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究提升初中生物教學效率的策略

2019-09-10 21:52劉貴文
新教育論壇 2019年26期
關鍵詞:課堂實驗初中生物教學

劉貴文

摘要:為了提升初中生物教學效率,文章首先分析了當前初中生物教學存在的問題,然后探究了初中生物教學的改進策略,包括結合生物課堂實驗,激發學生自主探究意識和開展小組合作學習三個方面。

關鍵詞:初中生物教學;自主探究意識;課堂實驗

初中生物本身具備鮮明的實踐性特征,其中涉及相對較多的生物課堂實驗。從現狀來看,新課改的舉措正在全面融入現階段的生物教學,通過創新生物教學方法來提升生物學科教學質量,同時也有助于創建趣味性的生物課氛圍。因此在實踐中,教師針對生物學科教學仍需側重于培養學生靈活運用生物知識的能力,運用相應的舉措來培養學生生物實踐能力[1]。

一、當前初中生物教學存在的問題

1.教學方法單一

初中生物主要介紹了生物相關的基礎知識及人體的基本結構與功能,同時增加了一些人體衛生、健康知識等內容,其理論知識較為繁雜、抽象且專有名詞較多。鑒于初中生物教學課時限制,大多數生物教師為完成教學任務,僅在課堂上采用“一塊黑板、一支粉筆、一張掛圖”的教學形式進行授課。這種單純講授式的教學方法只是通過教師的講解讓學生被動地接收知識,并未靈活應用多媒體,也并未考慮學生的差異性,教師與學生之間缺乏必要的互動且忽視了學生自主探索能力的培養,導致教學效果不佳。

2.缺乏生物實驗教學

由于受應試思維的影響,在當前的生物教學中,生物實驗教學并未得到重視,同時也習慣性忽視了生物實驗與生物理論的銜接。就目前現狀來看,課堂教學方式機械、單調、僵硬,缺少變化與創新,教師沒有意識到根據教學內容與教學任務的變化調整教學方式與教學手段,極大地影響了初中生物教學的有效性與作用,教師在生物課上僅限于講授該學科的有關原理,或者為學生呈現與之相應的生物課實驗。

二、初中生物教學策略

如果能激發學生對生物課的濃厚興趣,則有助于顯著優化生物課的整體效果。因此,教師針對生物教學應創建靈活性更強的生物教學方法。具體而言,培養學生的生物創新能力的舉措應當包含如下。

1.結合生物課堂實驗

通過生物實驗教學,學生將會真切感受到生物學科與平日生活的內在聯系,在此狀態下學生就可以產生更加濃厚的學科探究興趣。教師如果要利用生物實驗來激發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應當引導學生自主收集有關的實驗用品,并且嘗試親手演示整個生物實驗過程。例如,針對生物體內部構造的生物實驗而言,師生可以共同借助顯微鏡來全面觀察植被葉片或昆蟲等生物,以此來呈現外界刺激與生物構造之間的內在聯系。通過運用上述措施,學生將擁有更多的親手實踐機會,確保通過親眼觀察的方式來認識某些動植物本體的內部構造。與枯燥的課堂講授相比,建立于實驗模式前提下的生物課具有較高的課堂實效性。因此在目前的教學中,教師還需更多側重于實驗演示并緊密結合真實生活[2]。

2.激發學生的自主探究意識

在傳統的生物課模式下,學生已習慣被動傾聽教師針對知識點的講授,然后將其記錄在筆記上。為了加以改進,教師在生物課堂上需激發初中生的自主探究意識,促進學生生物自主學習能力的形成和發展。首先,教師要結合生物教學內容,以生物教學目標為基準,敦促學生制定詳細的自主探究學習目標。然后,做好課堂教學設計,利用實際生活中的例子或多媒體等為學生創造教學情境,創設趣味性問題情境或開放性問題情境,還可以利用媒體直觀展示圖片,激發學生積極探索、研究的熱情。最后留給學生足夠的自學空間,讓學生在生物學習過程中可以獨立思考、合作探究,從而激發學生自主探究的意識[3]。

3.開展小組合作學習

針對某些難度較大的生物學科知識,教師可以將全班初中生分成各個學習組,讓各組的學生展開密切配合,便于深化學生對生物學科有關原理的理解。培養學生的生物學習能力必須依賴于師生之間的全面配合,教師有必要耐心傾聽學生在面對生物課時的各種困惑,然后對其予以全方位的解答。各個學習組的學生應當明確彼此分工,相互配合,共同來完成探索。小組合作學習的基本過程為:教師首先將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歸入各個學習組中,然后為各組預留相應的課堂探究任務,各組學生通過密切配合與實踐的方式開展探究,最后向全班學生展示探究成果。小組配合學習首先涉及正確劃分學習組,確保各個學習組內都包含生物學習成績較好及成績普通的學生,以便于組員之間進行密切配合。此外,合作學習還需明確各個組員彼此的分工,由組長向全班學生匯報該組的探究成果。

4.應用多種教學方式,提升課堂教學的趣味性

單一死板的教學方式容易使學生思維固化,讓課堂變得沉悶寡淡,不僅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減退,而且使教師的授課效率難以提升,主動創新的教學方式與教學手段是提高生物課堂趣味性、吸引力的重要目標。讓學生發愛上生物學這門課程,教師可采取多元化教學,例如,引入小組合作教學法,自主探究教學法、五步教學法、多媒體教學法等。比如,在講到“環境對生物的影響和生物對環境的適應”一課時,讓學生說出這幾年家鄉環境發生的變化,哪些生物看不到了,產生這些的原因有哪些。各小組學生列出提綱,指派學生代表發表意見。如學生回答近幾年在我們生活環境中很少見到的,一種綠色的生物———苔蘚,原因是環境污染,空氣質量下降,影響到這種生物的生長。教師最后通過多媒體展示生物、環境、人類三方面相互作用。小組互問互答的競賽模式,使課堂的教學方式“從死到活、從活到靈”,給學生帶來新的學習體驗,讓其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并全身心地投入生物課堂。

結語:

生物學科的日常教學不能夠欠缺創新思維,教師針對現有的生物教學模式仍然有必要進行全方位的優化,不斷探索和創新教育方式,同時還要正視目前初中生物教學中存在的現實問題,深度分析與挖掘影響初中生物教學效率的因素,主動吸收先進的教學理念,只有調動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才能真正提高課堂效率,從根本上推動初中生物教學素質化、科學化的發展。確保提升生物教學的整體教學效果,保證初中生擁有更高層次的創新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常紅梅. 轉變觀念立足課堂向時間要效率——淺談初中生物高效課堂教學策略[J]. 中國科教創新導刊, 2011(36):180-180.

[2]曹彩萍. 初中生物有效教學策略的探索[J]. 新課程學習(上), 2012(11):105-107.

[3]范瓊玨. 初中生物教學中運用生活化教學策略探討[J]. 考試周刊, 2016(73):140-140.

猜你喜歡
課堂實驗初中生物教學
操場上的數學課
物理課堂如何培養學生的物理思維方式
基于實驗法的經濟學課堂實驗激勵方案研究
淺析初中生物教學中參與式教學法的有效應用
視頻資源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探析
初中生物教學凸顯和傳遞重要概念的實踐
初中生物實驗教學存在的問題以及應對措施
初中生物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初中化學實驗課的教學研究
高中物理課堂實驗的快樂教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