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基層電大中職法學“云課堂”教學模式的探索

2019-09-10 07:22陳潔云
新教育論壇 2019年26期
關鍵詞:云課堂教育信息化教學模式

陳潔云

摘要:在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以教育信息化推動教育改革的深入發展,以云技術為課堂教學服務助推教育信息化教學改革。作為經常和教育新技術和網絡新教學模式打交道的電大教師,有必要認真進行云課堂在基層電大中職課程注冊生的教學實踐的探索。

關鍵詞:教育信息化;云教室;云課堂;教學模式

2018年4月教育部制定了《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教育部副部長杜占元指出,教育信息化2.0“就是要全面提升教育信息化的發展水平,使中國教育信息化步入世界先進行列,發揮全球引領作用,以教育信息化全面推動教育現代化,開啟智能時代教育的新征程”。為了實現我國教育現代化早日步入世界先進的教育信息化水平,借用教育云服務來助推實現深度教育信息化的需求。而“云課堂”是一種基于云計算技術支持多種信息交互模式,兼容在線互動直播技術服務,實現在線面授教學和實時教學、課程實時直播和錄制、遠程即時答疑等功能的高效、便捷、互動學習形式。

一、云服務技術在課堂教學的運用

國外部分國家已經率先使用云技術為課堂教學服務,比較成熟的包括可汗學院、谷歌教室、Office365等。目前,教育云在中國的應用技術從起步到逐步發展的階段,國內地方各級院校、職業院校、中小學等均引進了“云校園”、“云教室”和“云課堂”來進行信息系統升級。其中,國家開放大學“云課堂”和華中師范大學“云平臺”在教育云服務開發應用方面位于國內前列。國家開放大學的“云課堂”實現了各級省校、縣級教學點的互聯,廣東開放大學也實現了基層電大“云課堂”的全覆蓋,共享省級優質教育資源來緩解偏遠地區師資力量短缺的問題?!霸普n堂”不需要另行購買硬件和軟件,兼容PC機、手機、平板電腦等終端來實現面向全國網絡同步教學的互動學習模式,完全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鶎与姶罂梢酝ㄟ^“云課堂”享受與國家開放大學以及城市一流院校相同的高質量課程。

二、懷集電大中職課程注冊生應用法學云課堂的創新教學模式

課程注冊生是懷集電大和職業技術學校合作辦學的生源,加強中等職業教育與開放教育的中高職銜接是完善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重要環節。以懷集電大法學教學為例,將中職課程注冊生的法學課程教學與廣東開放大學的“云課堂”相結合,試點對象是職業技術學校參加校外實踐的學生,該部分學生需要外出實習導致傳統的面授到課率低。實施“云課堂”后,外出實習生可以通過網絡參與法學課程的雙向互動交流,不受空間限制,可以隨時隨地進行法學課程教學。

(一)從學情分析云課堂的教學成效和優勢

隨著無線wifi進入大眾的生活以及智能手機的普及,網絡信息時代的中職生具有良好的網絡實際操作能力,“云課堂”符合中職學生樂于接受新事物的特征,參加校外實踐的學生有較高的參與度。懷集電大上學期由于部分學生外出實習導致傳統面授到課率僅為30%多,本學期開展法學云課堂進行簽到及課堂管理,快速掌握學生到課情況,高峰期學生到課人數達到100多人,出勤率將達到90%以上。

相比部分基層電大的師資不足,廣東開放大學“云課堂”具備良好的網絡信息技術支持環境和優秀法學教學資源,由省校法學名家以及相關專家教授主持直播課程,通過“云課堂”將全新的教學理念和高素質的教學資源扁平化地傳遞到基層電大教學一線,連通大城市的教室與偏遠地區的課堂,以一間教室帶動多間教室,讓偏遠地區的學生和大城市的學生同步上課,實現優質教學資源共享,提升基層電大的教學質量。與以往的在線網絡課程相比,“云課堂”邊觀看直播邊發表評論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參與感,同時讓某些內向不敢面對面與教師交流的學生有敢發言的機會,實現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實時互動、遠程答疑,教師有針對性地調整教學內容,從而取得更好教學效果?!霸普n堂”激發了中職學生學習法律的興趣,激發了他們的學習熱情,所試點班級的法學課程在全省電大系統統考中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合格率均超學校要求達到95%以上,優秀率達到72%以上。

(二)云課堂的創新教學模式缺陷及不足之處

“云課堂”教學模式是以互聯網信息化為基礎的,雖然我國基層地區信息通信技術得到了發展,但教學網絡信息基礎設施建設仍然薄弱,基層電大無線網絡覆蓋率有待進一步提高,校園無線網絡支持全校師生同時上網的網絡基礎設施建設有待進一步完善。就師生互動教學和學生的積極性而言,合理利用“云課堂”可以大大提高課堂效率,絕大部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強,思維清晰,課堂活躍,但部分學生自控能力弱,不積極參與“云課堂”活動,只按形式上完成點擊任務,對課堂教學的整體實施效果有負面影響,調動這些學生參與“云課堂”教學的積極性是提高法學云課堂的創新教學模式實施成效的關鍵。

三、云課堂以學習者為主體的教學模式,進一步優化發展對策

(一)基層電大建立“云教室”,完善“云課堂”網絡信息基礎設施建設

2013年國家開放大學推出“云教室”,分為中央和省級電大“云教室”,主要發揮主講課堂的功能;基層電大的“云教室”主要起到接收資源和信息的功能?;鶎与姶蠼⑦h程雙向視頻會議系統、IP教學資源接收系統和計算機網絡教室等多種遠程教學基礎設施,將傳統的面授課堂轉變為基于“云教室”管理平臺和錄播資源管理平臺的“云課堂”,實現“云教室”和“云課堂”教學活動的互通性,積極配合構建國家開放大學“云平臺+云教室+云課堂”數字化學習環境。

(二)優化完善“云課堂”的手機APP功能,滿足遠程教學的多種需求

1.通知提醒功能

各種班主任公告、課程表以及班級作業、學生成績等通知消息,實行即時手機通知提醒,使學生不會錯過精彩的課程。

2.加強網絡互動,完善答疑和考核系統

教師和學生的提問和解答過程設置一鍵分享的功能,實時互動答疑以加強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添加課后形成性考核和考前水平自測,成績作為評定學生平時成績的依據,以增加學生的學習動力,考前做題測試自己的真實水平,查缺補漏。

3.自主收藏保存優質的教學資源

“云課堂”的云端提供海量的教學資源,以互聯網的形式把課程放在手機APP里,增加自主收藏保存直播課程視頻功能,隨時可學,隨地可學,結合視頻學習鞏固基礎,并實現資源共享,提高資源利用率。

在當前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師依靠云數據來進行學生的學情分析,學生通過“云課堂”來學習和吸收知識,積極引導中職學生從對網絡的依賴變成對網絡的有效利用。在“云課堂”教學模式下,基層電大教師的導學作用更明顯,當教師以學習者為主體,以學生獲得更好的學習體驗為中心,才能更好地提高“云課堂”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劉冬梅,趙呈領,周玲.“云課堂”教育應用的案例分析與發展對策.廣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6年9月第27卷第3期.

[2][美]杰拉德·科維利、尼古拉斯·普羅文扎諾著,張超斌、車文萍譯.《云課堂:師生高效溝通創新方法指南》:黑龍江教育出版社.2017年08月.

猜你喜歡
云課堂教育信息化教學模式
群文閱讀教學模式探討
“思”以貫之“學、練、賽、評”教學模式的實踐探索
“認知-遷移”教學模式在高年級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小學科學“云課堂”的構建策略
不一樣的云思維:“云”在教學中的應用
基于虛擬仿真技術的地方高校實驗教學探討
高職學院信息化建設中面臨的問題和思考
創新信息技術支撐教學變革
基于云課堂的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探索
5E教學模式對我國中學數學教學的啟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