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風險導向的上市公司內部審計計劃管理

2019-06-18 01:36李華棟
商情 2019年15期
關鍵詞:風險導向上市公司內部審計

李華棟

【摘要】審計計劃管理是內部審計工作的基礎。上市公司的公司管治要求更為嚴格,內部審計不僅向管理層負責,也要向董事會負責,本文旨在探索建立以風險為導向的上市公司內部審計計劃管理模式。

【關鍵詞】內部審計 風險導向 上市公司 審計計劃管理

上市公司內外部監管較為嚴格,對審計風險的容忍度更低。因此,風險導向的內部審計一方面要充分識別與提示風險管理和內控的剩余風險,另一方面要通過科學有效的手段降低審計風險。審計計劃管理是審計機構制定審計計劃,組織計劃實施,并對計劃執行情況進行檢查、考核的一系列活動,在制定年度審計計劃時,應用科學系統的方法確定內部審計資源和內部審計需求,從而在有限的資源與多樣的需求之間做出平衡和匹配,將審計力量集中到高風險的單位、業務單元或管理環節上,降低審計風險。

一、構建審計計劃管理體系

構建審計計劃管理體系,其目的是為了掌握審計資源,確保全年項目安排的科學合理。

(一)內部審計資源的評估及分配

(1)設定審計工時標準,評估掌握總體審計資源。在審計計劃管理中,必須充分分析和把握現有審計資源狀況,建立審計工作量測算模型、審計工作定額標準和審計人力資源數據庫。以最重要的審計人力資源為例,為了便于掌握和統籌資源,我們將全年的審計人力資源以人*天為單位予以量化,再將量化后的資源在各個項目之間分配。

(2)建立動態分配調整機制。在評估確定總體審計資源的基礎上,對具體審計項目工時進行定額細分,并建立動態分配調整的機制,明確審計工作人員數量和現場審計時間的對應關系。

(二)內部審計計劃的評價及確定

如筆者所在單位內審部門經過評估后能夠在年度內開展20項審計項目,面對審計范圍內的40多家單位,如何確定審計計劃編排的優先次序,需要建立一套量化的審計計劃評價指標體系。

(1)確定審計關注的主要風險。上市公司每年都開展風險評估工作,其評估結果應當為內部審計所用。如筆者所在單位每年通過調查問卷、訪談、現場檢查等方式了解經營管理面臨的各項風險,對主要風險按照重要性進行排序并定期更新風險庫。

我們將以上主要風險納入年度審計計劃評價體系,作為量化打分的指標。此外,如有一些風險類型在近幾年風險評估中的排序快速上升,應特別引起審計人員的關注,將其納入重點觀察的指標。

(2)建立審計計劃評價指標體系。審計計劃評價指標體系主要考慮的因素包括審計范圍內各單位經營狀況、風險狀況、以前年度審計及整改情況、監管力度以及審計成本等,賦予各項指標相應的分值,并明確評分標準。具體指標及評價方式列舉如下表1。

上述指標體系確定后,每年制定年度審計計劃時,由審計人員按照標準進行評分、匯總,并按照得分進行排序,得分越高審計的優先級越高。

經過上述程序編制的審計計劃,可以清晰的展示其編制的依據和標準,也可以使公司管理層、審計委員會一目了然的知道內審部門的關注點和審計目標。

二、審計計劃的執行及考核

在審計計劃執行過程中、執行完畢后都需要進行管理和考核,以保證計劃切實落地。

(1)審計計劃的執行過程管理。審計計劃執行的管理應是組織和控制計劃的落實及對原計劃的修改和補充。組織實施審計計劃應采取相應的措施,如建立計劃實施責任制,確定內審部門各崗位實施計劃的責任,使各崗位人員既明確總體審計計劃,又明確本人的審計任務。

(2)時,或者臨時增加的審計項目工時超出了預留額度,將導致總體的審計資源不足。這種情況下,應對其他項目配額進行相應的調整,以保證審計計劃與審計資源的匹配。審計計劃的調整應當經過嚴格的審批,并取得上市公司審計委員會的同意。

(3)審計計劃完成情況考核。內審部門要建立規范的考評制度,制定考核審計項目計劃執行情況的指標體系和評價標準,并對違反計劃管理的行為進行處罰,從而督促相關人員自主、自覺采取有效的措施來組織計劃的實施。

三、總結

推進風險導向的審計計劃管理,應當從規范化、標準化、系統化做起,建立一套適合本單位的管理機制。筆者所在單位審計計劃管理也仍處于不斷探索的階段,需要在實踐中進一步調整完善,在此僅作拋磚引玉之用,希望引起諸位審計人員特別是審計管理人員的探討與思考,結合各自實際情況共同加強審計計劃管理工作,更好地發揮內部審計的服務與保障作用。

猜你喜歡
風險導向上市公司內部審計
基于風險導向的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研究
內部審計在企業境外投資中的運用研究
淺析SAP系統在石化企業內部審計中的運用
新常態下集團公司內部審計工作研究
圖書館內部控制建設的深度思考
行為公司金融理論的現實意義
我國上市公司財務信息披露質量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