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班幼兒觀察能力的培養

2019-09-10 23:13朱妍
新教育論壇 2019年26期
關鍵詞:動植物觀察幼兒

摘要:與生活中熟悉的動植物有效互動對促進幼兒觀察能力發展具有重要的教育價值,它能夠豐富幼兒的學習領域,滿足幼兒主動學習需要,喚醒幼兒的生命意識。通過選擇幼兒感興趣的、對幼兒生活有用的動植物知識,以集體游戲活動和集體游戲活動外的生活為載體,注重各學科領域的綜合滲透,促進幼兒觀察能力的發展,對于大班幼兒的健康成長有著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觀察;動植物;幼兒

引言

觀察是智力活動的起點,是指通過眼睛看、耳朵聽、鼻子聞等方式認識事物,是一個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比較持久的積極思維過程,觀察是幼兒認識世界的主要形式。5~6歲幼兒,也就是幼兒園大班的幼兒,大腦發育顯著加速,自我抑制能力加強,同時,他們的好奇心已不再滿足于了解事物表面大概的、粗略的現象,而是更喜歡追根問底,這一切說明大班是培養幼兒觀察能力的最佳階段。那么,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讓大班幼兒愛觀察,能觀察,會觀察,從而不知不覺地發展觀察的能力呢?

1 課題研究意義及背景

1.1 研究意義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如果教學使孩子脫離充滿神奇魅力的大自然是教育的失敗?!?,可見自然環境對于我們的教育來說是多么的重要。動植物是大自然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說,讓孩子觀察生活中常見的動植物,熟悉生活中常見的動植物在早期教育階段有著重要的作用。另外在《綱要》中也明確指出:“要善于發現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偶發事件中所隱含的教育價值,把握時機,適時引導?!币虼?,教師要充分利用教育契機,積極地引導幼兒去觀察身邊的動物和植物,支持幼兒的探究欲望,引導他們通過自己的發現主動構建有關的知識經驗。本文正是闡述了幼兒與生活中動植物有效互動的重要性,闡述如何引領幼兒與生活中的動植物有效互動,并提出了一些見解。

1.2 研究背景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突出強調了幼兒園的科學教育應以萌發幼兒的興趣和探究欲望為主要目標,克服了傳統科學教育只重視科學知識傳授的弊端。這是站在人的終身學習和持續發展的高度提出的新要求。幼兒科學教育是科學啟蒙教育,是培養幼兒成為未來人的素質教育。在此背景下,我們應當堅持通過科學教育激發幼兒愛動植物興趣、情感和探究科學的欲望;讓幼兒在科學探究中積累科學知識,學習科學方法,培養科學精神,成為可持續發展的具備良好科學素養的新一代人。

2 促進幼兒觀察能力發展的重要意義

2.1 生活性

生活是人們綜合性的活動。幼兒在生活中不斷發展著,教育是促進這種發展的重要途徑。動植物與兒童生活息息相關,路上的梧桐樹,家里的小貓小狗,各種各樣的小花,樹上突然出現的小松鼠,這些都是孩子喜歡的觀察主題。教師以兒童身邊的動植物為主題開展“親子果園采摘樂”“小小花農耕耘樂”“家禽家畜飼養樂”等系列探究活動,可以充分利用生活現象的教育價值,使課程的開發從幼兒園擴展到家庭、社區以及幼兒的其他生活空間,拓展幼兒的經驗與視野,寓教育于生活和游戲之中。

2.2 生成性

生成性是指在教師與幼兒的互動活動過程中,教師根據幼兒的興趣、需要,整合生活化課程內容,形成共同的興趣并由此來設計課程。植物生長的變化,動物的生活習性和外形特征等,都可以作為觀察能力培養的出發點。謀求幼兒與教師的共同興趣是生成性的重要體現。

2.3 探究性

大班幼兒的經驗主要來自對環境的直接感知,通過摸、看、聞、嘗、聽、抓、舉等行為來了解物體的各種特性,其感知能力是在游戲中、在對自然、社會、自我的探究中得到發展的。探索性強調以問題的形成作為學習的起始階段,重視學前幼兒的探索興趣和主動參與,使學前幼兒在教育的過程中體驗到探索的樂趣,并由此養成探究精神和動手實踐的能力。

3 大班幼兒觀察能力的培養方式

3.1 創設有利的學習環境

通過創設有利大班幼兒主動觀察的環境,提供各種活動材料,鼓勵、引導幼兒探索,在對動植物的探究中學習,滿足了幼兒探索的欲望。如:我班開展的親近自然活動,教師先布置種植區域,投放自助式的材料和搜集多樣性的對比種植資料,然后由幼兒選擇草莓、水仙和向日葵等植物,來探究植物對陽光、水分的需求。

為了讓兒童更好的了解動植物,增強對動植物的感知,我們根據活動的需要組織了集體戶外親子參觀活動,拓展了孩子學習的空間和時間,并進一步增進親子感情,讓家長和孩子在參觀活動中看看說說獲得有益的經驗,這樣不僅拓展了幼兒的活動視野,而且實地的觀察和參與讓每個幼兒有更多的時間和空間接觸動植物、親近自然,從而使大班幼兒不同程度的獲得了有益于身心發展的感性經驗。

3.2在生活中動手操作

操作是大班幼兒很感興趣的一種活動。大班幼兒通過親自動手,摸摸弄弄,學學做做,從中獲得知識,產生興趣。在這種活動中產生的直覺興趣會進一步發展到認識興趣,這對促進幼兒智力的發展,操作能力的提高,以及良好品質的形成都產生積極的作用。為了強化操作,可以鼓勵孩子們在生活中采集常見植物的葉子,如梧桐樹葉、楓樹葉、冬青葉等,讓幼兒根據葉子的大小、長短、形狀、顏色進行分類、比較,然后選出造型美觀、色彩鮮艷的葉子制作圖案。這樣,一幅幅的形態逼真的畫面在孩子手中誕生了。同時,讓孩子們把這些圖案帶回家給父母欣賞,分享勞動成果的同時還能得到父母的贊譽,對孩子的身心有著積極健康的作用。

3.3 在生活中開展實驗

實驗活動向幼兒揭示了自然中各種動物和植物的奧秘,滿足了大班幼兒的好奇、好動的心理需求。通過一些植物實驗,能使幼兒主動關心、注意周圍植物生長的規律,從而對植物產生興趣。

例如:“種子發芽”實驗

收集種子,選擇一粒種子放到塑料盒里或小玻璃瓶里,然后倒入水,讓幼兒每天觀察,適時加水。幾天后,種子就會漸漸長出小嫩芽。幼兒觀察種子發芽的過程,就可以知道有水種子才能發芽。

4 結束語

與生活中熟悉的動植物有效觀察對促進幼兒發展具有重要的教育價值,它能夠豐富兒童的學習領域,滿足幼兒主動學習的需要,喚醒幼兒的生命意識。如何更好的促進幼兒與動植物互動,如何創立一種嶄新的互動教學模式,是未來研究的主要目標。幼兒在認識了雞、鴨后,我們又進行比較觀察,啟發幼兒發現它們的共同屬性,并從中找出差別之處。對此,孩子們的興趣很高,這種比較性的觀察方法對提高幼兒的觀察能力十分必要??傊?,隨著幼兒年齡的增長,幼兒各方面的能力不斷提高,幼兒觀察記錄的呈現方式也日益完善和成熟,而日益完善與成熟的記錄又對幼兒的成長與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有機整合、互為條件,觀察記錄活動對幼兒教育的發展和幼兒的健康發展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張文存.淺談如何培養幼兒對植物的興趣[J].成才之路,2010(30).

作者簡介:朱妍(1992-),女,漢族,江蘇連云港人,連云港市浦南中心幼兒園二級教師,主要從事學前教育工作。

猜你喜歡
動植物觀察幼兒
林業野生動植物保護與自然保護區管理策略
幼兒美術作品選登
幼兒優秀作品欣賞
優秀幼兒園親子活動展
鋒視覺
體育教學中的德育滲透策略研究
提升學生數學審題能力的研究與探索
至臻至美的動植物印花開啟春季自然美好的清新時尚
幼兒畫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