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緊扣預防溺水主題 層層深入逐項展開

2019-09-10 22:51葉秉智
新教育論壇 2019年26期
關鍵詞:事故案例生命

葉秉智

摘要:關愛生命 預防溺水的主題演講堅持以珍愛生命為上,預防溺水為主,突出在授課中以情感動人、以道理服人、以溺亡數字驚人,以充足案例震撼人、以系統、全面知識教育人,以實用性操作啟發人,以現代化設施為平臺,增強防溺水教學的有效性。

廣東省惠州市心連心公益協會近年來開展預防學生溺水體驗式教學1000多場巡回宣講活動中,師生、家長等聽眾達到200多萬人數,通過媒體影響、輻射超過千萬人,提升了人們防范意識和構筑安全防線,大大降低了中小學生及其他人溺亡事故的發生。

成功的教學經驗可以歸納為:

(一)教學內容鮮活生動。廣東省惠州市心連心公益協會志愿救撈隊10年來無償開展救撈800多場次,成功救活80多人,免費打撈遺體530多具的經歷,部分轉化為防溺水宣講的教學內容,引用典型案例為講課的切入點。

世界衛生組織2014年11月17日發表的《全球溺水報告:預防一個主要殺手》稱,全世界每年有37.2萬人溺水死亡,溺水成為世界上每個地區兒童或青少年的十大死因之一,據保守估算,每天每個小時就有40人因溺水而喪失生命。世界衛生組織稱“溺水是一個被忽視的公共健康問題”。作為宣傳防溺水的專業團隊,一直非常關注溺水事故的發生并進行認真的研究、推廣。

多年來,在廣東及其惠州教育部門的關心與支持下,協會把重點轉移到宣導為主,在廣東全省和惠州市范圍內開展上千場次的宣講,深受聽眾歡迎。加上200多場次勸導活動的豐富實踐經驗,僅僅在惠州范圍內統計,減少溺亡數百人,教學與勸導的效果顯著。

(二)具有獨特教學方式。安全第一,生命至上。世界上沒有什么比生命更加值得追求和珍重。目睹一次次生命的代價,一次次血的教訓敲響了警鐘,如何減少或避免溺水事故發生,開展防溺水安全教育刻不容緩。

按照那些地方、那些時候、那些人容易發生溺水?結合典型案例切入、剖析發生溺水原因,提出開展自我保護、自救與互救的方法措施;授課全程脫稿演講;設計每一節課時45分鐘,課間安排多個學生體驗浸入水下的感受;整堂課說理充分,暢談體會,一氣呵成。

(三)防溺水宣講團隊實力雄厚、經驗豐富并不斷提升與成長中

2016—2019年協會一方面先后組織了20場次的防溺水師資培訓,有上百人次接受培訓與數百場次的實踐,成長了一批

宣講團隊成員;另一方面,又吸引了一批具有中高級職稱的專家、教授加入到防溺水宣講團隊中來。至此擁有一支思想過硬、業務精通、充滿愛心的師資團隊,提筆能寫、張口能講,一次可以同時出動10多個講課小組,一天可以完成40—50節課,承載力與輻射力迅速增強。

(四)需要聽眾重點了解危險來自那里

1、那些地方危險?包括池塘、水庫、河溝、工地上的積水坑、深水潭。具體來說,一是靠水邊(特別是水庫邊)活動或私自、擅自結伴淹死的超過案例太多;二是淺水或水流湍急淹死的每一年都大量發生;三是在不明水域下水或跳水非常危險,如2017年4月22日清某市一個女孩水草纏腳,4人同時溺水;四是乘車、船外出事故頻發:如1912年4月10日,號稱“世界工業史上的奇跡”的豪華客輪泰坦尼克號與冰山相撞, 4月15日在北大西洋沉沒,1510溺亡,只有705人生還,生還率為31.8%。該海難是20世紀人間十大災難之一。2015年6月1日,“東方之星”號客輪在長江湖北監利段因為大風導致沉沒,一共456人的船, 442人遇難,僅僅14人生還,生還率3.2%。其場面十分慘烈。2018年4月21日,廣西桂林秀峰區村民在桃花江劃龍舟。13時40分許,2艘龍舟發生側翻,57人落水,17人死亡。

只要有水的地方就處處充滿著溺水的危險,沒有理由不加強防范,就怕出現萬一。

2、那些人容易發生溺水事故?

一是貪戀水下活動而又不注意安全者,這種案例比比皆是,如2019年大年初一廣東東江邊一個四川的青年工人不帶游泳圈到水里去而溺水案例;

二是不聽勸或過于自信而溺亡的,包括游泳教練在內也不例外,離開可靠安全防范措施的溺水情形,輕易淌水、戲水,抱著藍球、泡沫板、或帶充氣游泳圈、汽車內胎下水、水邊玩耍、甚至游泳高手結局也一樣。

三是不會救人而盲目施救造成群死群亡的,2015年清明節期間,廣東某地區就有一家7口人,祭拜祖先后到水庫邊洗手,一個人掉水里后一個一個下去施救,結果全部溺亡;

四是網魚、釣魚或貪戀水下財物的人,網魚的人沒有網到魚,可能把自己網住而溺亡的案例屢見不鮮;

五是家長大意或沒有充分履行好監護職責而造成小孩溺水的案例也是屢有發生。

3、那些時間容易溺水?一是春季融雪時;二是夏季氣溫高峰時;三是暑假期間與節假日閑暇時;四是剛剛結束考試時溺亡事故頻發,如2016年6月10日下午2時左右,廣東省揭陽市空港經濟區地都鎮南隴水庫發生一宗意外溺水事件,致3男1女死亡。據悉,死者為原新華中學高三畢業生,當天上午,謝某武等十多名同學相約到砲臺風門古徑游玩,下午2時左右發生意外,經現場120醫生搶救無效,確認死亡。(2016年6月11日《南方日報》);五是山洪暴發或特大暴雨或水庫決口特別容易造成溺水,如2019年4月11日(周四)下午特大暴雨就造成深圳11個人溺亡;六是乘坐公共交通遭遇意外時。

其實,溺水事故時時都充滿危險,千萬不可掉以輕心。

(二)體驗式教學:選擇3名學生用水盆試水;或可捏鼻子,閉氣;事后談感受。

點評:無論你是國內國外、高矮胖瘦、男女老少,在水的面前都是一樣那么無奈,不可能是強者,只能是一個弱者。

二、如何預防溺水?

一是牢固樹立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理念,擁有一個強烈的規避風險意識;二是從小養成一個萬無一失、確保安全的良好習慣,好的習慣陪伴你一生平安;

三是掌握一些基本知識和基本方法:

首先,自救或自我保護--學會意外落水的自救動作(手不上伸,頭往上仰眼睛看天鼻子和嘴巴露出水面,手在水里面壓水、蹬腳;離開水邊2米遠距離;到正規游泳場所學會游泳;只要下水就必須帶上泡沫游泳圈并綁繩子、掛身上;下水必須有大人(家長或老師,距離在1米范圍)陪伴(做到“六不”原則);乘船旅游或海上、江湖航行時,必須搭乘有資質船只,上船后穿著救生衣,熟悉船上逃生的通道;洪水來臨前,往高處、安全處撤離;在洪水中要借助各種漂浮物逃離;洪水退時及時清掃現場。

人或車堅決不走漫水路、漫水橋;遠離電源;繞開井蓋…….總之,要敬畏自然,敬畏各種災害!

其次,如何互救?

既不能見死不救,也不能見義勇(妄)為;要見義智為。在確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開展間接、精準施救。對于中小學生來說,采取的方法是讓有能力的人實施有把握的間接施救,懂得岸上優于水下、團隊優于個人、專業優于非專業、設備優于人工施救的道理。

包括大聲喊(救命,有人溺水,快來人)、跳(動作)、撥110報警和120專業救護;看,岸上有何物可以作為漂浮物實行施救(竹竿、木棍、樹枝、繩索,泡沫板,救生圈,木板,空的礦泉水瓶組合、清空的可口可樂瓶、書包、衣物,籃球、背包帶等在現場示范;趴下--施救法;敲,即提醒溺水者接受救援;拋、拉,即想方設法盡快把采取間接方式把漂浮物拋給溺水者,視情況拉離水上。

總之,必須視情況因材施救法。

猜你喜歡
事故案例生命
學中文
樣板案例
NSE 9A-Module 4-Unit 2案例設計
廢棄泄漏事故
隨機變量分布及統計案例拔稿卷
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夏季旅行中的事故
難以一致的統計結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