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大學生堅定文化自信的路徑研究

2019-09-10 15:37劉家葒
青年生活 2019年23期
關鍵詞:意識形態文化自信高校

劉家葒

摘要:近些年來,我國意識形態領域的安全一直遭受到西方敵對勢力的挑戰,鞏固我國主流意識形態的地位越發重要,增強大學生的文化自信,不僅有利于鞏固我國意識形態領域的安全,更有利于我國建設文化強國的要求。

關鍵詞:文化自信、高校、大學生、意識形態

文化代表了一個民族的歷史,一個民族擁有著怎樣的文化這關系到這個民族的前途和命運。是否堅定文化自信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對自己的文化是否自信的表現。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如果連自己的文化都不敢不愿去肯定的話,那這個國家永遠都不可能變得強大。文化自信作為我國主流意識形態教育的內容,它對我國意識形態領域的安全也起著極大地作用。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必須要堅定我們的文化自信,傳承我國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

一、文化自信的內涵

要讓高校大學生堅定文化自信,就必須先讓他們明白什么是文化自信。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被合稱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中的“四個自信”。文化自信,包括三個方面的文化:中國上下五千年以來的優秀傳統文化,近現代以來由無數革命先輩創造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發展所形成的先進文化。這三個方面的文化內容囊括了中國從古至今的歷史,也顯示了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發展趨勢。

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的根本,它歷史悠久,內容豐富。從“四大發明”到儒家文化,從四書五經、唐詩宋詞再到為農耕而研究出來的“二十四節氣”,這些都是五千年來中華民族無數先輩們智慧的結晶。對于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我們應該要有選擇性的對待,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在傳統文化中我們必須要挑選出能帶動我國社會發展,有利于時代進步的優秀文化來弘揚和傳承,讓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能夠繼續發光發熱。

由無數革命先輩創造的革命文化是中華民族獨特精神的標識。革命文化是隨著時代的發展而出現的文化,它是對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和延伸。在革命時期出現的很多精神都是對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延伸,例如長征精神、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大慶精神等等這些精神和傳統優秀文化中的精忠報國等精神都顯示了強烈的愛國情懷。革命文化是中國先輩們經過了艱苦的奮斗才形成的文化,這是我們堅定文化自信必須要學習掌握的,在今天和平的年代,這些文化仍然有很重要的作用。

新中國成立以來形成的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是當今我國的主流文化。之所以說它先進是因為它不僅繼承了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還結合當今我國的實際吸收了其他國家優秀、先進的文化。從新中國成立以來,在社會主義理論的帶領下,我國進行了改革開放等偉大的實踐,讓我國走上了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的道路。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中國已經逐漸走向了世界舞臺的中心,這也歸功于我們擁有優秀的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有科學先進的理論作為指導。

二、堅定文化自信的必要性

文化自信教育在高校大學生意識形態安全教育中占據著很重要的地位。當前我國正處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而敵對勢力對我國的“西化”、“分化”從未間斷,試圖將國外的文化滲透到我國廣大人民的思想中去,特別是我國的高校,大學生這個特殊的群體是敵對勢力重點的滲透對象,因為大學生正處于思想意識的形成階段,容易受到誘惑,這對我國意識形態安全造成了極大的威脅和挑戰,要防止被“西化”,我們就必須堅定我們的文化自信,樹牢我國主流意識形態的地位。

隨著信息化的發展,我們已經進入了大數據時代。電腦、手機的普及讓人們獲取信息的速度變得極快,只要有網絡就能知天下事。但這也給那些不懷好意的敵對勢力帶來了機會,他們利用網絡將國外的文化或者一些錯誤的思想通過微信、QQ和微博等客戶端進行大肆的宣揚,而大學生是使用這些客戶端的廣大群體,久而久之可能會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而產生崇洋媚外的思想,覺得國外的文化比自己國家的文化好,從而對我國文化產生懷疑。還有的大學生因為受到網絡上消極文化的影響,每天都沉浸在消極的心態里,有的甚至做出一些極端的行為。

近些年出現的歷史虛無主義、無政府主義、個人主義、享樂主義等等都表明了我國意識形態領域受到了威脅,大學生的文化自信并沒有真正的建立起來。文化的不自信必將阻礙我國的發展,不利于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現代化主義強國的實現。中國今天已經逐漸走向世界舞臺的中心,大學生是我國社會發展的不竭動力,要實現更好更快的發展就必須要堅定大學生的文化自信,大學生只有對中華優秀文化自信,才能更好地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文化,才能為我國偉大的事業提供力量。

三、增強大學生文化自信的途徑

加強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高校開展思政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義和作用,思政課對于增強大學生文化自信而言首先能讓他們增強自己的綜合素質和學習的能力,能夠增強大學生個人學習的主動性。自我教育是培養大學生高度文化自信的關鍵所在,思想政治教育能夠引導大學生對文化有一個正確的大體認識,能夠端正大學生的價值觀,讓他們在面對敵對勢力的滲透時能有分辨的能力。

挖掘革命文化內涵,增加大學生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認同感。革命文化在艱苦的實踐中創造的,是最能代表中華民族精神的文化。當代的大學生都成長在和平年代,沒有經歷過戰爭,對于革命文化中的很多內容都不了解,更別說繼承革命文化。高校應該要加強對革命文化的教育,要把教材上的內容講清楚,讓大學生能清晰地了解中國近現代史的發展歷程,讓他們對革命文化產生強烈的認同,讓紅色基因滲透到他們的血液之中去,讓他們對中華民族的文化產生由內而發的自豪感。

掌握高校意識形態領導權。要牢牢掌握高校意識形態的領導權,在鞏固社會主義主流意識形態中來增強大學生對文化的自信。文化自信和意識形態是相互影響的,意識形態決定了文化自信的方向,文化自信反過來又能鞏固主流意識形態的地位。馬克思主義理論是我國的指導思想的根基,要增強文化自信,就必須要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堅持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的主流地位,要結合我國的實際不斷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理論,永遠保持馬克思主義的先進性。

借助網絡平臺開展文化教育活動占據網絡教育陣地。新時代的互聯網是傳播信息最快捷的方式,誰能夠占據網絡陣地誰就能獲得網絡意識形態的主導權。信息技術的發展對高校的教育工作帶來了機遇也帶來了挑戰,大學生對網絡的依賴程度逐日增加,而網絡上各種信息魚龍混雜,要想增加大學生的文化自信,高校就必須要把網絡的利用和監管放在首位,要充分利用好網絡平臺進行文化教育,占領網絡社會的意識形態陣地,最大限度的擠壓敵對勢力傳播錯誤思潮和文化的空間,塑造一個真正良好安全的網絡文化環境,增強大學生的文化自信。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談文化自信[N].人民日報海外版, 2016.12.

[2] 黃小惠.在文化自信的歷史坐標中夯實意識形態教育文化根基[J].北京教育(高教),2019(Z1):65-68.

[3] 張艷霞.新時代大學生文化自信現狀研究[J].農家參謀,2019(14):273.

猜你喜歡
意識形態文化自信高校
意識形態、文藝、宣傳與百姓生活
新聞媒體堅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文化軟實力發展與我國意識形態安全
二胎題材電視劇的多維解讀
如何讓西方文化帝國主義“退場”
中日高校本科生導師制的比較
學研產模式下的醫藥英語人才培養研究
高校創新型人才培養制度的建設與思考
高??蒲袆撔聢F隊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西方涉華紀錄片意識形態的建構與展現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