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行性感冒病毒檢測方法的研究進展

2019-09-10 16:56呂涵穎
健康科學 2019年2期
關鍵詞:分子生物學病毒檢測檢測方法

呂涵穎

摘要:流行性感冒近年來在全球范圍內持續頻繁爆發,2009年和2013年,都分別爆發了全球性的甲型流感和H7N9禽流感,對于動物、人類生存以及社會的發展,均造成了十分嚴重的影響?;诖?,本文首先對流行性感冒病毒基因發展的趨勢進行了探究,提出了各種不同類型流行性感冒病毒基因發展趨勢;其次,提出了流行性感冒病毒的主要檢測手段,通過此種方式,探究出流行性感冒病毒檢測方法的發展歷程和研究進展。

關鍵詞:流行性感冒;病毒檢測;檢測方法;分子生物學

引言:隨著國內科學技術水平的提升,醫療技術也得到了飛速發展。但是在此過程中,流行性感冒病毒也變得越發復雜。流行性感冒病毒簡稱流感病毒,是一種能夠造成動物和人類患流行性感冒的病毒類型,主要分為甲型、乙型4和丙型三種不同的類型。在臨床上對患者是否感染流行性感冒病毒進行及時地診斷和治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如何對流行性感冒病毒進行科學檢測,也成為了相關工作人員的工作重點之一。

1 流行性感冒病毒基因發展趨勢

1.1甲型H1N1流感病毒發展趨勢

1918年,西班牙地區爆發了大規模流感,流行性感冒病毒從歐洲開始,迅速傳播到了美洲、亞洲和澳洲等國家和地區。根據調查統計顯示,總計超過兩千萬人死于此次大規模流感,死亡人數占了當時世界人口總數的30%。此后,實驗證明,此次流行性感冒病毒的基因類型為H1N1,主要在鳥類、豬和人類之間傳播。2009年6月,WHO和美國CDC宣布新一輪的流行性感冒病毒爆發大流行,共計造成全球范圍內1萬8千人死亡。截止到2010年6月,全世界范圍內已經有超過300例H1N1毒株病例報告顯示,該病毒對奧司他韋耐藥。根據實驗研究證明,此次病毒為甲型H1N1基因型病毒。此次流感病毒與上世紀出的流感病毒相比,進一步與歐亞豬流感病毒相互結合,形成了一種新型四聯重配體流感病毒[1]。

1.2甲型H2N2流感病毒發展趨勢

1956年中國貴州爆發流行性感冒,之后從我國開始傳入到香港、新加坡和美國等地,造成了全球性的流行性感冒病毒大流行。雖然在此種流行性感冒病毒爆發一年之后,就已經研究出了針對性的疫苗,但是該疾病大規模流行,仍舊造成全球超過一百萬的人員死亡。除了1956年亞洲流感大爆發之外,部分學者還提出,1889年的俄羅斯流感也是因為甲型H2N2流感病毒所引起的。

1.3甲型H3N2流感病毒發展趨勢

1968年,香港最先爆發了甲型H3N2病毒所引起的流行性感冒,隨后造成了全世界范圍內的流感大流行。此次流行性感冒共造成了全球一百萬人死亡,甲型H3N2病毒是由甲型H2N2病毒抗原性轉變而來。根據相關領域的調查和統計顯示,進入到21世紀之后,甲型H3N2所造成的季節性流感占據了大多數。

2 流行性感冒病毒主要檢測手段

在對流行性感冒病毒進行檢測的過程中,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合理地應用不同的方法,具體的方法種類如下:

2.1病毒分離培養檢測方法

雖然流行性感冒病毒的檢測方法與手段,都在持續不斷地發展和創新,但是流行性感冒病毒培養方法,仍舊是一種有效性較高的檢測手段。此種方法的應用,主要是通過對流行性感冒病毒的易感性神經氨酸酶抑制劑進行檢測,借助病毒分離培養的手段,還可以進行抗病毒疫苗的生產。傳統的病毒分離培養方法,操作方法較為復雜,并且花費的時間更長。經過了長時間的研究分析,快速病毒分離培養方法,已經逐步超過傳統方法,以更加簡便并且省時的優勢,成為了業內發展的首選方法。根據研究顯示,快速病毒培養方法的檢測率可以達到98.6%。

2.2血清學檢測方法

血清檢驗方法同樣具有操作簡單且耗時較短的優勢和特點。此種方法目前已經成為了流行性感冒病毒檢測工作中,最為常見的一種方法。血清學檢測方法主要是根據抗原抗體反應原理,通過對核蛋白、血凝素、膜蛋白以及神經氨酸酶蛋白等進行檢驗,可以提高檢測的有效性。比如,在病毒中和試驗中,可以通過抑制病毒進入到細胞以及阻斷病毒復制抗體的方法,進行檢驗。此種方法具有較高的特異度與敏感度。瓊脂凝膠擴散試驗,主要可以用于對甲型流感病毒的HA進行檢驗和鑒別,根據抗體在含有流感病毒結合的紅細胞瓊脂膠上擴散,可以形成抗原抗體的沉淀線,以此對流行性感冒病毒感染產生的血清抗體進行檢驗[2]。

2.3基因芯片技術檢測方法

基因芯片技術檢測方法,主要是在同一時間,將大量的探針固定到支持物上方,同時對大量的序列和樣品進行檢驗與分析,進而解決傳統核酸印跡雜交技術存在的自動化水平較低、操作復雜、序列數量較少一級檢測效率較低等方面的問題。此種技術的合理化應用,可以對基因表達的突變檢測、圖譜鑒定、基因組文庫、多態性分析和雜交測序等進行檢測。該項技術的合理應用,可以為流行性感冒病毒的檢驗工作,提供更為科學和精準的檢驗結果和分析數據。但是,該項技術在實際的應用中,也會面臨著成本過高、操作條件要求較高以及后期結果分析復雜等方面的問題,因此不適合一般實驗室進行操作。

2.4金標快速檢測方法

除了上述幾種方法以外,還可以使用金標快速檢測方法進行檢驗。與其他方法不同,此種方法可以通過直接檢測的方式,采集到的樣本進行檢驗,并對流感病毒的A型和B型進行區分。根據臨床使用情況可以看出,此種方法在對流行性感冒病毒進行檢驗的過程中,全程耗時約為20min,并且具有較高的特異性。但是,此種方法的敏感度相對較低,僅適合對群體性的流行性感冒病毒爆發進行判斷與排除。在這一方法的基礎上,聯合使用實時熒光定量PCR檢測方法,可以對流感病毒中的病毒核酸進行檢測。該方法具有重復性好、直觀和特異性強的優勢特征,能夠通過動態檢測的方式,獲取動態檢測結果,并且不需要經過后續的加工和處理,有效地防止了出現增產物污染問題。以PCR檢測方法為基礎發展的依賴核算序列擴增方法,也被廣泛地應用與流感病毒檢測工作中。該項技術能夠通過核苷酸序列等溫擴增,完成酶促反應,只需要4h至6h就可以完成基本的檢測。

3 結論

綜上所述,流行性感冒作為一種遍布全世界的傳染性疾病,在近幾年的發病率顯著提升。作為一種易傳播、易變異的疾病類型,流行性感冒需要被建立快速、準確且有效的流感病毒檢測方法。通過本文的研究可以得出,病毒分子培養檢測方法、血清學檢測方法、基因芯片技術檢測方法和金標快速檢測方法,均具有不同的優勢和特征,針對實際情況選取合理的方法,可以提高檢測工作有效性。

參考文獻:

[1]羅鵬,楊永耀,呂沁風.流行性感冒病毒監測及檢測技術的研究進展[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4,14(33):6597- 6600.

[2]蘇文哲,柯昌文.流行性感冒病毒的耐藥性相關研究進展[J].中國病毒病雜志,2011,1(03):171-176.

猜你喜歡
分子生物學病毒檢測檢測方法
SPOC混合教學模式下分子生物學課程思政建設探索
未知植物病毒分子生物學檢測方法的研究現狀
計算機病毒的檢測與防御技術分析
Genetop馬鈴薯病毒試劑盒在馬鈴薯病毒檢測上的應用綜述
淺談如何在分子生物學教學中培養研究生的科研創新能力
基于網絡教學平臺的對話式課堂建構與教學實踐
宮頸內人乳頭瘤病毒的研究進展
小兒氨酚黃那敏顆粒有關物質對氯苯乙酰胺檢測方法的建立
粉狀速凝劑氯離子含量檢測方法
五峰馬里蘭煙草花葉病及病毒檢測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