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時代的教學轉變

2019-06-13 00:37胡億
湖北教育·教育教學 2019年5期
關鍵詞:教師應學習者微課

胡億

從微課到慕課,從翻轉課堂到藍軌跡,所有這些其實都是“互聯網+教育”的時代產物。讓教育借助互聯網快速發展,我們可做如下嘗試。

轉變教師角色:從知識的傳遞者轉變為學習的組織者和協調者。傳統的教育制度把教師束縛在知識傳遞者的位置上,而在信息化教育中,教師的大量工作由課堂上的傳授轉變為課前的教學設計、教學課件制作等,教師不再只是講授,而是應對學生的多種學習活動進行計劃、指導、組織和協調。也就是說,教師的作用在教學活動方面可分為兩部分:一是教學設計的實施者。首先,通過各種方式,了解學習者的各方面情況,并對不同學習風格的學習者提供相適宜的學習建議,真正實現“因材施教”;其次,對教學內容進行設計,使學習者可以依據個人的學習需求選擇學習路徑;再次,要改變教學方式,注重知識的呈現形式,不是簡單地講授知識,而是要教學習者學會學習。二是作為知識的導航者。教師要為教學創設良好的知識呈現環境,在教學中為學習者創設學習情境、提供交流平臺,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使他們既了解知識的結果,更能掌握知識的來源、內涵。在信息化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再是具有絕對權威的施教者,而是師生平等關系的倡導者和組織者。教師要善于進行教學的調控與引導,既增強教學的趣味性,又引導學習者活躍思維。

轉變教學內容:由知識傳授轉變為學習能力培養。傳統的教學重在知識的講解上,忽略了學生自身的差別,因而束縛了學生的發展。在教育信息化的當下,教師應注重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培養。一是自主學習能力。教學時,教師應引導學生主動獲取知識,增強自我學習能力。如在學習《用字母表示數》時,先讓學生獨立自學,用自主學習單呈現例題,通過引導,使學生發現新規律,得到新發現;再用微課助學,獨立自學后,尚未完全掌握新知識的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多次學習微課,已掌握新知識的學生,可以通過對比發現自己與教師講解中方法和思路的差異,也可以找出教師講解過程中的不足,帶著思考去學。二是信息篩選能力。在教育信息化的學習環境中,面對紛繁復雜的網絡信息,學生需要具有很好的辨別篩選能力。因此,教師在使用各種信息平臺時,應有意識地教會他們如何去識別信息的真偽,培養學生對信息的獲取、處理、創造、表達的能力。三是思維創新能力。當下的信息技術能借助文字、圖像、動畫、音樂向學生提供了豐富的感知材料,能幫助學生積累豐富的表象,促進學生的認知由感性向理性飛躍。

轉變教學方式:由平面單一教學變為立體多元教學。教育信息化由于現代教育媒體的介入,一改傳統教學中一本書、一支筆、一塊黑板的呈現方式,教師應借助幻燈、投影、錄音、唱盤、電視、電腦等媒介豐富教學手段和方式,提高教學質量。

猜你喜歡
教師應學習者微課
你是哪種類型的學習者
微課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
漢語學習自主學習者特征初探
小學低年級教師應處理好的幾種關系
與“微課”的首次親密接觸
教師應上好語文綜合性學習課
教師應首先在道德上成為教師
論遠程學習者的歸屬感及其培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