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瓦爾登湖》中人與自然的關系

2019-08-27 07:27馬睿嶸
北方文學 2019年23期
關鍵詞:瓦爾登湖自然

馬睿嶸

摘要:梭羅的《瓦爾登湖》通過他的視野展現了具有生命、情感和意志的大自然,并在

大自然中使自己心靈得到凈化和提升。但隨著工業文明的快速崛起,人類欲望的急速膨脹,加快了其對自然的開墾和掠奪。面對這樣的情形,梭羅對人類的行為進行了強烈的抨擊,并表達了自己對瓦爾登湖遭遇的悲痛之情。在梭羅的贊美與斥責中,引發了人們對其與自然的深入思考。

關鍵詞:瓦爾登湖;自然;工業文明

瓦爾登湖畔,梭羅在自己建造的小木屋中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感受著瓦爾登湖的純凈與美好,探索著大自然的神奇與奧妙,并在這樣世外桃源般的生活中重塑了自我,寫下了《瓦爾登湖》來記錄這里生活的點滴。滬教版高中語文教材二年級下冊也節選了其中的一部分,其描繪了瓦爾登湖在未被人類入侵前的圣潔之美,為生活在隨著科學技術迅猛發展,人們不斷地深入探索開發自然的我們展現了自然原本的純凈與靜美。同時文中也表達了作者對圣潔如恒河水的瓦爾登湖遭到了人們大肆地破壞的悲慟與譴責,引發了人們對人與自然關系的深入思考。

一、崇尚尊重自然

梭羅認為自然界哺育了人類,人類是自然界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在其《瓦爾登湖》里,自然已不再是僅僅具有生命的客體,它像人類一樣具有思想和情感。同時它也與人類息息相關,也如人一般具有平等的地位。因此在《瓦爾登湖》中,梭羅是以第一人稱“我”進行敘述,不僅是通過他的眼睛進行客觀地觀察,更是通過他的內心感受瓦爾登湖的每一處細微的自然之美。所以梭羅筆下的每一處景物都具有“我”的思想、情感與體驗。譬如“我還看到水面上有水渦,我以為馬上會下大雨了···但是我不覺得雨點打在我的面頰上,其實我以為我免不了要全身濕透??墒峭蝗婚g水渦全部沒有了,原來這都是鱸魚攪出來的···”梭羅通過“我”的所見與所感帶動讀者一起去感受,使讀者仿佛身臨其境般地體驗到了作者被湖中成億萬的小鱸魚所包圍,而自己也是其中的一部分。

不僅如此,梭羅在文中運用了大量的比喻和擬人的修辭手法,賦予了大自然人的思想和情感,使其成為一個需要尊重的個體。例如在梭羅眼中是風景中最美、最具表情的姿容?!八谴蟮氐难劬?,望著它的人可以測出他自己的天性的深淺?!痹谒罅_眼中湖之于大地正如眼睛之于人,眼睛是人類心靈的窗戶,其不僅可以折射自己的內心,也可以感受他人的思想情感,是人與人之間情感溝通的重要紐帶。而自然的本性便是通過純凈的湖泊來表達,也是透過湖泊來望向人的本性,審視著人們的內心。由于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人的自然本性受復雜社會的影響及日漸膨脹欲望的遮蔽,人們便開始了不斷地向大自然進行索取亦或是掠奪,逐漸走失在利益的迷霧中。而當人們能夠靜靜地面對著湖泊,感受著它的生命,如“一條魚跳躍起來,一個蟲子掉落到湖上,都這樣用圓渦,用美麗的線條來表達,仿佛那是泉源中的經常的噴涌,它的生命的輕柔的搏動,它的胸膛的呼吸起伏?!贝藭r的瓦爾登湖已像人一般擁有了靈魂、意志與感覺,也如人一般是鮮活跳動的生命。在和人相互的交流與體會中,它就如一面鏡子使人們重新發現和認識自己真實的天性,因此大自然既塑造了人的審美又映襯了人的精神世界。

二、譴責工業文明的破壞

在梭羅生活的時代,恰逢美國工業迅猛發展,人們已經不再滿足于已有的資源。他們走出了莊園木屋,將目光望向更遠的地方。為了攫取的方便,他們將一道道鐵路伸向了高山與盆地,一根根水管伸向了湖泊與河流。而隨著人類的欲望不斷地膨脹,人們加快了榨取自然資源的速度。大規模和機械化地開墾使森林遭到了破壞,河流遭到了污染。正如《瓦爾登湖》中所寫“現在,湖底的樹干,古老的獨木舟,黑魆魆的四周的林木,都沒有了,村民本來是連這個湖在什么地方都不知道的,卻不但沒有跑到這湖上來游泳或喝水,反而想到用一根管子來把這些湖水引到村中去給他們洗碗洗碟子了?!泵鎸I化帶來對自然生態的破壞,梭羅不遺余力地表現了對其的厭惡與批判。他將穿過湖泊的鐵路稱之為“惡魔似的鐵馬”,而其對森林和湖泊造成了毀滅性的破壞,則認為是“它已經用骯臟的腳步使沸泉的水混濁了,正是它,把瓦爾登岸上的樹木吞噬了?!?/p>

針對工業文明迅速地發展對自然生態所造成的毀壞,梭羅提出人們應該建立自然保護區,他認為“已拋棄了君主權威的我們,為什么不去擁有自己的國家自然保護區呢?在我們的保護區里,任何村莊都不拆毀,熊、黑豹,甚至一些被獵動物仍然可以繼續存活下去,而不是被‘文明出地球表面?!蓖ㄟ^建立保護區來防止一些潛在性的危害,使更多的自然資源受到保護,以防再次遭到破壞乃至消亡。這一建議得到了大家的廣泛認可,很多地區建立了動植物的保護區,使瀕臨滅絕的動植物得到保護。同時生態的理念也逐漸深入人心,國際氣象組織多次針對全球變暖召開氣候大會,而中國也提出了“金山銀山不如綠水青山”的號召。

三、回歸自然生態美

隨著資本主義經濟的迅速發展,人們物質生活的極大豐富,促使很多人將物質享受作為人生追求,熱衷于財富積累。而這使人們不斷地加大了對自然的掠奪與侵害。對此梭羅則認為“文明改進了我的住宅,而入住的人并未得到同樣強度的改造?!辈⒃凇锻郀柕呛分袑懙剑骸坝捎谖覀儧]有一個人能擺脫貪婪、自私和卑辱的習慣,把土地看作財產,或者是獲得財產的主要手段,風景被破壞,農事跟我們一樣變得低下,農民過著屈辱的生活?!彼岢藗冞^簡樸的生活,杜絕鋪張浪費,將生活中所需的事物盡可能的簡化。正如他在書中不斷地強調“簡單、簡單、簡單??!”,呼吁人們遠離紛繁復雜而又喧鬧不止的都市生活,回歸自然簡樸的生活。同時自己也大力地踐行著簡單樸素的生活方式,遠離流光溢彩的社會生活,獨自在瓦爾登湖畔搭建木屋,自耕自種,感受著大自然的每一處細微的變化和奧妙。并認為這樣簡單生活的本身就充滿了樂趣,在那種怡然自得的生活里梭羅寧愿虛擲一日之中最寶貴的晨曦亦或是整天的時間,去感受陽光的照耀,日月星辰的變化,這樣的生活雖與金錢無關,卻被他認為是富有的,遠比將時間耗費在工場、講臺更有意義。因為美好的生活在梭羅看來并不是財富的積累和知識的探究,而是對自然細致入微地體察,從自然界中獲取智慧和哲理。他的簡樸貼近自然的生活不僅凈化了自己的靈魂,提升了自己的思想,還促使自己對人的本性、人的合理生存進行了思考。

《瓦爾登湖》不僅僅是將自然界中那些純凈靈動、優美和諧的自然風光呈現在我們的眼前,通過這些動人的景致凈化我們的心靈,更是引發我們對人的本性及其生活方式的思考,進而喚醒我們保護自然的意識,營造和諧的人與自然關系。

參考文獻:

[1]梭羅.瓦爾登湖[M].王家湘,譯.北京: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09.

[2]高級中學課本·語文·二年級第二學期[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3]鄭慧.聆聽大自然的呻吟——淺析《瓦爾登湖》中梭羅的自然觀[J].安徽文學,2009(4).

猜你喜歡
瓦爾登湖自然
The hermit thoughts in Walden《瓦爾登湖》中的隱士情懷
《瓦爾登湖》中的隱士情懷
師生共讀《瓦爾登湖》
師生共讀《瓦爾登湖》
亨利·大衛·梭羅的《瓦爾登湖》
瓦爾登湖:澄明之境,澄澈之書
《自然》:中國的生物倫理并不狂野
《自然》關注中國科技雄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