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高審美能力,感悟小學數學魅力

2019-09-10 22:23李波
新教育論壇 2019年26期
關鍵詞:體味研究

李波

摘要:要說數學這門學科的話,那她就是一個神秘冷艷的美人,越接近、越深入研究、越挖掘越能體會到她的別樣的美麗。學習數學,要學會欣賞和體味它的美麗,只有帶著欣賞的心去學習它,就會發現其實學習數學也并不難,那些讓人心煩的數字、圖形、方程看起來都透著獨特的美,要從美學的角度來感悟數學的魅力,慢慢的走進它。

關鍵詞:研究;感悟數學;體味

美可以是多東西,景色、食物、人、心靈等等都有屬于自己的美麗,各有各的特點,總有地方能吸引你。這些美的東西會充盈你整個眼球和腦海,這樣你的心情就會變得開心愉快。在好心情的促使下,再做別的事情就會輕松許多。同理,學習也是一樣的,尤其是數學這門充滿挑戰性的學科,很多的學生都討厭數學,覺得數學很難,很枯燥,這是因為沒有學習數學的興趣,沒有興趣就像車沒有發動機,只能借助外力向前挪步。所以我們得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由興趣產生學習動力。我們接下來就來討論如何帶領孩子們感悟數學的規則美。

一、展示數學概念美,體會美

美總是無處不在的,當你用眼去發現,就能看見。數學本身是一門概念性很強的學科,它的獨特美體現在它的概念上。概念是屬于抽象性的表述,用盡可能簡單的文字來表述知識內容,就像語文當中的文言文,一個字它可能會有很多種的注釋。所以這些濃縮型的概念理解起來比較費力,更別說現在的孩子們都比較喜歡新奇的東西,不喜歡費腦力的東西,看到概念這種抽象的就很抵觸,也就不會想去理解它的含義。小學階段的孩子思維還在成長、完善當中,對于抽象性的文字無法理解,所以我們老師在授課的過程中為學生“簡化”這些概念,讓概念的美都顯現出來。

例如,學習單位的換算時,老師可以先利用多媒體把生活中存在的單位及數量關系都展示給學生看,然后在回歸到課本上,先從長度的單位開始學起,目前小學階段的長度單位是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最小的是毫米,最大的是千米。但是還有比毫米還要小的長的單位,這時候老師可以適當的進行延伸,介紹比毫米還要小的有微米、納米、皮米等等。這里可以不要求學生進行記憶,只是一個拓寬的知識,這樣學生就會被吊起興趣,就會有學習下去的欲望。在長度單位的基礎上學習面積的單位,這里要注意提醒學生面積單位都有“平方”,而長度單位是沒有的,要注意區分。面積單位有平方毫米、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公頃、平方千米,這里特別注意一下公頃,它沒有平方,但是是屬于面積單位,不能把它歸類到長度單位當中去,很多學生會以為有平方的就是面積單位,沒有平方的就是長度單位,這是錯誤的想法,我們老師在課堂上一定要把二者的區別講解清楚,避免學生混淆概念。檢驗學生的掌握情況就得測驗一下了,我自己報一個單位,讓學生來說它是長度單位還是面積單位,這樣做能夠更直接的檢驗學生的掌握程度,還能讓學生在思考中體會到這些概念的魅力,要是回答錯誤了的學生我們一起去糾正,這個過程會讓大家恍然大悟,驚嘆每個概念的獨特之處,也就理解了這些概念的含義所在了。把一個難點分成很多個簡單的小點去剖析攻克就會發現難度系數變得很低,學生理解起來就更容易一些。在概念的學習中要注意培養學生的鑒賞能力,讓學生擁有一雙“火眼金睛”。

二、在數學思維中創造美

我們的思維是指人腦對客觀現實的概括和反應,這是人腦的基本活動形式。學習數學得具備數學思維,從數學的角度思考和解決問題。一旦具備了數學的思維就說明學生深刻的體會到了學習數學的樂趣,感受到數學帶來的樂趣,有了樂趣就會有欣賞之情,這是喜歡數學的標志。數學需要多互動來進行授課的,不能有“一言堂”式的課堂,很多的老師在數學課堂上常常自顧自的講課,也不理會學生的學習態度,其實效果是很低的。我們老師不但要以教材和大綱為準,而且也要緊扣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來備課,在課堂上帶領學生思考問題,培養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解決數學應用題的時候,學生會覺得很枯燥無趣,一旦學生有了這樣的心理這樣的課堂效果就已經是舉白旗的了,所以我們要及時的改變授課模式,要把學生的學習興趣從新的建立起來。

例如:小學數學里有很多關于人民幣的應用題和計算題,在認識圓、角、分上面很多學生會混淆,單位換算也無從下手,這就直接導致了后面的應用題無從解答。對于這樣的問題,我們首先要從根本抓起,分析引起病癥的起因,然后逐步的給學生建立起數學的思維,讓學生學會動用思維去解決問題?,F在是科技時代,我們也要善于利用多媒體教學來優化我們的課堂。這些人民幣我們可以找一些相關的圖片,讓學生去認識,然后再把它們之間的換算關系利用ppt進行動態的演示,讓學生明白它們之間關系的產生。然后對于應用題,我們也可以模擬生活情景,讓學生扮演購物者,讓學生身臨其境的感知生活中的數學,學會運用數學所學去解決問題。我們在數學的思維中創造了屬于學生的美,讓學生體味美的所在。

三、從數學知識架構中感受美

數學是個龐大的學科,包括了圖形、符號等、數字等,學數學就需要對這些都敏感,要學會利用這些去解答數學題。例如,方程里面的X就是一個關鍵的人物,要想解答方程的應用題首先就得找到這個X,所以我們得讓學生深刻的掌握主,我們就可以拿生活的電影名稱《X戰警》來勾起學生的興趣,從而記住這個未知數X。還有求圖形的面積,那首先就得要掌握好如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平行四邊形、梯形的特征和公式,那我們就可以帶領學生手動的來畫這些的圖形,通過線條來掌握這些圖形的特點,再分別默寫出它們的面積公式。這樣學生就能這些圖形當中感受到數學的魅力所在,從而對數學充滿了熱情。

數學之美,需要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不斷引導學生感悟和理解,學生一旦領略到數學之美,就會對學習數學產生深厚的興趣,自覺探索數學的奧秘,既收獲知識,又獲得一份快樂。

參考文獻:

[1]羅中瓊.?如何激發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J]. 青海教育. 2006(Z1)

[2]高向斌.?課堂教學交流初論[J]. 教學與管理. 2005(28)

猜你喜歡
體味研究
你身上的體味怎么來的
聰明的蚊子
公司研究
怕“體味騷擾”,日男人大買止汗劑
體味預報器
誰說小孩不能做研究?
我國FDI和OFDI對CO2排放影響的比較研究
我國FDI和OFDI對CO2排放影響的比較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