理念;中職學校;語文教學

中圖分類號:G71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18-0028-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8.020

中職教育面向就業,其教育成果和社會之間直接對接。引導學生掌握技術和技能,抓好技能實操,其目的在于培養優秀的勞動者。該背景下,中職語文教學必須從中職生的基本現況入手,為學生服好務,幫助他們打好扎實的文化基礎。但是,目前的中職語文教學仍有諸多的缺陷與短板,這就需要中職語文教師努力改進。

一、中職學生語文學習現狀

從總體上看,中職學生個人的文化基礎相對偏弱,很多學生屬中等偏下的水平。學生的閱讀寫作能力相對較差,對待文藝作品不懂得賞析,不愿意研習,學習基礎弱,說到底是由下列幾個原因導致。

(一)忽視語文對生活的重要作用

學生對語文學習不感興趣,是因為他們不懂得語文學習的目標與意義。不少學生表示:是個中國人肯定就會講中國話,學不學語文,還是可以和人正常交流。語文課沒有和學生的日常生活掛鉤,多學和少學似乎沒太大的不同。在他們看來,語文課非常地勞神費力、沒什么收獲,將來又不從事文字工作,學不學語文對生活沒太大的關系。不少學生并非為了提升人文素養或是文學底蘊而考慮去學習語文,而是為了應付考試。

(二)沒有掌握必要的語文學習方法和習慣

上新課前,很少有學生愿意主動去預習。很多學生課后沒有辦法復習之前學到的內容。個別學生在學習中自覺地提問或是回答,還有很多學生被動接受知識,完全不思考。

(三)不注重課外閱讀,缺少課外學習的必要補充

很多學生沒有科學的閱讀習慣,也不懂得主動去做筆記。從他們閱讀的書籍上看,部分學生都喜歡動漫或是玄幻類。究其原因,該類內容充滿幻想,趣味性較強,閱讀起來沒什么難度。而那些詼諧、幽默的故事往往可以給學生留下超強的心理刺激,他們的思緒也將被它牽引。而很多學生,都對輔助讀物不抱任何的興趣。

二、新課程理念下中職語文教學措施分析

(一)全面提高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

中職畢業生,今后要面臨的競爭無疑是巨大的。語言能力的高低,對他們的求職成功與否有很大的影響。不少畢業生盡管學會了未來職業必備的理論知識和技能,但在筆試或是面試過程中,由于口語交際或是書寫能力不過關等,最終還是會落選、淘汰。因此,中職學校必須將語文教學擺在首位,將學生的語文能力培養放在第一位。通常,語文能力指的是聽、說、讀、寫這四個方面的能力。專業不同,該類能力提出的要求也有很大的區別。針對汽車維修專業,聽:可以聽懂日常的專業術語,可以聽取別人的建議了解語言資訊。說:可以熟練運用日常的專業術語;懂得提問、講解(服務項或是價目)、說明(事理)以及匯報等日常的口語交際能力;可以陳述事實、表明理由、下達指令,懂得溝通。讀:可以讀懂基本的專業術語;可以閱讀表單或是報表等;可以檢索科技說明文及相關資料。寫:筆記、填表記錄;較好的書寫、書面表達或是制表能力。語文教學必須借助于不同的手段,提升學生在職業崗位中的聽、說、讀、寫四方面能力,為今后的工作和社會就業奠定扎實的基礎。

(二)改變傳統教學手段

傳統教學中,具備教室、學生和教師等要素便可馬上組織教學。教師利用個人的語言組織能力,可以引導中職學生深入地和文本之間產生共鳴,不過,教學效果卻并不是那么理想。受知識層面的約束,中職學生對很多語文歷史還不是很了解、情感上沒有辦法產生共鳴。若中職語文教師能夠將多媒體教育技術引入日常的課堂教學中,那些情感豐富的文學作品便能夠被很多中職學生認可與接受。

(三)課內外結合,養成科學的語文學習習慣,增強學生的社會認知能力

語文學習習慣的養成除了要在語文課堂上培養外,同時還要延伸和拓展到日常的課外活動中來。多元化的課外活動,能夠幫助中職生養成更高的社會認知,提升他們對這個社會的適應能力。比如,手抄報、辯論、普通話演講、文學社團或是現場調查活動等,都是以學生為中心組織和開展的第二課堂活動,包括和體現了素質教育的多種因素,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鞏固之前學會的語文知識,增強他們的讀寫與交際能力,引導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增強學生自身的文學和審美素養,從而塑造健全、完美的人格。

三、結語

中職語文教學應盡量地掙脫純基礎性課程設定的各種條框,在堅守語文教學規律的基礎上,結合中職語文教學的基本特征,讓語文教學更好地和生活保持接近,增強教學活動的實用性。教師必須分析語文教改在教材、授課方式上的改革走向,學會反思與考評,開創中職語文教學的新天地。

參考文獻:

[1]師建軍.淺談中職語文教學現狀分析及對策[J].教育教學論壇,2014(17).

[2]蒼中洪.關于中職語文教學價值定位及其實現的思考[J].教育與職業,2014(11).

猜你喜歡
新課程理念中職學校語文教學
新課程理念下提高化學教學質量的探析
新課程理念下生物課堂教學藝術的“變”與“通”
基于新課程理念的小學信息技術游戲化教學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