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究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開展和實施

2019-09-10 07:22姜楠
家長·中 2019年6期
關鍵詞:班主任管理小學德育

姜楠

摘要:德育教學是學生教育過程中最重要的環節,是培養學生健康思想、提升品德素養的最好途徑,而班主任身為德育教學的主導者,其發揮的作用不言而喻。班主任要重視學生德育方面的發展,明白德育教學的價值和意義,與家長進行有效的溝通,建立校內外的聯系,雙方共同促進學生道德的發展。下面作者將探討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實施策略。

關鍵詞:小學德育;班主任管理;教育開展

小學階段是培養學生個性和品格的關鍵時期,這時期的學生沒有對世界形成完善的思想和價值觀,如果受到外界的不良影響,沒有自制力的小學生就會走向歧途,因此,德育工作的開展勢在必行。身為小學班主任要管理好自己班級的學生,在提升學生知識水平的同時,也要灌輸關于道德方面的理論和概念,讓學生從小養成良好的品德素養,促進身心健康的發展。

一、做好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班主任的管理目標就是本班學生,要促進所在班級學生的素質提升,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品格。學生如果沒有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心理,在學習的過程中,自然就不會有自律性,對學習不重視,沒有端正的思想和態度,也不會體諒父母和教師的付出,沒有學習的動力來源,因此,具有良好的品德素養對學生的學習和生活都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班主任是接觸學生時間最多、也是次數最頻繁的教師,與其的交流溝通機會多,在學生心中有著重要的地位,因此,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的道德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

在德育教學過程中,班主任要以身作則,讓學生明白擁有良好道德品質的重要性,通過對學生德育的培養進而提升其學習能力以及對人情世故的敏感度,理解同伴、教師以及父母的用心,成為一個有素養、有能力的優秀青年。

二、小學班主任德育開展的策略

(一)構建平等的師生關系

德育工作的開展一定是建立在師生平等和諧之上的,如果師生關系不平等,學生就不愿意親近教師、和教師分享自己遇到的困難和心事,從而阻礙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開展。班主任要熱情地對待每一位學生,尊重學生的想法和行為,賞識其的能力和魅力,只有這樣做學生才能把教師當作“自己人”,從而促進德育工作的實施,培養學生形成有效的品德。小學階段的學生受家庭因素影響,大部分以自我為中心,自尊心強,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影響,班主任在進行德育培養時要給予學生愛護和尊重,要視學生為己出,在實施德育教學的過程中要充滿愛心,構建一個師生相處融洽的學習環境,保證師生之間敞開心扉、互相交流。

班主任在開展管理工作時,一定要公平、公正、公開,不能偏心,對所有學生的態度都要一致,成績好的學生也會犯錯,成績差的學生也有好的一面,發生問題,不能偏向成績好的學生,因為不公平的教育會阻礙德育教學的開展,影響師生關系的構建,使學生產生負面心理。要想得到所有學生的肯定就必須要做到一視同仁,遇到事情要公平對待,先分析事情的前因后果,不能根據學生來判斷事情的對錯。教師要用愛心和關愛與學生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構建平等的班級管理環境,通過以身作則讓學生的道德素養得到提升。

(二)掌握適當的批評和教育方式

小學生很容易被外界因素所影響,一些不起眼的話語會讓學生變得很敏感,因此,班主任在進行德育的過程中一定要把握說話分寸。小學生非常期望得到班主任或教師的肯定和表揚,而教師的批評和指責令學生感到懼怕,在開展德育教學的過程中,班主任要細心觀察學生的心理,選擇合理的批評和教育方法,以免打擊學生的自尊心,促進德育的有效開展。

學生年紀小,發生錯誤是在所難免的,班主任面對學生的錯誤要先揚后抑,采用合理適量的批評原則,通過巧妙的措辭和言語,先對學生的優點進行表揚和贊美,再對缺點給予糾正,用委婉的語氣指出其錯誤的地方,這樣學生才能欣然接受批評,改正錯誤。如果批評過于嚴厲,反而會適得其反,學生會積攢對教師的怨氣,從而不愿意聽從教師的安排,德育的工作就無法有效地開展,因此,班主任在管理班級時,一定要注重批評過程中的語氣和語言表達,避免學生的自尊心受到傷害,造成負面效應。

(三)提升自身的道德修養

德育教學和文化教學不同,德育教學是一個長期導向的過程,需要時間的積累和班主任的持續努力,這是它的獨特性。班主任在德育教學中發揮的作用最大,不僅要指導學生進行知識方面的學習,同時還要培養其道德素養和美好的品格,要帶領班級參加各種活動。因此,班主任對學生有著榜樣的作用,要嚴于律己、做一個合格的榜樣,成為學生樹立道德的典范,提升德育教學的效果。

(四)通過實踐活動開展德育教學

德育教學不能僅僅局限于書本上的理論,應脫離口頭形式的講述,將實際聯系到德育課堂當中,讓學生通過實踐活動感受具備良好道德素養的價值和重要性。班主任要不斷對德育方式進行優化和創新,用有趣、豐富多彩的教學模式實施德育教學活動。比如班主任以主題教育的形式進行德育教學,充分考慮小學生的身心特點,選擇適當的教育主題,如愛國敬業、誠實守信、遵紀守法等,用各種樣式各異的教學活動或課堂游戲將這些主題向學生闡釋,寓教于樂,讓學生在實踐中學到知識;再者,班主任可以組織學生開展社會道德實踐活動,但是要注意保證學生的人身安全,比如植樹、參觀敬老院等,幫助學生在社會實踐中更好地理解德育教學的目的和意義。

三、結語

綜上所述,德育發揮的作用是其他形式的教育無法做到的,德育是學生人生發展過程中的基礎教育,一個人只有擁有好的性格和品德,才能為社會做出貢獻。班主任在進行德育教學的過程中,要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方針,要具有明確的目的性和計劃性,以身作則,用自己的行為感染學生,為學生健全的心理和良好的行為提供正確的引導和啟發,讓學生得到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做一個合格的社會公民。

(責編? 唐琳娜)

參考文獻:

[1]黃容姬.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創新[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10).

[2]劉娟.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研究[J].黑龍江科學, 2018(17).

[3]金萍.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過程中德育滲透策略初探[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8).

猜你喜歡
班主任管理小學德育
生活即教育,體驗即成長
淺談藏族地區班主任管理工作
小學德育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
如何實現小學語文教學與班主任管理的有效性結合
探究班主任管理中對輕與重的把握
新形勢下小學德育教育淺析
如何在小學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
小學德育教學中如何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