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材施教,天生我材必有用

2019-06-11 11:07劉燕玲
學校教育研究 2019年7期
關鍵詞:尖子生因材施教分層

劉燕玲

我國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提出過“深其深,淺其淺,益其益,尊其尊”,即“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的教育主張。新課程理念也要求教師關注每一個學生,實行分層教學。但是,普遍的大班教學讓分層教學很難落到實處,學生的特長難以得到發揮和展現。要做到新課程要求的以學生發展為本,就必須改變全年級幾百名學生“同讀一本書,同做一套練習”的做法,尊重學生的自主選擇?!白甙嘀啤笔且环N全新的管理和教學思路,它解決了有的學生“吃不飽”、有的學生“吃不消”的矛盾。這種因材施教的做法,適應教育發展的形勢,通過英語走班分層次教學形式,探索新的有效的課堂教學模式,改變傳統英語課堂教學高耗低效的現狀。

一、個性化教育,均衡公平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優點和閃光點,英語課程應面向全體學生,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如果按照地區生源公辦學校電腦派位,政策統籌分班后將會出現同一課堂內學生英語水平高低不一的現象。若使用傳統大班施教方式將對層次差距大的學生不公平,采用分層班制的形式,可避免模板育人,讓不同層次的學生發揮自己的優勢,彌補自己的不足,在適合的班級中找準自己的位置,發掘每位學生的獨特性,博采眾長,分層施教。這樣也有利于老師以“每一個學生都有天才的潛力”的態度去挖掘講堂下每個孩子的潛力,要讓每個學生在每節課堂得到平等發展的機會,就必須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情緒、行動、習慣以及個性,使他們的認識和思維得到擴展和提升,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因材施教則體現應貫徹到對學生個性特征的尊重。

二、全民參與,激活潛能

參與是教學實施的有效途徑,一節好的英語課是在教師的引導調控下,每個孩子都有熱切參與其中。以往的電腦派位大班制教學,往往只是尖子生的舞臺,有時當老師拋出問題時,中下層的學生來不及反應和思考,已瞬間被尖子生秒回答,師生之間的互動往往成為老師與尖子生之間的互動,這樣,學困生被忽略,自尊心被打擊,進步的積極性也被遏制了。分層走班制,孩子們水平相當,教師在傳授的深度和密度也可以操控了,學生參與機會均衡了,這樣不同程度的學生教育均等,真正實現對每個學生差異化,比如在節日話題教學課前的熱身運動中,盡可能多的為創設真實的語境。對于中下層的CD班,我是這樣呈現的:

Step 1: Warming-up

What festivals do you like best?

What do you like best about your favourite festival?

Step 2: Presentation(給圖片)

What is the Chinese name for this festival? What do you know about this festival?

Look at the pictures and guess what festivals they are. Match the pictures with the descriptions.(給圖片)

1. ___ TheWater Festival in Thailand

2. ___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in Hong Kong

3. ___ The Chinese Spring Festival in Beijing

4. ___ The Lantern Festival in Jiangxi

圖文展現,喜聞樂見,孩子們都動起來了。在這節課中學生們都參與到互動中,原先未分班之前,英語學困生上課的神游狀態不見了,師者此時關注全體學生,尤其是那些平時不積極或理解慢的被動者,此時也快樂參與其中,得到了機會和認同,也得到了認識和促進,學困生也找到了學習的春天,我們及時給予鼓勵和認可,孩子們有了成就感,學習英語的樂趣自然來了。而對于成績優秀的A班學生,我們會增加難度,推進教學步驟實施的進度和密度,還要備好課,預設好優質生在課堂上提出的拓展問題,同樣的課前熱身,除了完成D班的實境對話外,還要拓展學生的思路,讓學生暢所欲言發表觀點,相比D班的簡單句運用,A、B班的句式運用可適時引導學生用更多的復合句來表達,且表達句子不單一。

同一教材,在A、B、C、D班的教學中以不同形式鋪展,D班注重基礎,力爭完成教學目標;C班在完成教學目標的基礎上,配套相應的練習,難度有所提高;B班則在完成教學目標的同時,從“點”到“面”,構建同類型知識的廣泛聯系;而A班則應拓展到能梳理相關知識網絡體系,能融會貫通,從而建立系統化、規律化的知識體系。

三、教育公平,均衡發展

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條件和特點,教師有的放矢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和評價方式,分層走班后,英語對話不再是優等生的舞臺,學困生在老師慢慢引導鼓勵下,也有機會發言了。對于成績相對較差的D班學生,即使開始表達的句子不長,哪怕是結結巴巴的用簡單的詞匯,老師也應及時給予鼓勵和引導。英語教學不應是優等生的“獨角戲”,學困生不再是消極被動聽課,他們也有公平學習的舞臺。分層走班后的課堂更有利于教師設計不同程度的教學環節,成績相對優秀的學生,會在掌握老師教學目標的基礎上,再進一步大膽質疑,拓寬思維。對于成績次之的B、C、D班,創設一個輕松開放的課堂氛圍,引導學生暢所欲言,激發他們的求知欲,讓每一個孩子在45分鐘中都有公平的表達機會。即使是老師在千般誘導下學困生提出的問題或回答的問題沒有價值,我們也該表揚他們的積極參與。

通過分層走班教學,尊重外語學習者的個體差異,。陶行知先生說過:培養教育人和種花木一樣,首先要認識花木的特點,區別不同情況給以施肥、澆水和培養教育,這叫“因材施教”。因材施教,能彰顯學生的個性,天生我材必有用,只要給予我肥沃的土地。

猜你喜歡
尖子生因材施教分層
基于分層教學下的高中數學“讓學”策略
明確“因材施教” 促進個體發展
從《論語》看因材施教
基于分層的FCM算法在醫學圖像分割中的應用
基于分層的FCM算法在醫學圖像分割中的應用
談談如何培養初中英語尖子生
基于“學為中心”的分層作業的設計與思考
淺談對尖子生培養的幾點認識
因材施教的實施策略
跨越式跳高遞進與分層設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