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培養小學生數學思維的批判性

2019-09-10 17:25曹麗萍蔣鷗晨
新生代·下半月 2019年7期
關鍵詞:批判性思維師生關系小學數學

曹麗萍 蔣鷗晨

【摘要】:思維批判性的培養在發展學生創新能力中有著很大的推促效用,隨著“注重創新能力”這一要求的提出,意味著學生的批判性思維的培養是趨勢的必然要求。小學數學教師需要深入探析思維批判性的內涵,積極更新自身的教育教學理念,在教學中注重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鼓勵學生的批判精神,通過“批判式教學”開發來培養小學生數學批判性思維。

【關鍵詞】:小學數學 批判性思維 師生關系

批判性思維,即是指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對自己或他人的觀點進行全方位、多角度思考后提出質疑,進行獨立分析的一種科學的思維方式。批判性思維作為學生學習思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創新型人才的需要?,F在的小學生長期受“填鴨式”教學模式的影響,“定式思維”的桎梏,極其缺乏批判性,尤其在數學等自然學科方面,小學生早已習慣于聽從老師的解說,盲目跟從,沒有自己獨立的思考。以下筆者就“如何培養小學生數學思維的批判性”展開分析與探討。

一、樹立自主的學習觀,培養自我反省的習慣

通過引導學生樹立自主的學習觀,盡可能地多開展自主探究性數學學習,培養小學生數學思維的批判性。在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活動中,他們會進行獨立的思考,自覺地做學習的主人,開始有創造性,有主動性的學習。不必一切依靠老師的“講授”,緊緊追隨著教師的講解思維與學習進度,而是改為從不同層面地發散自己的思維。同時,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學生都會各有各的觀點,這個時候就是相互交流,自由發表自己的意見,與同學、老師進行爭辯的過程。而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會用辯證性的眼光去看待某一數學知識點,從而批判性地接受數學知識,并且加深對知識點的認識。開展以學生為主導的探究活動,有利于學生用批判性的思維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此外,教師應格外注重培養學生自我反省的習慣,引導學生樹立自主的學習觀時。自我反省,也是對于自我的一種批判。由于小學生的邏輯思維尚不成熟,往往無法意識到自己思維中存在的漏洞與錯誤,這一點在數學學科中就很容易觀察到。因此,教師應當適時地幫助學生發現自己思維中存在的錯誤,使其可以及時反省錯誤,逐漸培養其主動進行自我反省的習慣,培養批判性思維。

二、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營造安全的課堂氛圍

要想真正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需要想方設法消除學生對老師的畏懼心理,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讓課堂的氛圍變得安全。比如,老師對于學生的錯誤回答,應當抱有一種等待以及寬容的態度。比如,當老師請同學起來表述“1/2”這個概念的時候,同學表述不清,老師的做法應該是“給予一些提示,等待這位同學更好的回答”或者是“這位同學可能有些緊張,如果不緊張的話,應該是可以回答的很不錯的?!?這有利于安全課堂氛圍的營造,這是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的基礎,基于此會讓學生感受到自主,尊重,信任與理解。在安全的課堂中,學生能夠與教師平等對話,大膽提出自己的觀點,將在課堂上的爭論看成是正常的現象。

學生與教師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平等對話,營造安全的課堂氛圍,給予學生被尊重,被信任的安全感,在課堂上能夠大膽質疑老師,大聲說出自己的觀點與想法,這是培養學生數學思維批判性的有效方法。

三、批判“教材,教師”,鼓勵學生的批判精神

要想切實促進小學階段數學批判性思維的發展,教師應在平時的數學課堂教學中,鼓勵學生不應將教材作為唯一標準,要敢于質疑,敢于抒發自己的見解。在具體處理教材時,應站在一定高度,用“批判”的眼光,給學生以榜樣。讓學生知道,這些教材并不是“無懈可擊”的,在使用的過程中,有時也會出現各種問題。我們應該要學會去質疑教材,質疑權威。對于教師自身而言,應該要淡化“權威”意識,教師應該要給學生一種態度——老師有時說的話也未必正確,老師有時也會犯錯。

教師應積極鼓勵學生提出自己的觀點,并且盡可能地給予充分的肯定與激勵。學生大膽質疑、勇敢批判的行動表明經過了認真的思考與探究,這正是小學生的數學思維批判性的一種發展。教師在教學中應注意鼓勵學生的批判精神,對學生的質疑及批判持有充分肯定、贊賞與激勵的端正態度。通過循序漸進的“批判質疑”培養學生思維的批判性,投入到獨立思考、勇于質疑、敢于批判、發表見解等創造性的數學活動中。

四、創造典型“錯誤”,開發“批判式教學”

在學習數學知識,掌握技能的過程中,小學生的創新思維往往容易受到“思維定式”的桎梏,他們過多地盲目跟從,極其缺乏批判性的思維。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在必要的時候,可以創造“錯誤”,或者將“錯誤”放大,開發一種“批判式教學”。

此外,教師可在平時的教學中從學生的解題錯例中挑選一些比較典型的例子,在上課的時候作為“錯題范例”進行教學。此外,教師在課堂上可選擇恰當時機,有意按學生的解題思路,適當出錯。也可以說是“將錯就錯”,并不是直接指出學生的問題,而是利用學生在之后的批判評價,達到教學目的。教師通過設置教學“陷阱”,引發認知矛盾,學生在“落入”和“走出”誤區的過程中,克服知識“盲點”。這種“吃一塹、長一智”的教學模式,促使學生數學思維批判性的發展。

五、結語

總之,對學生進行批判性思維的培養是數學教育目標的一個重要方面,是現階段的主要趨勢。小學數學教師應當將“批判性思維”的培養滲透到日常的教學中,盡量運用多種的教學策略來培養小學生數學思維的批判性,時刻注重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自我反省,敢于質疑權威。

【參考文獻】:

【1】蔡旅宇.小學生思維批判性的培養[M].數學教學通訊,2016.

【2】李金露.問題探究教學中學生批判性思維的培養[J].教學與管理,2018(33):15-18.

【3】崔詣晨,劉青玉等.批判性思維的意蘊及其培養:基于激進建構主義的視角[J].當代教育論壇,2018,(05):89-94

【4】褚宏啟.走向理性社會:如何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J].中小學管理,2018,(05):60.

作者簡介:

1.曹麗萍(1997—),女,浙江湖州,本科,浙江師范大學,小學教育,在讀。

2.蔣鷗晨(1999—),女,浙江臺州,本科,浙江師范大學,小學教育,在讀。

猜你喜歡
批判性思維師生關系小學數學
良好的師生關系應該是雙向奔赴
余清臣:建構現代師生關系的公共性
論批判性思維與信息分析能力在高等教育中的培養
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培養數學意識發展思維能力的研究
新時期需要怎樣的師生關系
如何關愛學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