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余年來我國高中生涯規劃教育研究述評

2019-09-10 19:59王等等徐瑛瑛
教師教育論壇(普教版) 2019年1期
關鍵詞:生涯規劃教育研究述評普通高中

王等等 徐瑛瑛

摘要:高中生涯規劃教育是培養高中生生涯意識,提高高中生生涯規劃能力的有效途徑。十余年來,我國關于高中生涯規劃教育研究的主要內容集中在高中生涯規劃教育的內涵、目標與任務、實施路徑、實踐探索、存在的問題與對策以及國外高中生涯規劃教育的經驗與啟示等方面。已有研究成果呈現出核心概念的內涵不夠清晰、研究內容不夠全面具體、研究主體結構不夠均衡、研究缺乏理論支撐等問題。今后對該領域的研究應更加注重核心概念內涵的厘清、研究內容全面化、研究主體均衡化、加強理論研究。

關鍵詞:普通高中;生涯規劃教育;研究述評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5995(2019)02-0012-04

一、十余年來我國高中生涯規劃教育研究概述

目前,我國關于高中生涯規劃教育的研究在核心概念的使用上并未達成共識,使用較多的有“生涯規劃教育”“生涯教育”“職業生涯規劃”等。因此,筆者在查閱文獻的過程中,以“高中”+“生涯規劃教育/生涯教育/職業生涯規劃”為主題和關鍵詞,使用CNKI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進行檢索,剔除重復文獻,共得到相關文獻314篇,其中核心期刊上發表的文章47篇,碩士學位論文63篇,博士學位論文4篇。對所得文獻進行統計分析后,筆者發現我國有關高中生涯規劃教育的研究成果在數量上自2005年起整體呈上升趨勢。此項數據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國在近十余年的時間里對高中生涯規劃教育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

2004年9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召開的第47屆國際教育大會上發布的《大會公報和關于提高所有青年教育質量優先行動事項的建議》中提出“基礎教育是基本權利,也是公共福利,應當滿足所有青年的需要,確保他們充分施展個人才華”,為此“在教育目的和教育內容上除了使學生學會讀、寫、算和日常生活所需要的技能之外,還要培養學生學會解決問題和學會實踐,讓學生增強尋求就業機會的能力和意識”。在此背景下,自2005年起有關高中生涯規劃教育的研究逐漸開始興起,但進展較為緩慢。這一階段研究的重點大多集中在探討高中階段開展生涯規劃教育的意義與價值等問題上。

2010年7月,教育部頒布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要“建立學生發展指導制度,加強對學生的理想、心理、學業等多方面指導。這一表述已初具生涯規劃教育的含義,因此引發了學界對高中生涯規劃教育研究的第一次熱潮,2010-2015年研究成果增加幅度較大。這一階段,相關研究主要集中在高中生涯規劃教育實施的必要性以及對國外高中生涯規劃教育的探索上。

2014年9月,國務院印發了《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同年12月,教育部隨即發布了《關于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的實施意見》,啟動了新高考改革的一系列措施。高考不再分文、理科而是實行“三加三”模式,即在語文、數學、英語三門必考科目的基礎上,學生可在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6門課程中自主選擇3門作為高考選考科目。這一改變增加了高中生的學習自主權,使得學生可以充分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職業傾向等因素,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科。但同時,這一變化也給高中生帶來了新的挑戰,即要客觀和準確地認識自己、認識環境、學會規劃?!蛾P于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的實施意見》也明確提出“要加強學生生涯規劃指導”。在此背景下,我國學者對高中生涯規劃教育的研究迎來了第二次熱潮,2015-2018年上半年,該領域的研究成果明顯增加,研究的重點開始轉向高中生涯規劃教育的實施路徑和課程開發等方面。

二、十余年來我國高中生涯規劃教育研究的主要內容

(一)生涯規劃教育的內涵

綜合一些學者的觀點可以發現,對生涯規劃內涵的理解大致有以下兩種取向:(1)從職業的角度出發,認為生涯規劃就是職業生涯規劃。(2)從人的生命和整個人生過程出發,認為生涯規劃包括人的職業選擇、生活等方方面面。對“生涯規劃”的不同理解就會形成對“生涯規劃教育”內涵的不同界定。目前我國學者對生涯規劃教育內涵的理解各有不同,主要觀點如下:

一是生涯規劃教育是一種系統的教育構想,通過生涯認識與體驗、生涯設計與行動、生涯進程與修正等內容及其實施,培養學生的生涯發展能力,使之獲得屬于自己的成長和發展。二是生涯規劃教育指學?;蚱渌M織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引導學生認識、了解自己,了解社會各職業、專業的發展情況,進行職業決策,確定職業發展方向,初步進行職業生涯規劃的教育。

綜上所述,國內學者對生涯規劃教育的理解大都從學生出發,旨在通過學校教育,培養學生的生涯規劃意識和生涯規劃能力,最終使學生獲得成長與發展,能更好地進行職業決策或更好地指導生活。

(二)高中生涯規劃教育的目標與任務

關于高中生涯規劃教育的目標與任務,代表性的觀點由以下幾位學者提出:

劉靜認為,高中生涯規劃教育的目標是教給學生適應未來社會發展所需要的關鍵知識、技能與態度,任務是培養學生初步的人生規劃能力以及適應職業變化所需要的核心能力與重要品格。王劍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認為高中生涯規劃教育的目標是使學生不斷地在生涯學習中發展生涯認知、提高生涯管理能力,認識到國家發展對于他們的要求,以及他們所具有的發展機會。張越認為,高中生涯規劃教育的目標與任務為培養學生積極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幫助學生樹立長遠目標、促進學生自我責任意識的發展、促進學生與職業相關的自我意識的成熟、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學習的自主性、培養學生的生涯決策能力等。綜上所述,國內學者對高中生涯規劃教育的目標與任務的認識大致相同,側重于培養高中生初步選擇、規劃與決策的能力以及引導高中生樹立終身發展的意識。

(三)高中生涯規劃教育的實施路徑

高中如何有效地開展生涯規劃教育?以劉靜為代表的一部分學者認為,高中要在做好生涯規劃教育實施頂層設計的基礎上,構建以各學科課程實施為主體、以生涯導向課程和生涯發展指導制度為兩翼的生涯規劃教育實施體系,最終使生涯規劃教育的目標“融于”課程目標之中,生涯規劃課程“融于”整個學校課程之中。部分學者認為高中生涯規劃教育應該以核心素養為引領,立足核心素養,做好頂層設計。其中以田麗為代表,她認為我們應建構起“一主三輔二維”的立體式生涯規劃教育操作體系,即以生涯規劃教育專業課為主體,以實踐體驗活動、學科課程、主題班會課為輔助,統合面向全體學生,關注個體需求;建立教育行政層面、教研層面、學校層面“三層”相互貫通,省、市(地)、縣(區)、校四級聯動,互為補充、相互協調的生涯規劃教育組織管理體系。以朱仲敏為代表的一部分學者認為高中生涯規劃教育應更多關注實踐與個體輔導,同時注重生涯測評。此外,王愛芬還提到,高中要轉變教育理念和辦學行為,構建以學生需求和發展為導向的新的課程制度,同時要重視高中生涯規劃教育師資隊伍的建設。綜上所述,目前國內學者在有關高中生涯規劃教育實施路徑的研究中,一致的觀點有:高中應開設有關生涯教育的課程并與學校其他課程相融合;要轉變學校辦學理念,提高教師的生涯規劃教育意識,組建專業的生涯輔導團隊;應開發多種教育途徑,組織各種有關生涯規劃教育的活動;要關注高中生的身心發展特征和個體差異性,合理開展測評,提供個別輔導。

(四)高中生涯規劃教育的實踐探索

在理論研究成果相對豐富的同時,一些研究者試圖通過實踐探索來驗證已有理論、提高認識水平、總結經驗教訓,不斷完善生涯規劃教育體系。如,徐向東總結了上海交通大學附屬中學的實踐探索:高一階段的重點是讓學生盡快適應生活,以每周一節課、一個主題的方式開展;高二階段旨在鍛煉學生溝通、判斷、創新、領導的能力,以生涯選修課、專題系列活動等方式開展;高三階段培養學生進行生涯探索和抉擇的初步能力,能夠較為理性地填報高考志愿,以講座、沙龍、個別輔導等方式開展。馮冬怡介紹了杭州第十四中學開展的生涯規劃教育探索:在目標設立方面,高一年級進行“勵志”教育,幫助學生認識自我;高二年級進行“礪志”教育,指導學生完善自我;高三年級進行“立志”教育,助力學生實現自我。在課程設置方面,學校建立以生涯規劃教育通識課程、創新活動體驗類生涯課程、多樣化選修課程為主的生涯規劃教育課程體系。謝文婷對高中生涯規劃教育中的翻轉課堂模式進行了探索研究,其基本模式為:在學期初建立生涯探索小組;老師布置職業探索任務,學生課前自主進行相關職業信息的搜集;課堂上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匯報,開展集體互動探究、反饋評價。

(五)高中生涯規劃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我國學者在對高中生涯規劃教育不斷探索的過程中,發現了實踐層面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李榮通過研究發現,學校、教師、家長層面對高中生的生涯規劃教育重視不夠,極少實施指導。劉敬云認為目前高中生涯規劃教育存在的問題有:教育內容落實不到位,體現在將內容片面化地縮減為升學指導,缺乏階段性的劃分;教育途徑單一,仍以課堂講授為主。姜子豪認為我國高中生涯規劃教育在目前的實施中存在觀念功利化、地位邊緣化、內容狹窄化等問題??傮w來看,已有研究中發現的問題大致有意識、制度、管理、實施等方面。在意識方面,學校、教師、家長、學生的生涯意識都比較淡薄;在制度方面,學校沒有形成相對完善的生涯規劃教育的制度和體系;在管理方面,學校重視程度不夠,生涯規劃教育處于邊緣化地位,沒有相應的監督和評價體系;在實施方面,生涯規劃教育內容落實不到位,途徑單一,缺乏專業的教師隊伍。在發現這些問題的同時,研究者們也提出了相應的對策。綜合起來有以下幾點:(1)政府要完善相關的教育法律法規,提供政策保障。(2)學校要提高對生涯規劃教育的重視程度,明確教育目標與內容。(3)學校要加強專業教師隊伍的建設和相關制度的完善。(4)學校要通過多種途徑來實施生涯規劃教育,開發實踐活動課程,促進生涯規劃教育與其他課程之間的融合。

(六)國外高中生涯規劃教育的經驗與啟示

我國有很多學者致力于研究國外高中生涯規劃教育的經驗和對我國的啟示。楊婧探索了美國高中生涯規劃教育現狀,發現美國從上到下形成了生涯規劃教育機構網絡。在生涯規劃教育課程設置方面,學校不僅設有正規的生涯規劃教育課程,還開設了一些相關的學術課程。在實施方面,學校通過課堂教學、實踐體驗、模擬演練、計算機輔助教學等多種方式來進行。谷峪和崔玉潔通過分析日本高中階段的生涯規劃教育,發現其特點有:相關各方的支持與配合度高,包括教育行政部門的參與和指導,各教育研究機構的不懈努力;重視各個階段的教育連貫性;重視學生勞動觀和職業觀的培養;重視各種實踐體驗活動的開展。韓曉玥也通過梳理日本高中生涯規劃教育的經驗提出,我國在高中生涯規劃教育的實施上要把培養學生的生涯規劃意識作為重要的關注點,注重培養學生的生涯規劃能力和選擇能力,設置與生涯規劃教育相關的課程,創新課程內容,通過學校、家庭與社會間的緊密合作達到更好的教育效果。綜上所述,我國學者在對國外高中生涯規劃教育進行分析與研究時,重點關注了與生涯規劃教育有關的教育政策、支持體系,生涯規劃教育學校的實施狀況以及學校建構的生涯規劃教育課程體系,進而總結經驗并有針對性地提出了我國應該學習和借鑒的方面。

三、我國高中生涯規劃教育研究的反思與展望

(一)十余年來我國高中生涯規劃教育研究的反思

1.核心概念的內涵不夠清晰

目前,我國關于高中生涯規劃教育的研究呈現出的最大問題是核心概念的內涵不夠清晰。由于對“生涯規劃”的理解不同,導致該領域的研究出現核心概念使用混亂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有關高中生涯規劃教育內涵的研究相對不足,這不利于該領域研究的深入和其他相關問題的研究。

2.研究內容不夠全面具體

雖然該領域的研究成果在近幾年內大量涌現,研究內容也相當豐富,但大都停留在宏觀的教育層面和中觀的課程層面,而對微觀的教學層面的研究較少,對具體教學中產生的問題沒有給予較多關注。同時,研究內容在對國際經驗的學習上存在滯后現象,視野不夠開闊,不能及時把握國際上有關高中生涯規劃教育的最新動態,這不利于對高中生涯規劃教育展開深入研究。

3.研究主體結構不夠均衡

在該領域的研究中,研究主體主要有高中教學工作者、高校教學工作者、教育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以及其他人員。核心力量是高中、高校教學工作者,相比較而言,教育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和其他人員對該領域所做貢獻較少,未發揮重要作用,存在研究主體結構不均衡的問題。這導致對該領域問題的研究不能從多視角、多層面展開,各主體之間不能很好地協同研究,部分理論研究缺少實踐探索,部分實踐研究缺少強有力的理論支撐。

4.研究缺少理論支撐

目前,我國關于高中生涯規劃教育的研究在理論基礎方面略有欠缺。一部分研究忽略了理論基礎,直接從具體的問題開始人手,如探索高中生涯規劃教育的實施路徑等。沒有相關的理論支撐就很難衡量一些學者提出的實施路徑是否科學合理。結合我國實際情況進行理論的研究和分析是十分必要的,而且理論研究有助于加深我們對高中生涯規劃教育的思考,明確其內涵、目標等。

(二)我國高中生涯規劃教育研究的展望

1.厘清核心概念的內涵,加強對核心問題的研究

研究者對核心概念內涵認識的不清楚,會導致相關研究呈現出核心概念使用混亂的情況,從而使得對核心問題的研究也會模糊不清,影響研究的開展。因此,未來研究應該重點關注對核心概念內涵的界定,同時也要加強對核心問題的研究,為更加深入地研究具體問題提供有力的支撐。

2.研究內容更加全面化

首先,研究者要重視對核心概念內涵的研究;其次,研究者要拓展對高中生涯規劃教育在微觀教學層面的研究,通過發現問題來檢驗相關的研究成果是否具有可行性和普適性。最后,研究者要及時關注國際動態,了解國際上該領域內新的研究成果,這有利于分析和借鑒先進的理念與經驗。

3.實現研究主體的均衡化

要想對一個問題進行更深入的研究,取得高質量的研究成果,研究主體的均衡化是必要的。在高中生涯規劃教育的研究中,由于教育研究機構這一主體的參與較少,導致了研究主體的失衡。所以,在未來的研究中,需要注重發揮高校教師、高中教師以外的研究群體力量,尤其要突出教育研究機構和其他一些機構的重要作用,促進研究主體的均衡化。

4.加強理論研究,提高研究質量

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認為,實踐是認識的來源,是第一位的,但是認識對實踐具有的反作用也是很重要的,是不可忽視的。因此,在未來的研究中,研究者應加強相關理論研究,形成一套體系完整的知識框架,從而達到以高水平的理論指導實踐、以實踐經驗豐富理論研究,進而提升研究成果質量的良性循環。

猜你喜歡
生涯規劃教育研究述評普通高中
普通高中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與實踐
高中:普通與特色同步發展
教育部要求各地防止建設大規模普通高中
基于文獻分析的事業單位預算管理研究述評
安徽古代文人曲家劇作文獻研究述論
高中生涯規劃教育職業探索模塊中翻轉課堂模式的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