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開展本土民間手工藝術活動 促幼兒和諧發展

2019-09-10 18:59梁開謝
新生代·下半月 2019年7期
關鍵詞:本土和諧發展

梁開謝

【摘要】: 我縣民族文化有著豐富而充實的底蘊,而民間手工藝術更是我縣民族文化的一朵奇葩,表現出本土特色。在幼兒園開展民間手工藝活動,不僅可以使幼兒吸取本土民族文化的精髓,還可以使幼兒領略本土民間手工藝術的魅力,激發幼兒對本土民間手工藝活動的興趣,培養幼兒審美感知能力、動手能力和創造能力,促進幼兒和諧發展。

【關鍵詞】: 本土 民間手工藝 和諧發展

我縣自古以來有著豐厚的民族文化資源,而民間手工藝術更是我縣民族文化的一朵奇葩,表現出本土特色。在幼兒園開展民間手工藝活動,不僅可以使幼兒吸取本土民族文化的精髓,還可以使幼兒領略本土民族民間手工藝術的魅力,激發幼兒對本土民間手工藝活動的興趣,培養幼兒審美感知能力、動手能力和創造能力,促進幼兒和諧發展。那么,如何開展本土民間手工藝術活動,促進幼兒和諧發展?

一、挖掘本土民間手工藝術文化,篩選適宜教學內容

我們開展課題時,收集了大量的本土民間藝術的資料,如:古法造紙,刺繡、銀飾制作、蘆笙制作、鳥籠制作、苗族蠟染、剪紙等的相關視頻、圖片、文字資料。收集到的本土民間手工藝術是否適合幼兒及作為幼兒園的教學內容呢?在眾多資料中,并不是每個內容都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發展需要,教師必須選取適合的本土民族文化作為教育內容。選擇好適宜幼兒的本土民間手工藝術內容后,教師還向民間藝人請教,深入了解相關民間手工藝術文化,挖掘其趣味性,整合于五大領域之中,讓幼兒感受、體驗活動的樂趣。

二、創設本土民間手工藝術環境,熏陶感染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環境是一種重要的資源,幼兒園的空間、設施、活動材料和常規要求等應有利于引發、支持幼兒的游戲和各種探索活動,有利于引發、支持幼兒與周圍環境之間積極的相互作用?!睂τ變哼M行本土民間手工藝文化教育,就需要創設一個具有本土民俗特色的環境,融入本土特色,開設本土民間手工藝文化課程,進行潛移默化的培養與熏陶,提升幼兒的個人素養,促進幼兒獲得審美體驗,提高幼兒對民族藝術作品美的感知能力,讓幼兒在創設活動中促進思維的發展,因此,我們結合本土民間手工藝特點,創設特設環境,促進幼兒獲得審美體驗,提高幼兒對民間手工藝術作品美的感知能力 。一是在幼兒園走廊、樓道墻面布置蠟染、刺繡、銀飾、服飾等本土民族藝術作品。二是分別創設民間手工藝 “刺繡坊”、“紙會唱歌”、“苗族部落”,讓幼兒了解本土特有的民間手工藝術。三是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引導幼兒主動創設環境,在教室、走廊墻面上布置,努力展示本土民間手工藝術特征,讓幼兒在創設活動中促進思維的發展,使幼兒成為環境中真正的主人,達到通過環境的創設有效促進幼兒發展的目的。

三、引導幼兒欣賞本土民間手工藝術作品

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選擇那些幼兒易于理解的民間手工藝術作品作為欣賞的內容,全方位的讓幼兒了解家鄉的刺繡、銀飾、鳥籠、古法造紙、蠟染作品等。有助于幼兒把感知經驗系統化,提高其欣賞能力,有助于幼兒從日常感知向真正的審美感知方向發展,培養幼兒的審美感知能力。在幼兒園我們提供本土民間手工藝術作品給幼兒欣賞的同時,通過各種形式的活動,讓幼兒體驗本土民間手工藝術活動帶來的樂趣,從而對本土民間手工藝術的了解和探索產生興趣,并能用自己的方式把它表現出來,如大膽運用畫、剪、粘、繡等形式把自己看到的想到事物描述出來。通過欣賞、作品等形式體驗美、表現美、創造美,培養幼兒熱愛家鄉、熱愛自己民族的情感。

四、開展本土民間手工藝區域活動

皮亞杰提出:“兒童的智慧源于材料?!?在民間手工藝 “刺繡坊”、“紙會唱歌”、“苗族部落”區域里,我們投放大量且易于幼兒操作的各類本土材料,供幼兒操作。在民間手工藝區域活動中,幼兒通過刺繡、銀飾制作、蘆笙制作、古法造紙和蠟染體驗等,積極大膽地表現自己,使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和交往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時幼兒在動手操作與自主探索的過程中獲得了更多新的知識,他們在操作中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將自己的能力、特長充分表現出來,使幼兒得到了自信。通過民間手工藝術活動培養幼兒動手能力和創造能力。同時在活動中使幼兒體驗自由表達和創造的快樂。

五、利用家長資源 讓幼兒體驗民間手工藝活動

家長是重要的教育力量,是教師最好的合作伙伴,更是幼兒園寶貴的教育資源。首先,我們鼓勵家長帶領孩子走出課堂,去參觀體驗各種本土民間手工藝活動,如卡拉鳥籠制作、石橋古法造紙、蠟染、刺繡、銀飾制作等。欣賞多姿多彩的民間手工藝術作品,訪問民間藝人,領略本土民間手工藝術,理解其深厚的文化底蘊和人文內涵,讓孩子們深感本土民間手工藝術魅力。然后把自己所觀察到、聽到、收集到、學到的東西在教學活動中與同伴分享、學習和應用。其次,組織家長利用身邊的物品或廢舊材料,開展蘆笙制作、刺繡、蠟染、苗族服飾秀等民間手工藝親子活動。這樣的教學既傳承民間手工藝文化又充分發揮了幼兒的觀察力、想像力、表現力,把本土的民間手工藝融合了幼兒園教育之中。

總之,在幼兒園開展本土民間手工藝活動,不僅可以使幼兒吸取本土民族文化的精髓,還可以使幼兒領略本土民族民間手工藝術的魅力,激發幼兒對本土民間手工藝活動的興趣,開啟幼兒的心智、達到心靈手巧,并給幼兒創造、想象的空間,使幼兒能大膽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想,提升幼兒的個人素養,培養幼兒審美感知能力、動手能力和創造能力,促進幼兒和諧發展。

【參考文獻】:

【1】《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

【1】虞永平.文化、民間藝術與幼兒園課程[J].學前教育研究.2004(01)

【3】張衛民,曾紅,詹霞,基于民俗文化傳承的幼兒園環境創設[J].學前教育研究,2011(06)

【4】胡靜.談在幼兒園開展甘肅民間手工藝術對幼兒的促進作用[J].新一代,2011(06)

【基金項目】: 本文系貴州省丹寨縣興仁鎮幼兒園學校教育科學規劃立項課題《淺談地區民族工藝融入幼兒園藝術活動的價值+傳承意義》(課題編號號:2018A03)階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歡
本土和諧發展
植根“本土” 找準“油脈” 提煉“鮮味”
加強林業經濟管理促進林業和諧發展
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
慢生活:快節奏時代的減壓良方
加強校園人本管理 營造和諧育人氛圍
中國建筑的本土文化突圍
淺議本土建筑文化的認同感
“本土”背后的故事
異域中的“本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