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產后出血中宮腔球囊填塞的臨床護理分析

2019-07-19 05:46李麗瓊張玲
健康大視野 2019年14期
關鍵詞:產后出血應用效果

李麗瓊 張玲

【摘 要】 目的:探討產后出血中宮腔球囊填塞的臨床護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采用回顧性方法分析,選取我院自2017年1月-2018年12月的56例宮腔球囊填塞治療產后出血患者的臨床資料,隨機分為對照組(28例,給予常規護理)與研究組(28例,給予針對性護理),比較兩組24小時內出血量、球囊一次置入成功率、宮腔球囊置入平均時間、平均輸血量。結果:研究組24小時內出血量、宮腔球囊置入平均時間、平均輸血量均低于對照組,經統計學分析,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球囊一次置入成功率100%明顯高于對照組(89.29%),有顯著差異(X2=45.342,P=0.013<0.05)。結論:針對性護理用于宮腔球囊填塞治療產后出血患者療效顯著,可降低24小時內出血量,提高球囊一次置入成功率,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 宮腔球囊填塞;產后出血;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R174+.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 1005-0019(2019)14-149-01

產后出血是產科常見的嚴重并發癥,指胎兒分娩后產婦24小時陰道流血超過500ml,若得不到有效治療,可導致產婦死亡,威脅母嬰生命安全[1]。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所選56例宮腔球囊填塞治療產后出血患者選取我院自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患者,納入標準:所有患者均符合《婦產科學》中的診斷標準;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嚴重心肝腎功能疾病;精神病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對照組:28例,年齡21-35歲,平均年齡(27.67±6.23)歲;孕周(38-40)周,平均孕周(39.78±2.56)周;初產婦17例,經產婦11例。研究組:28例,年齡21-34歲,平均年齡(28.45±5.34)歲;孕周(37-40)周,平均孕周(39.67±2.03)周;初產婦16例,經產婦12例。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經臨床對比研究,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產后出血者采用子宮填塞球囊壓迫止血,經陰道分娩放置或者剖宮產術中放置球囊,術后在陰道填塞無菌砂條,可有效防止球囊脫出。若治療后出血量較少,則無需采用其他治療措施。

對照組:給予常規臨床護理,密切觀察產婦心率、血壓及體溫等體征,一旦出現生命體征異常,應及時上報給臨床醫師。對產婦給予保暖,遵醫囑進行止血治療。研究組:給予針對性護理,具體護理方法如下:(1)置球囊前護理。產婦產后一旦出血,容易出現緊張及恐懼等情緒,從而加重產后出血。因此,護理人員在產婦分娩后,及時告知產婦嬰兒狀況,采用溫和語言安慰產婦,及握手等方式平復產婦情緒,同時囑咐產婦安心休息,消除不良心理,從而減輕產后出血。向產婦闡述子宮填塞球囊的重要性及必要性,消除恐懼感。同時向患者介紹治療成功病例,增加治療自信心。在置球囊前需要留置導尿管,采用健康管理卡的方法記錄尿量,并了解患者血容量及腎功能狀態。若患者尿量每小時超過30ml,表明血容量不足,應立即上報給臨床醫師給予補液治療。(2)置球囊時護理。為了保證球囊與組織表面保持適當的接觸,可輕輕牽引球囊柄,有效維持張力,并將秀囊柄引定在患者腿上或者將其連上重物。球囊導管前有較大的排水孔,將宮腔內出血引流到導管外接的引流袋,計算宮腔內的出血量。護理人員準確記錄放、取球囊的時間、出血量、引流液的量及其顏色等,觀察球囊的止血效果。同時做好會陰部的護理,對會陰墊子進行消毒。密切觀察產后出血顏色、出血量、宮縮情況。護理人員可按摩妊高癥產婦腹部,促進宮縮,盡快排除子宮凝結血塊。(3)拔管后護理。 子宮填塞球囊放置2-24小時后,在拔出導管前10分鐘,為了有效防止宮腔再次出血,應加強子宮收縮藥物。尋找合適的子宮收縮強度后可拔管,并做好相應的搶救準備工作,防止再次大出血。指導產婦通過新生兒吸吮乳房,刺激催產婦分泌,提高子宮收縮頻率,從而控制出血量。待產婦胃腸道恢復后,給予適量流質食物。囑咐產婦家屬多食用富含維生素、蛋白質的食物,堅持少食多餐的原則,禁生冷及辛辣等食物。

1.3 觀察指標 觀察及比較兩組24小時內出血量、球囊一次置入成功率、宮腔球囊置入平均時間、平均輸血量。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統計學SPSS19.0軟件對本次所有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采用均數表示,用t檢驗。以P<0.05時,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研究組24小時內出血量、宮腔球囊置入平均時間、平均輸血量均低于對照組,經統計學分析,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下表1所示。研究組球囊一次置入成功率100%,對照組球囊一次置入成功率89.29%(25/28),兩組經統計學分析,有顯著差異(X2=45.342,P=0.013<0.05)。

3 討論

產后出血多是由于子宮收縮性乏力、軟產道損傷、凝血功能異常、妊高癥等導致的,其中子宮收縮性乏力是主要原因,通過子宮按摩、使用宮縮劑可有效加強宮縮,減少出血[2]。若以上方法治療無效,采取子宮動脈結扎、子宮動脈栓塞、子宮切除、宮腔填塞等方法。其中宮腔球囊填塞是專門控制產后出血,根據產后宮腔形態設計硅膠球囊,在球囊內注入無菌溶液,從而產生宮腔由內向外的靜水壓,該壓力大于子宮動脈壓,從而達到止血效果。但在置入宮腔球囊前后需要相應的護理措施。在本次研究中,研究組給予針對性護理后,各項臨床指標均優于對照組,且球囊一次置入成功率高于對照組,與相關報道相一致[3]。

參考文獻

[1] 鄒俊婷, 金豐梅. 子宮填塞球囊在治療產后出血中的應用效果[J]. 國際護理學雜志, 2017, 36(6).

[2] 錢麗芳. Bakri子宮填塞球囊導管應用于產后出血的護理體會[J]. 吉林醫學, 2017, 38(3):583-584.

[3] 楊彩英, 周風. 子宮填塞球囊治療產后出血的臨床分析及護理[J]. 臨床護理雜志, 2016, 15(6):19-21.

猜你喜歡
產后出血應用效果
不同給藥方案對剖宮產術后出血產婦的心率及血壓影響
手術中個性化心理護理在原發性青光眼患者中的應用
健脾扶正湯在晚期胃癌治療中的應用
化療聯合CIK細胞治療卵巢癌的臨床觀察
益母草注射液聯合縮宮素預防產后出血的臨床療效
負壓封閉引流技術治療四肢創傷復雜創面的臨床應用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