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通高校舞蹈教學中美育滲透路徑探析

2019-06-14 09:02劉俊潔
藝術評鑒 2019年7期
關鍵詞:美育滲透普通高校舞蹈教學

劉俊潔

摘要:本文采用文獻資料法、教學實踐法,在對舞蹈內涵及其美育價值進行詮釋的基礎上,對普通高校舞蹈教學中美育滲透的路徑進行了研究。研究結果表明:舞蹈教學具有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觀、塑造優美的形體、培養美的創造能力三方面的美育作用;高校舞蹈教師應通過“理論教學中注入美”“實踐教學中展現美”“音樂配合中添加美”三種方法對學生進行美育教育。

關鍵詞:普通高校? ?舞蹈教學? ?美育滲透? ?路徑

中圖分類號:J70-05?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1008-3359(2019)07-0121-02

美育,又稱為審美教育或美感教育,即通過培養人們認識美、體驗美、感受美、欣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從而使人們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心靈和美的素養[1]?;谔嵘烙脑谒囆g教育中的功能,2013年11月,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改進美育教學,提高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的要求[2];2015年9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要求將美育滲透在各個學科之中[3]。作為學校美育教育的重要課程之一,在當前美育和藝術教育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大好形勢下,探討舞蹈藝術教育的美育路徑滲透路徑,對于高校藝術教育工作的開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舞蹈內涵及其美育價值詮釋

(一)舞蹈藝術的內涵

舞蹈是在音樂配合下,以經過提煉、組織和美化的人體動作來表達人們思想感情的一種藝術形式,被人們稱為“藝術之母”。舞蹈具有律動性、動態性、抒情性、造型性、象征性等藝術特性,它既能直接、生動、具體地表達人們內在深層的精神世界,又能塑造優美形體,培養優雅氣質,還能提高體質健康水平,因此深受大學生的喜愛。

舞蹈種類繁多、樣式豐富、風格各異。舞蹈可以分為專業舞蹈、國際標準交誼舞和時尚舞蹈三大類,其中專業舞蹈包括古典舞、芭蕾舞、民族舞、現代舞、踢踏舞、民間舞、爵士舞等;國際標準交誼舞包括拉丁舞(倫巴、桑巴、恰恰等)和摩登舞(華爾茲、探戈、快步、狐步舞等);時尚舞蹈包括迪斯科、銳舞等。按照作用和目的,舞蹈又可分為生活舞蹈和藝術舞蹈兩大類。生活舞蹈多指與人們日常生活緊密聯系、形式簡樸、易于學習、具有廣泛群眾基礎的舞蹈;藝術舞蹈多指由舞蹈家通過對社會生活的觀察、體驗、分析、集中、概括和想象,進行藝術創造,創作出主題鮮明、內容具體、形式完整,供觀眾欣賞的舞蹈。

(二)舞蹈藝術的美育價值

舞蹈作為一種人體動作的藝術,不僅能夠培養當代大學生的藝術審美觀念,也能從塑造大學生形態美的角度發揮出應有的作用,同時,也能夠在舞蹈藝術審美教育中培養大學生們創造美的實踐能力。

1.培養正確的審美觀

所謂“審美觀”,是指審美主體對美的總的看法,屬于世界觀的一部分。審美觀是在人類的社會實踐中形成與發展的,它具有民族性、時代性和人類共同性等特征。舞蹈是一項尚美、向善和求真的藝術,教學中通過觀看比賽和表演的影像資料、教師正確的引導以及其他同學的示范作用,在潛移默化中可以培養學生對美的感受力、鑒賞力、創造力以及自我完善的能力,幫助學生樹立正確、健康、高尚和先進的審美觀,摒棄錯誤、落后和低俗的審美觀。

2.塑造優美的形體

優美的形體是指身體外表令人悅目的形狀和優美的姿態,主要表現為健康的體魄、優美的儀態和勻稱的體型。舞蹈是一種身體實踐活動,本身就是一種優美、高雅的健身健美手段,教學中通過系統的以芭蕾舞為基礎的形體訓練,結合舞蹈組合和套路的綜合練習,可以塑造大學生健康的體魄、挺拔優美的體態、高雅的氣質,糾正日常生活中不正確的姿態。我們經常會看到,接受過舞蹈系統訓練的女生體態勻稱,秀美動人,身體線條柔媚纖長,男生體態剛健,身姿挺拔,肌肉健康有力,給人帶來直觀的美的享受。

3.培養美的創造能力

培養美的創造能力是高校美育的重要目標之一。美的創造性特征一般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創造的自由性,即給創造者提供自由的、不受強制的創造情景才能使其靈感迸發,發揮創造才能。二是獨創性,即不同創造者不可能創造出同樣的美,而是根據他們自己的理智、經驗、想象、激情等創造出具有差異性的美。高校舞蹈教學中,教師一般在學生掌握舞蹈的基本動作、組合以及套路后,給學生講解舞蹈創編的基本原則和方法,并安排3-4周的時間,讓學生6-10人一組在自由的、不受強制的環境中進行舞蹈動作、組合、套路或隊形的創編。在此期間,每組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根據自己掌握的舞蹈素材、擁有的經驗、才智、技巧和愿望創造出與之相適應的美,這本身就是對他們創造美的能力的一種培養。

二、普通高校舞蹈教學中的美育滲透路徑

(一)理論教學中注入“美”

理論指導實踐。理論教學可以使學生更好、更全面地理解舞蹈的內涵和特點,也有利于實踐教學中學生更快地掌握舞蹈動作。因此在學習舞蹈之前,教師一般都會安排1-2次理論課,給學生講授舞蹈的基本理論知識,包括舞蹈的概念、起源、演變、分類以及不同舞種的具體風格特點、背景及舞姿等。舞蹈的理論教學為教師提供了一個對學生進行美育教育的廣闊的空間。理論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有目的地充分利用審美媒介向學生傳達舞蹈的美,可借助書籍、圖片、影像資料、討論、演講等方式,對舞蹈的形體美、音樂美、動作美、造型美、服飾美、禮儀美等進行全面剖析,并嘗試著對舞蹈的內在美進行進一步的挖掘。讓學生通過他們的視覺、聽覺去欣賞和感受舞蹈的美,并且要在感性認識中不斷樹立具有個性情感的舞蹈美。

(二)實踐教學中展現“美”

舞蹈是以實踐教學為主的課程。舞蹈的實踐教學主要是通過動感的身體形象來展現美,它的美包括身體表現出來的形體美、姿態美、動作美、節奏美、造型美、表情美等。在實踐教學中,教師要教會學生通過身體的動覺去直接展現舞蹈的“美”,可通過加強形體訓練的方式來培養學生展現舞蹈“美”的能力。形體訓練一般借助芭蕾舞的一些基本訓練方法進行訓練,比如基本的站立姿勢、手位、腳位、立、蹲、擦地、小跳、下叉、軀干練習以及姿態組合練習等。這些練習對培養學生優美的“立、坐、臥、走、跑及頭面部的姿態和表現”起到重要作用,既可以塑造學生優美的體態、高雅的氣質,還可培養學生對舞蹈動作的表達能力以及良好的韻律感[4]。另外,在舞蹈實踐教學中,教師還要注重對學生形與神融合的訓練,通過審美理解、心理暗示、身體感受等方式激發學生的靈感想象,讓他們學會通過各種動感的身體形象來傳達舞蹈中的美。

(三)音樂配合中增添“美”

“音樂是舞蹈的靈魂”。在舞蹈藝術中,音樂有著幫助組織舞蹈動作、配合舞蹈表達情緒、體現性格、烘托氣氛的作用。我國舞蹈家吳曉邦曾說過:“任何舞蹈在藝術形象上都必須通過音樂,才能把它的‘意思完整地表現出來”[5]。因此音樂能夠增添舞蹈的“美”。高校舞蹈教學中,教師不但要教會學生運用身體動作展現舞蹈的美,還要教會學生運用音樂的美感和神韻來增添舞蹈的“美”。很多學生能夠聽懂音樂,卻控制不了音樂節奏,在教學的初期,教師要選擇一些鼓點鮮明、節拍清晰的音樂配合舞蹈練習,使學生逐步培養出對音樂強弱和節拍的感覺。在學生掌握音樂強弱和節拍之后,教師再開始對學生進行音樂美感的訓練,讓學生學會舞蹈與音樂相互融合,并且將自己的身體動作、情感和感悟也融入其中。只有這樣用心的體會音樂、理解音樂、感悟音樂,才能保證學生運用音樂的美來增添舞蹈的“美”。

三、結語

舞蹈作為人體動作的藝術,具有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觀、塑造優美形體、培養美的創造能力等美育價值。高校舞蹈教學中,教師應采用“理論教學注入美”“實踐教學展現美”“音樂配合增添美”等方式對學生進行美育滲透,使學生美的感官得到適當刺激,在不知不覺中獲得藝術素養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曾憲剛.體育美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0.

[2]中央政治局.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Z].2013.

[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國辦發[2015]71號)[Z].2015.

[4]金秋著.舞蹈(上冊)[M].北京: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1999.

[5]楊國新.藝海拾零[M].北京:大眾文藝出版社,2008.

猜你喜歡
美育滲透普通高校舞蹈教學
2018年—2020年部分普通高校(本科)在晉招生錄取統計表(不含2C)
我省近兩年普通高校專升本選拔考試第一批招生院校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對比
2019年山西省普通高校專升本考生體格檢查表
山西省2019年普通高校藝術類專業考試安排
小學古詩詞教學的美育滲透策略
小學美術教育不要脫離美育軌道
淺談舞蹈演員良好個人修養的養成
淺談舞蹈演員的舞臺表現能力培養
民辦應用型本科音樂表演專業舞蹈教學現狀、問題與對策
淺析數學教學中的美育滲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