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高校音樂素質課的教學內容與方法

2019-06-14 09:02董巖冰
藝術評鑒 2019年7期
關鍵詞:教育改革素質教育

董巖冰

摘要:隨著教育改革的進行,“素質教育”已經成為人們的廣泛共識,在各種素質的培養中,音樂素質課主要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感悟能力、創造能力等素質。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對音樂素質課的關注度呈現下降趨勢,在此環境下高校應該對音樂素質課中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進行深入研究,進而來適應時代以及學生的特點。

關鍵詞:教育改革? ?素質教育? ?音樂素質課

中圖分類號:J60-05?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1008-3359(2019)07-0101-02

近年來,隨著我國在教育方面重視程度的逐漸提升,高校開始更加關注學生的素質培養,而音樂素質作為素質培養中的重要部分被推向了教育前端。在這樣的局勢下,高校開設了音樂素質課,為的是能夠通過課堂教育的方式來提升學生的音樂文化素質。但是要想達到這樣的效果并不容易,高校必須在教學內容上進行嚴謹選擇,選出既符合時代審美又可以體現民族文化的內容。除此之外,高校也要在教學方法上進行深入研究,不能將其它科目的教學方法直接運用其中。

一、高校開設音樂素質課的重要意義

高校開設音樂素質課是素質教育改革中的重要舉措,這項舉措不僅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而且也是豐富學生精神文化建設的重要途徑。

(一)有利于提升大學生的音樂感悟能力

音樂是一種神奇的事物,它不僅可以成為情感傳遞的通道,而且也可以成為互動交流的一種手段。我們不能只是將音樂作為生活的附屬物來對待,而是應該認識到音樂對我們思維、價值觀等形成的影響[1]。高校開設音樂素質課,可以讓學生與音樂有近距離的接觸,學生所學到的不僅是音樂的表現形式,而且還包括音樂背后的內容,比如音樂背景、音樂發展歷程等。學生通過學習音樂知識和對音樂內容進行鑒賞來提升自身的音樂感悟能力,進而對學生的其它方面造成影響,比如感悟能力的提升能夠幫助學生在學習其它學科時保持平和的心態,從而有效規避“急功近利”思想的影響。

(二)有利于學生全面素質的發展

音樂的作用得到了眾多教育學者的研究,普遍認為音樂具有很強的培養功能,不僅可以用來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而且還可以幫助學生開發智力、想象力、創新力等素質,從這個方面講,音樂可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2]。不僅如此,學生音樂素質的提升有利于學生的品德修養,比如《義勇軍進行曲》《滿江紅》等音樂曲目可以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操;《希望的田野上》《信天游》等可以激起學生的思鄉之情,進而轉化為建設家鄉、保護家鄉的動力。音樂的作用是巨大的,但是必須得到良好地運用,如果運用不當,則會適得其反。

(三)有利于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我國正處于社會主義建設的初級階段,不僅應該追求經濟的快速發展,而且也應該將精神文明建設作為發展的重點。高校通過開設音樂素質課可以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貢獻力量,首先,高??梢酝ㄟ^音樂素質課來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尤其是抗戰年代的音樂作品更能凸顯出此類作用;其次,音樂教育能夠讓學生更好地感受生活、體驗生活,進而激發“熱愛生活”的濃烈情感,這與目前國家號召的“構建和諧社會”的精神內涵保持一致;最后,音樂能夠融入到學生的內心深處,進而讓學生學會保持平靜,維持良好的社會關系。

二、高校音樂素質課的教學內容研究

高校應該對音樂素質課中的教學內容進行深入研究,既要保證教學內容滿足學生欣賞需求,又要保證其涉及范圍足夠開闊并且保持一定的深度。

(一)教學內容中要加入音樂欣賞類課程

音樂欣賞是音樂素質課堂中的重要環節,因為音樂欣賞的過程是學生內心與音樂對碰的過程,學生可以從這個過程中感受音樂的魅力、尋求情感的歸宿以及獲得生命的感悟。所以在音樂素質課中雖然要加入與音樂相關的理論知識,但是卻不能將學習知識、掌握音樂作為教學的主基調[3]。即使一個人不懂音樂,但是當他聽到某種契合內心經歷或情感的音樂節奏時,他將會墜入其中并且在音樂旋律里盡情釋放自己、表達自己,這就是音樂的力量。音樂欣賞類課程可以與其它課程進行聯合來提升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而且教師要為音樂欣賞設定時間和方向,比如音樂欣賞應該穿插于理論知識的學習中間,并且欣賞段落符合本節課堂的整體格調,這樣可以避免音樂欣賞成為“徒有虛名”的課堂內容。

(二)教學內容中要融入民族、民間音樂

民族音樂與民間音樂是我國傳統音樂中的重要內容,高校應該將這些音樂作為提升學生音樂素質的重點內容。首先,民族、民間音樂經過了長期的發展和積淀,其種類極其豐富,并且特色鮮明,學生可以通過學習和欣賞這類音樂來了解其中的文化內容,進而來感受不同民族在音樂方面的創造能力。其次,這些音樂的形成凝聚著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汗水,其對學生有著積極的教育意義。目前我國正處于社會轉型時期,面臨著多種外來文化的沖擊,在這樣的局勢下,高校更應該通過宣傳和弘揚中國傳統文化來培養學生的民族情懷以及文化自信。最后,我國是典型的多民族國家,每個民族的音樂都會對應著不同的樂器,比如蒙古族的馬頭琴、維吾爾族的木卡姆等,學生可以通過這個過程來對不同樂器進行了解,進而對學習樂器產生興趣。

(三)教學內容的難度要適中

高校開設音樂素質課的目的并不是如同音樂學院一般要將學生培養成為專業的音樂人士,那么高校就必須對其教學內容的難度進行控制,從而來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首先,一般的高校學生的音樂基本素質較低,或者只能進行簡單的識譜,如果在教學中引入較為深入的樂理內容,那就會給學生帶來較高的難度,進而不利于學生的學習進程。其次,音樂素質課中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具體需求,有的音樂內容比較深奧或者與學生生活脫離,那教師就應基于學生需求來更換音樂內容,而不是一味地進行貫徹學習。最后,高校應該將音樂理論進行分解,進而選擇適于學生學習的內容,然后高校應該合理安排音樂理論的學習周期來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三、高校音樂素質課的教學方法研究

音樂素質課中的教學方法應該有別于其它學科,尤其教師不能以“應試”的心態來展開教學,這樣會使這門課程失去開設的意義。

(一)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來增加音樂感受渠道

在音樂素質課中,音樂欣賞的渠道隨著多媒體技術進入課堂而逐漸增多,教師可以利用這一點來讓學生更好地感受和欣賞音樂,比如教師可以借助視頻技術來播放某段音樂作品,讓學生能夠將視覺與聽覺進行融合來感悟。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來提取音樂作品中的精彩段落,這樣可以有效節約課堂時間,進而提高教學效率[4]。這種教學方法對教師多媒體技術的掌握能力有較高的要求,所以教師必須注重這一方面能力的提高。

(二)教學過程中融入“討論式”教學方法

“討論式”教學方法比較適合音樂素質課的教學過程,因為這種教學方法中更加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即學生可以更加主動地融入課堂?!坝懻摗边^程可以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中,從理論知識的學習到音樂作品的欣賞都可以通過“討論”來提升教學效果,比如有的音樂作品在不同學生的耳中會有著不同的感受,但是學生可以通過此種教學方法來與其他學生分享自己的感悟,進而更加全面地了解音樂作品。

(三)教師要注重學生與音樂的“實質接觸”

如果音樂素質課中只是教授音樂理論知識和欣賞音樂作品,長此以往可能會對學生的學習興趣產生影響,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通過加入樂器練習和一些音樂活動來進行改變。這樣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還能讓學生與音樂有更近距離的接觸,比如學生在使用某種樂器演奏音樂作品時,可以從演奏的節奏、速度中感受音樂情感的變化,進而獲得更加深入的音樂體驗。

參考文獻:

[1]顏悅.我國普通音樂教育架構論[D].上海:上海音樂學院,2017年.

[2]張雨瀟.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普通學校音樂教育政策演變與課程改革[D].上海:上海音樂學院,2017年.

[3]龐云鴿.南京地區校外音樂培訓機構的調查研究[J].北方音樂,2016,36(12):213-216.

[4]馬力.蘭州市中職學校音樂課現狀調查[D].蘭州:西北師范大學,2016年.

[5]陳智慧.高校音樂學專業技能課程評價體系的構建研究[J].昌吉學院學報,2017,(01):101-104.

[6]傅征.淺談高校音樂欣賞課教學存在的問題與解決途徑[J].教育教學論壇,2014,(02):161-162.

[7]金怡.大學音樂教育中審美能力的培養研究[J].北方音樂,2015,(07):120.

[8]陳慶芳.淺議高校音樂公共課教學內容之改革[J].北方音樂,2014,(10):203.

[9]徐震宇,肖雯庭.淺談高校音樂公共課中滲透影視音樂教學的意義[J].黃河之聲,2018,(18):119.

猜你喜歡
教育改革素質教育
不忘初心,落實素質教育
在素質教育中樹立文化自信
淺析我國的素質教育政策
淺談“EEPO有效教育方式”
學有所悟,學有所樂
任務型教學在初中英語聽說課教學的應用研究
淺談大學教改中創新型的物理試驗問題
動物醫學專業面向官方獸醫與執業獸醫教育改革的探討
關于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下大學英語的教學改革
職業院校需要什么樣的素質教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