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語文教學中非智力因素的滲透芻議

2019-09-10 22:23徐愛紅
新教育論壇 2019年26期
關鍵詞:非智力因素意志力語文教學

徐愛紅

摘要:非智力因素是語文教學開展不可缺少的條件之一,也是提高教學效果不可忽視的要素。本研究圍繞非智力因素與語文教學間的關系,結合職業教育開展的基本現狀,挖掘出學生學習興趣、動機、情感和意志等四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而提出語文教學中應當重視非智力因素的滲透,旨在轉變傳統教學理念,以逐步提高教學效果和質量。

關鍵詞:語文教學;非智力因素;意志力

非智力因素是個體成長發展過程中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對于一線教學人員而言,應準確定位和把握要素的核心和關鍵,透視出各個要素與不同學科教學之間的關系。本次研究以語文教學為例,深度挖掘出教學中非智力因素滲透存在的問題,由此為各個要素與學科良性結合提供思路和建議。

一、非智力因素與語文教學的關系

非智力因素包括興趣、動機、情感和意志力等,與語文教學的關系而言,各個要素關系著學生個體投入學習的程度,同時指導著學習行為的開展和持續性,如動機偏高的學生在學習中能夠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影響著語文教學目標和任務的達成情況,學生只有將語文學科所學內容轉化融入至自身認知結構中,才能夠達到預期的目標,完成教學任務,而語文知識體系構建需要非智力因素的配合與參與;充分克服語文學習的枯燥感和各項困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以上因素中,意志力是個體擊敗困難和困境的主觀意向活動,與其他學科相比,該門學科存在一定的枯燥性,只有非智力因素積極參與才能引導學生的主觀意向,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

二、語文教學中非智力因素滲透的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語文學習興趣失落現象嚴重

縱觀現階段職業教育語文教學的現狀,受到學生生源條件的限制,語文學習基礎較差且缺乏興趣;加之語文學科內容較為枯燥,如古詩詞、文言文等閱讀枯燥且難度較大,作文寫作需要具備一定寫作功底和基礎等。面對較難的學習任務和內容,很多學生表現出學習興趣失落現象。

(二)語文學習動機弱化

從現階段職業教育語文教學現狀來看,一方面,由于學生在以往學習中未積累科學的學習方法,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可能花費較長時間但語文成績提高難度大,于是很大程度削弱了學生學習的內部動機;另一方面,職業教育教學目標設定對語文學科的重視度并不高,學校外部學習環境搭建不足,導致很多學生形成“語文學習無用論”的態度,由此弱化了學習動機。

(三)學生語文學習情感消極

縱觀職業教育學校學生而言,語文教學過程中學生情感表現較為消極化,一是學生對語文學科的消極性態度較高,影響著教學活動的開展。多數學生認為自身學習基礎差,在學習中常表現出自信心不足、態度不端正等狀況;二是語文學習高焦慮現象客觀存在。由于很多學生語文學習基礎偏差,面對教師安排的多樣化學習任務以及學校安排的不同類型考試,很多學生表現出高焦慮的學習情感。

(四)語文學習意志薄弱

職業教育語文教學中學生學習意志力常常表現為畏懼、怕累等特點,與普通高中語文學習任務相對比,雖然目標設定難度偏小,但基礎性的語文閱讀、寫作等學習內容必不可少。而多數職中學生學習持久力并不強,學習精力不集中、應付性學習等情況存在較為普遍,這些充分反映了學生意志力薄弱,一旦學習過程遇到難題或者困境時,有很多學生便會做出“知難而退”的行為,不良的學習行為影響著語文教學效果。

三、語文教學中非智力因素滲透問題的解決

(一)培養學生語文學習興趣

學習興趣作為非智力因素的組成要素之一,在語文學習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只有興趣度偏高,才能夠從主觀層面引導學生積極投入學習。培養學生興趣的關鍵在于使其感受和體驗到學習樂趣,產生積極的心理體驗。教師應降低教學任務的難度,從基礎性學習內容入手,借助于現代化教學媒介和設備,使得語文學習不再枯燥。如文言文內容學習,可借助多媒體等視頻和音頻資料,營造學習氛圍的同時調動學生多種感官理解難度較大的文言文知識。循序漸進地培養學生學習興趣,使得學生在語文學習中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為內化知識做良好的準備。

(二)提高學生語文學習動機

學習動機是影響學習行為持續性發生的重要因素。語文學習要求學生有扎實的基本功和較高的動機。從當前學生語文學習動機弱化的問題來看,需要從內外部兩方面加以提高。一方面,語文教師應注重培養學生語文學習的良好習慣,如合理化地安排閱讀、寫作等任務,多于學生溝通,以及時了解學習情況和學習心態,尤其要注意學習任務的難度,根據學生學習狀況靈活調整;另一方面,學校要注重語文教學的重視程度,積極開展與本學科相關的學習活動,如演講和辯論賽等。由此從內外兩方面逐步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

(三)轉變學生語文學習的消極情感

學習情感影響著個體的自我認知和學習態度。培養學生較高的語文學習情感,對提高教學效果有較大幫助。從當前職業中學學生語文學習的情感態度來看,關鍵在于引導學生形成積極的情感體驗,可以從兩方面著手,一是教師應多鼓勵和引導學生。不論是教學開展過程還是課后,語文教師應多與學生溝通交流,掌握學生學習現狀,及時給予引導和指導;二是減少學生高焦慮學習情感,調整不當情緒以積極開展學習活動。為不同學習基礎的學生提供層次化的學習方法指導,尤其引導學生積極面對學習任務和各種考試等,將消極情感轉變為積極性的學習態度。

(四)磨煉學生苦學意志

學習意志力是克服學習困難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針對職業學校學生語文學習精力集中度不足和應付性的學習心理,還需要采取一定策略磨練學生的苦學意志。如語文教師設置學習主題,多設置一些課外實踐性活動,引導學生從實踐活動中感受語文知識學習的重要性,轉變過去意志力薄弱的不良心理狀態;還可以引導學生分小組完成難度較高的學習任務,在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同時磨練學生意志力,幫助學生形成苦學的心態和克服語文學習過程可能遇到的困難心理。

總之,過去語文教學過于注重智力因素的滲透與培養,導致學生學習過程過于機械化,限制非智力因素的深度融合。通過上文分析,要求一線教學人員反思教學現狀,逐步重視從學生對學科興趣、學習動機和情感等方面的加大培養力度,由此以提高職業學校語文教學效果和質量。

參考文獻:

[1]孫金麗.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J].河南農業,2019(3):90-92.

[2]王曉萍.淺論語文教學過程中的非智力因素[J].內蒙古教育,2015(2):115-117.

[3]蔡友芬.基于非智力因素的初中語文教學方法研究[J].文學教育(上),2015(8):33-37.

猜你喜歡
非智力因素意志力語文教學
Willpower 意志力
意志力也要用在“刀刃”上
辛巴狗海洋大冒險
你的意志力比你想象的要強
非智力因素在高中物理學習中的影響
數學教學中如何進行非智力因素的訓練
智力因素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研究
低年級學生課前預習能力的培養
主問題設計需“對癥下藥”
讓語文教學更接地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