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進城務工人員子女習慣培養策略

2019-09-10 07:22朱紅霞
家長·中 2019年6期
關鍵詞:培養策略

朱紅霞

摘要:進城務工人員子女是學校的重要生源,只有培養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才能實現其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其習慣培養策略有:守則要落地、落小、落實,教師要尊重、信任、鼓勵,同伴要引領、示范、監督,本人要向上、向善、向美,家校要合作、互動、交流,家長要學習、溝通、影響。進城務工人員子女良好習慣的養成,是一個漫長而又復雜的系統工程,離不開學校、教師、家長和學生本人的共同努力。內因(學生本人)是變化的根據,外因(學校、教師、家長)是變化的條件,只有內因和外因同頻共振,良好的習慣才能真正養成。

關鍵詞:進城務工人員子女;習慣現狀;培養策略

進城務工人員子女是指農村家庭集體搬遷到城里居住,但沒有取得居住地戶口的家庭子女,也叫農民工子女。國家出臺的隨遷子女在父母務工城市就近入學的政策,是推進城鄉一體化的重大舉措,解決了留守兒童無人管教的問題,但也給教育教學提出了新的挑戰。

一、進城務工人員子女習慣現狀

(一)學習習慣方面

課堂上聽講專注度低,不能積極思考,不能主動舉手回答問題,語言表達不流利、能力差,書寫潦草,速度慢。學習學習興趣不濃、動力不足,課前預習、課后復習不能落實,家庭作業不能按時認真完成;學習方法不當,只會機械記憶,不會理解記憶,不能靈活應用所學知識。沒有課外閱讀的習慣,70%的學生家里沒有適合小學生閱讀的書籍,在家的大部分時間被看電視、玩游戲等活動浪費;校外觀察記錄、社會實踐、調查訪問等綜合實踐性學習活動,根本無法有效進行。

(二)行為習慣方面

平時自由散漫,紀律性差;缺乏自信,班集體活動不夠積極;缺乏合作意識,和同學不能友好相處,隨意說臟話,不講禮貌。

(三)衛生習慣方面

個人衛生差,衣服不夠整潔。不注意公共衛生,隨地吐痰,隨手扔垃圾;書包、桌斗里有垃圾不清理;不愛惜勞動成果。

二、進城務工人員子女習慣培養策略

(一)守則要落地、落小、落實

國家先后頒布了《中小學生守則》和《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等宏觀要求,每所學校都制定了關于學生管理的各類規章制度,每個班級都結合本班學生實際確立“班級公約”。教師要充分利用班、隊會,學校和班級的各類集體活動,對學生進行教育,以幫助學生將守則、規范、制度、公約逐漸內化為自覺習慣。

(二)教師要尊重、信任、鼓勵

尊重是做人的根本,信任是工作的前提,鼓勵是最好的教師。進城務工人員的子女,他們剛到一個新的環境,都比較自卑、敏感,很在意教師的看法。作為教師,首先要側身、躬身、俯身面對他們,堅信他們都是好孩子,能進步;其次要以身作則,率先垂范,做好孩子的榜樣,通過自己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來熏陶、感染學生;再次要把這些孩子當作朋友,生活上多關心他們,學習上多幫助他們,多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使他們通過教師的關注、鼓勵,充滿自信,積極向上,主動改正自己的不良習慣。

(三)同伴要引領、示范、監督

一個班級五六十個學生,總有學習、紀律、衛生等各方面習慣良好的學生。教師要有意識地讓這些優秀學生做榜樣,讓他們給其他習慣不好的學生起示范、引領作用,并適時教育學生向榜樣們看齊。一要利用學生之間的同伴關系,互相促進。學生之間的互相影響是超乎尋常的,可以安排優秀學生和習慣不好的學生組成一組或同桌,要求他們互相幫助、互相督促。二要利用小組合作的形式,促進學生習慣養成。實踐證明,小組合作是行之有效的策略,小組內把習慣好的、自理能力強的學生和行為習慣差的學生按城鄉比例、性別、愛好等分組。在平時學習、日常生活中,讓小組長對這些學習、紀律、衛生等各方面進行日常監督、幫助改正和評價。三要利用班會等進行小結,并對有進步的小組進行表揚獎勵,尤其對各小組內習慣不好的幫扶對象,要隨時發現他們的閃光點,教師在評價時要予以充分肯定和表揚,激勵這些孩子向良好習慣邁進。

(四)本人要向上、向善、向美

每個學生其實都有向上、向善、向美的心理追求。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大多從農村來,都有著勤勞,淳樸的優點。教師可以多組織一些有意義的集體活動,讓他們通過活動發現自己的長處。例如,校內組織種植活動,大多隨遷子女都會挖地,拔草,還會整理園地等。農村孩子較強的實踐能力是城市孩子所缺少的,教師可以利用小結活動的機會表揚他們,并讓他們把自己的親身經歷、感受分享給大家,從而讓他們體驗自信、成功的喜悅??傊?,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只有激發學生自我教育的內生動力,習慣的養成才會事半功倍。

(五)家校要合作、互動、交流

學生習慣的養成不是只靠學校的培養就可以習得的,還必須靠家長的配合。但現實情況是,家長們平時大多忙于工作,無暇顧及孩子教育,加之家長本身文化素質不高,既沒有家庭教育觀念,又沒有正確的教子方法,家庭教育基本缺失。另一方面,家長又不能以身作則,做孩子良好習慣的榜樣。這樣一來,孩子良好習慣的養成單靠學校一方面的培養,就顯得勢單力薄,成效甚微。因此,學校和教師要充分利用家長會、家長開放日、集體活動等對家長進行家庭教育方法的指導;通過家校平臺,隨時和家長進行溝通;通過家訪,和家長約談,針對學生平時表現,有的放矢地加強學生某個方面習慣的培養;通過各種途徑,家長和教師互相了解學生在家和在校的表現,教師隨時進行家教指導,使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形成合力,促進學生各種良好習慣的形成。

三、結語

總之,進城務工人員子女良好習慣的養成,是一個漫長而又復雜的系統工程,離不開學校、教師、家長和學生本人的共同努力。內因(學生本人)是變化的根據,外因(學校、教師、家長)是變化的條件,只有內因和外因同頻共振,良好的習慣才能真正養成。

注:本文為平涼市2019年教育科學規劃課題“進城務工人員子女行為習慣培養策略實踐研究”(課題編號:[2019]PLG317)階段性研究成果。

(責編? 侯 芳)

參考文獻:

[1]徐鳳舞.進城務工農民隨遷子女學習習慣研究[D].湖南大學,2018.

猜你喜歡
培養策略
培養數學學習興趣的幾點嘗試
小學中年級學生數學計算能力培養探究
新課改背景下的中職數學學習反思能力的培養
小學教育中同伴關系的重要性及其培養策略
網絡環境下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策略
淺議學生問題意識培養策略
高中政治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策略初探
高中體育教學中創新意識的培養
巧設任務,發展數學思維能力
歷史教學中學生證據意識的培養策略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