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借助思維地圖 提高閱讀能力

2019-09-10 02:55牛玉璽
讀與寫·教師版 2019年7期
關鍵詞:能力提高閱讀

牛玉璽

摘要:《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版)》在課程總目標第四條指出:“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像力和創造潛能”。從中我們也不難發現,語言是思維的外殼,思維能力的提升對提高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诖?,海淀區教師進修學校附屬實驗小學和美國思維圖專家及學校聯合,開展了思維地圖在小學語文學科教學中的應用研究。尤其是借助思維地圖,在提高學生閱讀能力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和嘗試。

關鍵詞:思維地圖;閱讀;能力提高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1578(2019)07-0275-01

思維地圖(Thinking Maps)是David Hyerle博士1988年開發的支持“思維技巧培訓”的視覺語言工具。那么如何幫助學生發展思維呢?從學習內容中學生可以有所提高,但不夠系統。思維地圖是一種復雜的可視化語言,它使用八種具體的思維圖形來實現。每種思維圖形代表一種基本思維過程,并以一種具體的思維命名。下面以四種思維圖為例,具體談一談8種思維圖的基本模式及應用策略。

1.圓圈圖(頭腦風暴和主題定義)

圓圈圖允許在給定情景或某個主題下描述事物,這個圖形工具幫助學生就某個討論的主題生成和確認相關情景信息,有利于定義一個概念或一個觀點。它適用于頭腦風暴和展示關于某個主題的先前知識。在圓圈中心,使用單詞、數字、圖形或者任何其它符號來描述你要定義或理解的對象、人物和觀點。

如在學習“龍”這一主題單元時,開始學習之前,可以通過圓形圖了解一下學生關于“龍”這一話題都有哪些先前認識,便于開展本單元的教學。

2.單泡圖

單泡圖用來描述、生成事物的特征,性質和屬性。這個圖形工具可以幫助學生確定對象特征,方便對其準確簡潔的描述。

單泡圖使用形容詞和形容性短語描述對象特征。在核心圓圈中,填寫描述的對象,其它圓圈用形容詞填寫該對象的特征。如閱讀文章時,對人物的多角度評價,就可采用單泡圖。通過這樣一個單泡圖,體現了學生對人物的多元理解,尊重了學生的個性解讀。

3.雙泡圖

雙泡圖是起泡圖的擴展,它使用比較和對比的方法分析兩類事物的聯系與區別。兩個被比較的事物放在圖形中間的兩個核心圓中。連接兩個圓圈的中間圓圈顯示的是這兩個事物的共同特征,圖形兩邊的圓圈顯示的是這兩個事物各自的特征。如在教學《閱讀大地的徐霞客》一文中,運用雙泡圖把徐霞客與當時其他的讀書人作比較。通過這個雙泡圖,徐霞客和其他讀書人他們讀書的目的、讀什么書、讀書的狀態就一目了然了,進而理解徐霞客淡泊名利、卓爾不群的精神就水到渠成了。

4.樹狀圖(分類)

樹狀圖用于對事物和觀點進行歸類,并將每一類的內容和具體細節列出。在上層的主線上填寫被分類的事物或觀點。在它下一層填寫子類。在子類的下一層填寫該類的具體成員。一些事物可以歸屬為多個類中。

如一位教師在教學《丑石》這篇課文時,運用樹狀圖幫助學生理解丑石的丑體現在哪些地方。通過這個樹狀圖,就把書上的信息進行了梳理,更深入地理解了丑石的“丑”體現在哪些地方。

5.括號圖(整體與部分)

著名學者梁啟超曾經總結的“三步讀書法”,基本上就是按照“整體一部分一整體”這樣的閱讀路徑。這樣一個思維過程,正好契合了括號圖的基本功能。第一步是鳥瞰。在閱讀開始,我們首先把文章整體瀏覽一遍,對文章的的主要內容有個粗略的了解。

第二步閱讀。我們可以在原來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細化,達到解剖之功能。括號圖可以像剝損一樣,幫助我們把一篇文章層層細化。這樣便于我們較為全面深入地讀懂文章。

第三步閱讀時可以考慮內容和寫法之間的關系。這個最后成型的閱讀提綱,內容就很豐富了。

6.流程圖(序列/排序)

流程圖幫助學生進行可視化排序,用來對事情發生的過程、系列動作、操作說明、系列事件和需要多步驟解決的復雜問題進行排序。它幫助確定一個事件中的各個階段和子階段。它被用來解釋事件的順序。先列出一系列從開始到結束的事件或步驟。下面的小矩形框列出子階段或者每個主要的步驟。

7.復雜流程圖《因果)

復流程圖顯示的是因果關系。對于導致一件事件結果或影響的發生原因,對其進行排序。它有助于學生通過分析“為什么”和“結果”之間的聯系來判斷一個情景。處在圖形中央的矩形列出發生的事件。在矩形的左邊,列出了導致事件的原因。在矩形的右邊填寫事件的結果或影響。這種循環的因果關系叫做循環反應。

8.橋形圖(觀察類比)

觀察類比是確認關系之間的相似性的過程。橋形圖幫助學生觀察類比的過程。在最左邊,填寫的是相關因素。在最左邊的橋段的上部和下部填寫的是第一對具有這種關系的因素。左邊第二個橋段描寫的是填寫的是第二對具有相同關系的因素。往右邊橋段會繼續連接出現更多的相關因素。

綜上所述,八種思維地圖的綜合使用就像是一個木匠在使用他的工具箱,它幫助學生揭開了思維的暗箱。長期使用,學生就會形成一定的思維模式,進而形成閱讀策略,提高閱讀能力,讓閱讀變成一件輕松的事情。

參考文獻:

[1]陳金薇.思維地圖在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鄭州師范教育,2016,5(03):8-12.

[2]張琦,左萍.例談思維地圖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科學論壇,2015(12).36-40.

課題:本文系北京市教育科學規劃2016年度一般課題,課題名稱為思維地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創新實踐研究(CDDB16163)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歡
能力提高閱讀
在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審美素養
關于小學科學自主探究學習方式的探討
基于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幾點思考
高中英語閱讀與寫作有效結合
“以讀促寫”與“以改促寫”英語寫作教學對比研究
語文課堂中的小組合作學習研究
“騎驢”出發在思辨中前行
閱讀教學:“吻醒”文本的過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