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語文教學與鄉土資源的整合利用

2019-07-02 11:09高國平
關鍵詞:鄉土資源語文教學

高國平

摘要:鄉土資源蘊藏著多種語文課程資源,是語文課程的重要課程資源之一,利用鄉土資源彌補語文教材的不足,延伸語文課堂教學。在語文教學中可以充分利用家鄉的鄉土資源,使鄉土資源與語文教學實現有效整合,獨特的鄉土歷史文化、人文風貌和民俗風情進入學生語文學習視野,能夠提高學生興趣,提升學生綜合學習能力,實現學生個性化發展。

關鍵詞:語文教學;鄉土資源;整合與利用;提升效益

中圖分類號:G633.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19)10-006-1

作為語文教師要自覺開發和利用鄉土文化教育資源,在語文教學中嘗試著將鄉土文化資源引入語文教學,進行整合性學習,靖遠具有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鄉土文化有自己鮮明的特色,在語文教學中整合鄉土資源效果頗佳。結合我的多年語文教學實踐,談談有效整合的做法。

一、鄉土資源與語文教材內容銜接整合

語文教材課文篇目就是鄉土資源的美篇,其選編蘊含了濃郁的鄉土文化色彩,如《桂林山水》、《七月的天山》等課文。這就是鄉土資源與語文教材內容銜接整合教學的切入點,課堂中以具有鄉土文化色彩的文章引導學生尋找家鄉的鄉土資源,有效銜接整合語文課堂,將語文從課堂巧妙延伸到鄉土。筆者結合教材內容適時拓寬延伸到靖遠鄉土資源中來。如學習“民風民俗”主題單元時讓學生搜集中秋月餅、端午插柳條的習俗,了解靖遠社火踩高蹺、舞獅的特點,并讓學生模仿幾個表演動作;學習“家鄉情懷”主題單元時讓學生參觀靖遠黃河鐵橋、平堡吊橋(中國農民第一橋)、金灘黃河大橋(正建)等,并搜集資料寫作等。在學完“大好河山”主題單元后,我讓學生查找本地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法泉寺石窟、省級旅游景點――哈思山等資料,組織學生課堂交流自己搜集查找的資料,在生生交流中不經意間讓看似平淡無奇的家鄉,迸發出光彩,有效拓展學生視野。根據具體語文課堂教學適時適度引入鄉土資源,巧妙將語文教材內容和鄉土資源進行整合教學,提升語文教學的趣味性,拓展語文課堂教學深度,實現語文教學課內課外的無縫結合,打開學生“生活化語文”的學習窗口。

二、鄉土資源與寫作教學銜接整合

借力鄉土資源引導學生進行寫作訓練,積極開發和利用鄉土資源開拓學生習作練習新天地,讓豐富的鄉土資源成為學生的寫作樂園,是身邊的鄉土資源成為學生習作的所思、所敘和所寫,有效提高學生寫作的閱讀性和內容美。鄉土資源中的田野風光、自然景觀美和農家生活等都是學生習作信手拈來的好題材。語文教師要在平時的教學中注重引導學生察閱家鄉的鄉土資源,讓學生在自己的習作活動中寫出熟悉的家鄉美,在就地取材中孕育習作美,在寫作中描繪生活美,抒發家鄉真情懷。

成立“萌芽”文學社,出版??睹妊俊?,把采訪當地文化名人等活動資源作為重要組稿來源,使刊物本身具有濃厚的鄉土氣息。寫作教學中與鄉土資源相關的習作,先安排學生進行調查和觀察,然后再動筆。學生通過自己實地觀察寫出來的習作,達到了活靈活現、真實真切。

建立鄉土資料庫,積累寫作素材。實施拓展閱讀空間,走向生活,在輕松積累中活學活用。引導學生自備素材積累本《采珠集》,采集鄉土人文景觀,游歷風景名勝古跡,收集民間俗話農諺,收集地方民間故事,品嘗地方特產小吃,養成良好的積累習慣,重視積累展示,促進學生自主積累與自主發展。

引導學生感受淳樸的民風民俗,寫出鄉土情結。農家自有農家樂,農村生活更注重對傳統風俗習慣的傳承。在作文教學實踐中要善于引導學生挖掘本土資源,農村正月里“耍社火”、“踩高蹺”、“蹺火堆”、端午節“戴荷包”、“插柳枝”等難以盡數的民風民俗就是我們的優勢所在,這些都是我們作文教學在素材方面的情濃、趣濃的題材,是寫作教學中的一大亮點。

三、鄉土資源與課堂教學銜接整合

在課堂教學中要恰當引領學生去發掘、整合優秀的鄉土文化資源,構建綜合性語文學習活動和開放性語文教學的廣闊空間。

借力鄉土資源進行課前語文活動??蓪⒄n前三分鐘交給學生開展語文小活動,讓學生搜集家鄉鄉土資源,如講述家鄉地名軼事,介紹家鄉特色名吃,學生唱家鄉歌曲,表演秦腔唱段等。小小的語文活動蘊含著豐富的鄉土資源,孕育了自由、自主而和諧的課堂氣氛,利用學生熟知的鄉土文化增加語文教學的趣味性,提高語文技能。鄉土資源與課文聯系閱讀。語文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努力了解地方或社區的歷史、地理、經濟、文化、風土人情等等,并學會對此進行思考和表達。如在學習《看云識天氣》時,讓學生列舉本地有關天氣變化的諺語,專門出一期墻報,進行展覽交流。鄉土資源要滲透到課堂拓展之中,如學習《醉翁亭記》后為強化對風景名勝寫作的理解,將家鄉的《法泉玉仙游記》引入課堂閱讀。學生都到過法泉寺,加之作者優美流暢的文筆,法泉寺如在眼前,學生對如何表現景物的寫法了解更加深入。用鄉土文化內容引入到拓展訓練之中,由學到用,為學生實踐提供了廣闊平臺。

總之,鄉土資源引入課堂,讓學生在與生俱來的文化土壤中成長、成熟,語文外延慢慢就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語文教師要充分挖掘、開發、利用鄉土文化資源,將其與語文教學有效整合,讓語文教學植根于鄉土文化之中。

[參考文獻]

[1]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鄭露露,張鋒.親近鄉土文化優化語文教學[J].內蒙古教育,2012,24.

猜你喜歡
鄉土資源語文教學
利用鄉土資源開發校本課程
合理利用鄉土資源進行區域活動
利用鄉土資源提升幼兒園區域游戲質量
關于鄉土資源在小學語文中高段教學中的實踐運用
高年級古詩詞教學藝術之我見
精心設計:培養語文興趣的土壤
低年級學生課前預習能力的培養
主問題設計需“對癥下藥”
讓語文教學更接地氣
核心素養下的語文教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