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驗室在歷史教學中的實踐應用

2019-06-11 03:47何娟娟
學周刊 2019年18期
關鍵詞:實驗室歷史模型

何娟娟

摘 要:在歷史教學中教師應利用歷史學科實驗室的課程按照活動課模式設計,注重學生主體的積極參與和自主活動,強調互動性、深層性、創新性、優化性。采取“情境—探究—反思—創新”的模式,營造民主、平等、和諧的教學氛圍,創設寬松、愉悅、富于創新精神的歷史教學環境,創設有助于高中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情境,抓住一切時機激發學生求知的欲望,使學生通過觀察、思考、交流、反思等一系列教學活動,真正體驗到學習高中歷史的趣味性和時效性。

關鍵詞:歷史;實驗室;模型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18-0092-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8.083

一、歷史實驗室在歷史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一)歷史模型展示

歷史學科實驗室中模型展示相當豐富,并輔以鄉土歷史文物模型。農業生產工具、灌溉工具和沙盤模型展示,讓學生親自演示觀察,明白其中的原理,對理解古人農業生產技術和經驗,增強民族自豪感,探究歷史研究的深層次道理具有現實意義。例如,在講授必修2第1課“發達的古代農業”一課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觀察戰國的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沙盤圖,形象直觀了解分水魚頭的作用。曹魏時的翻車和唐朝的筒車、宋朝的高轉筒車和明清時的風力水車的運動原理,更是讓學生由衷贊嘆古人技術的精妙。在講到耕作技術方面,教師可通過模擬沙盤讓學生仔細觀察春秋戰國時的壟作法、西漢的代田法和魏晉南北朝時的耕耙耱技術的耕作方式,研究農業生產力提升的多種因素。這種教學模式僅用20分鐘,解決了以前上課40分鐘都弄不明白的問題。這些內容的掌握,對本課下一步引出精耕細作的小農經濟和第4課的井田制瓦解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我也從學生燦爛的笑容中看到了他們濃厚的興趣和前所未有的成就感。

(二)計算機三維建模

對于年代久遠的文物,中學生了解其生產過程的愿望很強烈,但僅靠教師口頭表述或者用多媒體課件展示,效果不佳。如果我們能夠讓學生身臨其境般地參與其過程,那么一定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并且記憶深刻。歷史學科實驗室借助現代計算機虛擬三維建模技術建構文物的虛擬三維模型,從而實現數字化展示,配合實驗室的歷史沿革演播系統,讓學生一睹古代手工業品產生的整個過程。

(三)影像史學、歷史場景仿真模擬

美國歷史學家海登·懷特提出了影像史學的新觀點,以視覺圖像和影視語言來表現歷史和我們對歷史的見解。CCTV的《見證·影像錄》欄目是影像介入歷史,將給史學帶來的革命性意義。歷史學科實驗室的歷史場景仿真模擬,讓學生短時間模仿飾演或根據自己的見解飾演,讓現場學生觀看評論,得出結論。此舉既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又可以加深學生認識。

二、建立新型的高中歷史教學模式

高中生已經正式步入歷史的舞臺,他們是一群有自己獨到想法的年輕人。教師如果繼續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對其進行歷史教育,那么教學效果肯定不是很理想。因此歷史教師要對教學模式進行創新,必須轉變工作理念,與時俱進,充分認識到實驗室的諸多優點,設立一個符合當代高中生特點的新型教學模式。高中生可利用實驗室查閱資料,加強信息交流,而教師不能片面認為高中生就是在玩手機,禁止高中生上課使用手機,這樣做是錯誤的。教師要鼓勵學生運用實驗室進行學習,同時自己也要積極學習,不斷提升使用歷史實驗室的能力,從而更好地和高中生進行信息交流。教師要不斷創新,運用實驗室的計算機,下載一些有趣的視頻,或者制作一個生動的PPT,把歷史教育理念通過形象生動的方式傳達給學生,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活躍課堂氛圍,吸引注意力,使學生更容易接受傳達的歷史理念。教師也可以設立一個歷史網絡課堂,并上傳一些專門講解重點難點的教學視頻,供學生參考學習。學生在學習遇到困惑時,可以在歷史網絡課堂上進行學習和交流。這不僅達到了信息共享的目的,而且最大限度地提升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三、完善實驗室的監督管理體系

隨著歷史實驗室的不斷發展,高中生可以在各種歷史實驗室的社交軟件上隨時發布信息。如果歷史實驗室的網絡管理不到位,就會有高中生想投機取巧。部分學生為了增加自己的關注度,可能會發布一些虛假信息,任意散播一些不符合社會道德規范的言論。歷史實驗室的網絡環境給歷史教育工作帶來了很多挑戰。為了保證歷史教育工作能夠在學校中順利進行,學校的相關管理者必須要以實際情況為基礎和前提,采用一系列合理的技術、法律等手段,不斷優化和完善監督管理體系,讓學校擁有一個健康的校園網絡。其次,網上會有很多輿論,歷史教師要對這些輿論的發展情況進行關注,并通過發帖宣揚主旋律,引導學生向先進模范學習,大力宣揚正能量,而對一些負面輿論提出批評,并要勇于和其作斗爭,防止一些危機事件的發生,從而營造一個健康的學習環境,讓學生能夠安心學習。

參考文獻:

[1]孫愛妮.和諧高效思維對話新課堂教學的實踐探索[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1.

[2]劉娟.農村初中高年級歷史課堂生成性問題捕捉與處理式的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3).

猜你喜歡
實驗室歷史模型
重要模型『一線三等角』
重尾非線性自回歸模型自加權M-估計的漸近分布
3D打印中的模型分割與打包
新歷史
FLUKA幾何模型到CAD幾何模型轉換方法初步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