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課程背景下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評價策略

2019-07-02 11:09趙松金
關鍵詞:新課程有效性評價

趙松金

摘要:我國正全面推行高中新課程改革,而新課程標準也對課堂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1]??墒窃撊绾卧u價課堂教學,成為當前高中教學改革亟需解決的問題。在高中數學課堂中,教師需要積極探索實施有效的課堂教學評價策略,助力學生健康成長。本文從多元化評價、過程性評價、開放式評價三方面提出課堂教學評價的有效策略,來提高高中數學課堂的教學實效。

關鍵詞:新課程;數學;有效性;評價

中圖分類號:G633.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19)10-009-1

2001年,教育部發布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正式拉開了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序幕[2]。新課程背景下,由于評課者缺乏對新課程標準的認知,使得課堂教學有效性評價趨向于形式化,例如評價功能失衡、評價只重結果等問題,致使評價內容只停留在表面,沒有接觸到教學評價的“本質”[3]。而數學這門學科,抽象且復雜,其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學生的學習質量。完善的高中數學課堂有效性評價體系可以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因此,對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評價策略進行研究,成為當前教學改革的關鍵[4]。應將課堂教學評價體系與課堂教學改革的目標統一起來實現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和諧發展。筆者結合自身多年的教學經驗,提出以下策略:

一、實施多元化教學評價

1.評價主體多樣化

新課程標準提出多元化的評價目標,要求有多個評價主體,包括學生、教師、家長等。傳統的高中數學教學活動中,通常由教師負責評價,學生只是被評價者,導致了評價主體的單一性,不利于課堂教學的發展。多元化的評價主體形成評價者和被評價者的雙向互動,可以從不同的視角發現不同問題,實現各個評價主體的共同進步。

2.評價方法多元化

有效的教學評價需要根據不同的評價內容,選擇恰當的評價方法。對學生知識掌握情況的評價,需要結合過程和結果的評價方法,定性與定量的評價;對學生學習態度的評價,需要考察學生在數學教學過程中的投入度及參與度;對學生數學能力的評價,需要考察學生思考及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除了這些,還有書面評價、口頭評價、課內評價、課外評價等,有效的教學評價,需要教師轉變“以偏概全”的評價觀念,對學生進行全面、客觀的教學評價。

二、實施過程性教學評價

1.關注學生的進步與發展

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評價需要遵循過程性原則,即注重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的行為表現,關注學生的進步和發展,而不是以結果論英雄。學生的進步和發展,是指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強調學生個性化的自由發展。每個學生的基礎以及學習能力都是不同的,學生只要達到各自應有的進步和發展,就證明教師的課堂教學是有效的。因此,過程性的評價打破了簡單粗暴的評價方式,教師關注學生的進步與發展,對學生的進步給予及時的肯定,讓學生不斷進取,不斷前進。

2.關注教學的時間與效益

教學評價的核心是關注教師的教學效益,要關注學生學到了什么,而不是只停留在教授內容的多少。在新課程背景下,教師要全面改革教學評價觀念,全面看待教學效益,以學生在固定教學時間內達到的學習效果來評價教師的教學效果。同時,關注教學時間及效益還體現在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體現學生的高效學習??傊?,以教學時間內達到的教學效益作為評價指標,減少了教學“形式化”的現象,使教學效益得到真正的提高。

三、實施開放式教學評價

1.自評與互評相結合法

開放式的評價方式,打破了傳統教學評價的封閉格局,賦予學生自評權,促進教與學的共同發展。學生作為課堂教學活動的主體,必須發揮學生在課堂評價的主體性。通過學生自我評價與同學間互評的方式,讓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評價,不僅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反思并調整學習方法,還可以幫助教師調整自己的教學策略,實現高質量的課堂教學。

2.小組評價法

小組評價法是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學習及評價,每組有一個組長,由組長根據學生的數學能力分配學習任務,并由其他小組成員對其評論打分,實現不同組之間的互評。這種評價方式不僅培養了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還能幫助學生看清自身的優勢與不足,促使數學課堂教學活動更加和諧順利的展開。

新課程課堂教學評價具有促進學生發展和教師專業成長的雙全功能。從關注教師的“教”到關注學生的“學”,從一個側面體現了本次課程改革中課程功能的變化,也是新課程課堂教師評價改革的方向。

[參考文獻]

[1]李芳,徐丹,傅海倫.對數學課堂教學評價的再認識[J].教育科學研究,2013,4:43-47.

[2]梁芳.新課程背景下藏區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改革的思考[J].民族教育研究,2015,26(4):65-69.

[3]朱國榮.基于學生視角的課堂教學評價[J].上海教育科研,2016,8:67-69+49.

[4]秦華,曹一鳴.當前韓國數學課堂教學評價標準及其啟示[J].教育科學研究,2013,2:62-66.

猜你喜歡
新課程有效性評價
淺議高中化學新課程必修模塊的主要教學策略
班級家長會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閱讀不能忽視“小心求證”——關于論據的有效性探討
2019年全國高考新課程Ⅰ卷生物試題分析與啟示
第二屆“我即語文”教學獎頒獎典禮暨新課程研討會在福州一中舉行
我國股票市場的有效性研究
我國股票市場的有效性研究
靠近“最近發展區”,增強教學有效性
2006—2016年度C—NCAP評價結果
2006—2015年度C—NCAP評價結果(3)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