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生本視野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

2019-09-10 03:22孫喜亮李喜蓮
科學導報·學術 2019年23期
關鍵詞:應用意義小學語文閱讀生本教育

孫喜亮 李喜蓮

摘 ?要:生本教育是指以“一切為了學生,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為宗旨的新型教育理念。這一教育理念要求教師要引導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真正達到教師“教”成為學生“學”的服務手段的目的。而小學是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和思維學習能力的基礎關鍵階段,生本教育在這一時期教學中的實踐與應用就顯得格外重要。

關鍵詞:生本教育;小學語文閱讀;應用意義;實踐

作為一種以尊重學生生長規律為基礎的新型教學理念,生本教育在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發展方面寓意深遠。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再發揮課堂主導作用,而是通過課堂中的引導作用,讓學生成為教學的主體,在充分尊重學生的基礎上,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模式與方法充分的去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在為學生未來發展奠定堅實基礎的同時,促進學生生理心理及綜合素質的平穩發展。

一、生本教學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意義

生本教育提出“以學生為本”“以生命為本”等教育觀點,旨在要求教師將學生作為教育的主體和目的,充分體現出教育的根本任務和目的便是學生這一教育問題實質,把學生作為一個完整的個體去看待,學會尊重其個性和自我發展潛能。把生本教育滲透到語文課堂中就是希望學生能夠盡情的展示展現其生命潛能在教育中的作用與意義。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學會通過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使學生能夠生動的、充滿激情的去自主學習,并在這個過程中得到情感上的滿足,也只有學生真正意義上的自主學習,才能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綜合素養。傳統的應試教育很容易使學生產生抵觸或厭倦學習的情緒,不僅影響其學業發展,對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也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

二、生本教學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實踐

(一)注重學生個體發展

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是無法避免的,閱讀過程中教師就應該深入了解學生實際情況,針對不同學生制定相對應的教學方案,在整體發展的基礎上,對于個體的發展也不可以忽視。

例如:有的學生喜歡通過書刊報紙等實體刊物來積累自身的知識量,有的同學就喜歡看一些像電子書、微信公眾號推送等一類的電子書籍。有些學生喜歡看歷史類的經典作品,像《西游記》《唐詩三百首》等,有些同學則對一些現代文學感興趣,像《稻草人》《小房子》等。教師就應該充分尊重學生的興趣發展,并引導學生學會通過閱讀來掌握知識和提升自我。

(二)注重學生群體閱讀差異

隨著年齡和學齡的不斷增加,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學習內容側重點也會發生相應的變化,教師就應該根據學生發展的這一特點,科學合理的引導學生去閱讀和學習,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

1、小學一二年紀是學生成長和發展的初級階段,這一階段的學生接受能力、好奇心及動手能力都是極強的,但是缺乏引導很容易受環境及年齡影響養成一些不好的性格和學習習慣,教師就應該在教學生學習簡單知識的同時通過閱讀來引導學生健康發展。

例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閱讀一些拼音版的書籍或繪畫本,適合這一階段學生閱讀的書目有《格林童話》《安徒生童話》《伊索寓言》《丁丁歷險記》等。

2、小學三四年級是學生進步最快的階段,這一階段的學生有了穩固的基礎知識作為鋪墊,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在暢讀的同時把注意力放在書面表達、情感交流等方面,讓學生學會去關注一些高頻詞匯與知識的應用,同時能夠有計劃的實現對多方面知識的拓展,并培養學生逐漸養成適合自己的語文閱讀模式和習慣。

例如:《三毛流浪記》《父與子》《武松打虎》等一些適合小學三四年級學生的讀物,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進行閱讀學習[1]。像《父與子》,教師就可以通過閱讀引導學生去感悟父愛的珍貴以及生命的脆弱等,像《千家詩》這樣不易消化和吸收的讀物,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多讀。像經常出現的寓言類讀物,面對不一樣的內容和書籍,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試著去總結其中的涵義、重難點知識等。

3、小學五六年級的學生對于小學知識的學習和掌握已經很扎實,這就需要教師引導學生學會對已學知識的鞏固與運用。學生的閱讀量和理解能力在這一階段也會出現質的飛躍,培養學生感知、理解及欣賞水平就成為這一階段教師教學的重要目的,而不再只是去學習知識語言本身。

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閱讀《希臘神話》一書時,就可以讓學生通過查詢資料或觀看電視電影去了解一些這本讀物所描寫內容的歷史背景,深入了解一下書中主人公的人物形象及各種事跡,還可以讓學生通過國內外神話故事的對比學習去深入了解一下不同文化的魅力等[2]。

(三)不斷提高自身專業技能和師德素養

首先教師應該樹立積極良好的專業發展信念,在語文教學的道路上持之以恒。而且要不斷地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能力,以此來適應豐富多樣的文本要求,逐步形成獨屬于自身的完備知識結構,深入了解學科專業、心理學及課程外可能會涉及到的拓展性書籍知識等。

例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對可能涉及到的漢語語法知識有所了解,就要知道漢語語法包括語素、詞、短語、句子及變換句式等內容。并對內容細致了解,比如講到雙音節語素時,要能清楚明白的告訴學生淘汰、叮當、尷尬等都屬于雙音節語素中的雙聲詞,慫恿、蒼茫等屬于其中的疊韻詞等[3]。

(四)樹立正確的以學生主體的教育觀念

受傳統教育影響,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一直是以主導者的角色存在的,升本教育理念推行以后,要求教師要引導學生使其成為教師教學的主體。這種理念雖然得以推行,但是很多教師受傳統觀念影響并不重視,長此以往,“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怕是很難實現其實踐意義。這就要求教師積極去適應新課改理念的需要,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與學生之間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為學生積極健康發展營造良好的氛圍。

如:小學高年級學生拓展閱讀讀物《中國節日故事》一書,教師在引導學生閱讀學習時就可以讓同學們自己準備一些與節日有關的趣事,通過寫作或課堂演講等方式表達出來,讓學生充分發揮其教學主導作用。這樣的故事可以是自己身邊的,也可以是聽來的。

結論

通過閱讀,不僅能夠提高小學生語文素養,對于培養其感悟力和創新性思維都有著極大的作用。另外,通過閱讀理解,學生可以更深入的去解析故事情節和情感內涵,對于學生拓展自我獲得知識也有很大的益處。當然,除了以上辦法,教師也應該引導學生學會多角度全方位的去發掘文本中的魅力與價值。

參考文獻

[1] ?宋延齡.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9(23):51-52.

[2] ?金江運.小議生本教育中的“牧者”[J].課程教育研究,2019(21):17.

[3] ?韓燕芳.生本視野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J].華夏教師,2018(36):43.

作者簡介:孫喜亮,男,出生,1964年6月4日,閃電河鄉寄宿制小學,一級教師,語文,河北沽源,076550。

李喜蓮,女,出生,1970年8月11日,閃電河鄉寄宿制小學,二級教師,語文,河北沽源,076550

猜你喜歡
應用意義小學語文閱讀生本教育
讓孩子的心靈在閱讀中飛翔
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
纖維支氣管鏡ICU治療嚴重肺部感染中的應用意義探析
“生本教育”理念下高中有效體育教學模式探索
關于小學數學單元感受小研究設計的思考
關于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質量的策略研究
乙肝患者護理中人性化護理服務的應用意義探究
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介入治療中替羅非班的應用及意義探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術教學研究
中職學?!吧菊n堂”的調查研究與實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