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突破物理教學難點的有效方法

2019-09-10 08:22張偉興
中學課程輔導·教育科研 2019年12期
關鍵詞:難點突破形象化教學難點

張偉興

【摘要】 ?教學難點的突破是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環節,它的研究對于教學實踐的深化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以初中物理教學中的難點突破為研究內容,分析如何突破教學中所遇到的難點問題,提出了四條有效的解決方法,為提高初中物理教學質量探索出有效的途徑。

【關鍵詞】 ?教學難點 抽象問題 形象化 難點突破

【中圖分類號】 ?G633.7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12-104-01

當下越來越多的學生不喜歡學習物理,認為物理很難學,學習成績不理想,這是什么原因造成?很大程度是學生在學習物理過程中遇到很多難點問題,這些難點沒有及時得到突破,時間長了學生就感覺物理越來越難學,提不起興趣,成績也越來越差了。為什么會出現那么多難點?原因:1.學生相關的認知準備不足。2.教學內容過于抽象,學習內容過于復雜。3.教學方法不巧當。4.相關知識的干擾。這些都是出現教學難點的原因。下面,圍繞如何突破物理教學中的難點問題,談談我在這方面的心得。

一、用類比法將抽象問題具體化,降低思維梯度,突破教學難點

所謂“類比法”,就是指在認識新事物或概念時,引入學生熟悉、類似的已知實物,通過比較和分析,由熟悉的事物特征和規律類推出新事物的特征和規律的方法。用類比法將一些較為抽象的問題類比生活中一些學生熟悉的具體的實物,使生疏、難懂的概念與大腦中原有知識發生同化,達到降低思維梯度從而突破教學的難點。例如在進行“內能”的教學時,由于內能研究的對象時微觀分子很抽象,學生很難理解內能概念。我們可以將內能相關知識與機械能進行類比教學,幫助同學們從中找出物理現象之間的共同規律,進行歸納小結,突破教學難點。還有在講電學時,也可以將“電壓”這個概念與“水壓”進行類比,能使學生在感知上得到認識,來降低思維梯度。

二、用轉換法將不可見、不易見的現象轉換成可見、易見的現象,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突破教學難點

所謂“轉換法”就是在保證效果相同的情況下,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觀的現象去認識或用易測量的物理量間接測量一些看不見摸不著的現象或不易直接測量的物理量。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有很多概念都是通過轉換法,讓學生直觀觀察現象總結出來的。例如在講《聲音的特性》時,演示用大小不等的力敲擊音叉時叉股振動的幅度大小不同,單靠肉眼觀察叉股是很難發現其振動的幅度是不相同的,但如果將正在發聲的音叉輕觸系在細繩上的乒乓球,觀察乒乓球被彈開的幅度,把難以用肉眼觀察的音叉叉股振動的幅度轉換成顯而易見乒乓球被彈開的幅度大小。又如在講解《磁場》時,我們可以將一塊撒有一層鐵屑的有機玻璃放到投影板上,再將條形磁鐵放到有機玻璃上,輕輕敲打玻璃,就可以在屏幕上清楚地看到小鐵屑有規則地排列起來。這樣,就把磁場轉換成可以看得到的小鐵屑的分布情況,學生也就很快掌握磁場的分布情況。

三、用對比教學法分析一些相近相似容易混淆的概念,加深理解,突破教學難點

在物理學中有一些概念、規律等很相似,很容易造成混淆,出現理解、分析上的錯誤,造成學生在解題中難以區別,就成為了教學的難點。那么如何區分這些問題呢?教學實踐證明,巧妙地運用對比式教學法是解決此類問題的有效方法。例如:在學習了二力平衡與相互作用力時,學生感覺這兩者非常相似,特別是在解題時難以辨別,成為學生的攔路虎。那么何如利用對比教學方法來區別和加深對兩者的理解呢?具體做法如下:

1.進行受力分析,兩者的力示意圖進行對比。

2.通過二力平衡與相互作用力的示意圖對比找出異同點。

(1)相同點: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沿同一直線上。

(2)不同點:力的作用點、力的性質、產生的效果等

3.通過一些典型例題對比講解,利用練習題鞏固知識,突破難點。

通過對比式教學,不僅讓學生能區別兩者的異同和聯系,突破難點,而且也加深了對這方面知識的理解,提高了學生做題能力。

四、用實驗驗證法糾正前概念中的錯誤成分,突破教學難點

在學習物理之前,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就已形成了一些與科學知識有矛盾或不盡一致的觀念,這就是前概念,對學習相關的物理知識產生一定的困擾。用什么方式糾正前概念中的錯誤成分就成了突破教學難點的關鍵。例如,在重力之前學生都認為重力的方向是“垂直向下”的,正確的重力方向“豎直向下”不盡一致。如何用實驗驗證方式糾這個錯誤,具體如下:

1.如圖1,師:重力的方向指向哪里?生:重力的方向與拉直的繩子在同一條直線的上,繩子與水平的木板線垂直,所以其方向垂直向下。

2.如圖2,將木板的一端抬起,與水平面有一個夾角α。繩子與直木板垂直?學生發現繩子與木板不再是垂直的,與重力的方向垂直向下有沖突。重力方向是指向哪里?學生就會有改變現有認知的欲望。

3.改變角α的大小,重力方向始終與豎直放置的尺相平行。這時提問學生重力的方向,學生很自然地知道重力的方向與水平面垂直即豎直向下。

4.運用重力方向解釋生活的一些想象,并利用其作水平面、斜面上、運動中的物體所受重力的示意圖,加深對重力方向的理解。

在這過程中用前概念去判斷問題,發現已有的認識與當前面臨的現象自相矛盾,就會有改變現有認知結構的需要。通過實驗讓學生獲得科學的物理概念。最后運用正確的物理概念解釋生活中常見的現象,當成功地解決現有的問題時就會接受科學的物理概念。

總之,由于初中物理教學難點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隨著學生群體的變化,教學難點也會有明顯的變化,但只要注重教學實踐經驗的積累和教學策略的不斷調整,教學中的難點將會逐漸轉化為教學易點,學生的物理學習能力、素養、興趣也會相應的提高。

[ 參 ?考 ?文 ?獻 ]

[1]白青梅.《新課標下對物理教學重難點突破策略的探討》《學生之友(初中版)》,?2011,?02期:14-14.

猜你喜歡
難點突破形象化教學難點
學詩2
解題難點突破策略初探
課堂教學難點突破策略探究
汽車維修專業中多媒體教學應用分析
見微知著,從難點到亮點
淺談初中語文教學設計內容
有效突破物理教學難點的幾點嘗試
小學生作文難現象分析研究
物理課題教學設計中的創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