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兒園音樂教學活動中教師教學行為

2019-09-10 07:22張志靜
家長·中 2019年6期
關鍵詞:行為教學活動幼兒園

張志靜

摘要:作者通過論述幼兒園音樂教學活動中教師行為現狀,指出在教學中教師要創新教學理念,關注幼兒綜合音樂素養,根據幼兒實際需要,循序漸進地實施音樂教學,豐富自己的教學行為。

關鍵詞:幼兒園;教學活動;行為

幼兒園音樂教學活動的目標是培養孩子們的音樂知識、技能和經驗,讓他們可以和諧、健康地發展。幼兒以音樂作為媒介,通過音樂表現自己,提高自己的思維敏捷性,感受藝術美、形體美和環境美。相關的研究表明,當前幼兒園音樂教學活動以教師的音樂示范為主,幼兒自主音樂學習很少,音樂課堂缺少相關的互動,不利于幼兒發展。本文研究音樂教學活動中教師行為,希望對幼兒音樂教學提供幫助。

一、幼兒園音樂教學活動中教師行為現狀

(一)獎懲和評價方式不理性

幼兒一般是3~6歲的兒童,他們的認知能力發展還不全面,音樂教學活動需要教師良好的引導。相關調查發現,教師的客觀評價和獎懲方式會極大地影響兒童的心理。在音樂教學中教師更多采用的是讓幼兒跟著自己的節奏進行唱歌,缺少適當的課堂互動性,當幼兒出現不遵守秩序情況時,教師會用嚴厲的目光讓其注意遵守課堂紀律,幼兒對教師從心理上產生害怕。在對幼兒音樂學習評價上,教師只是注重有無學會該首歌曲、熟練度如何,沒有從幼兒對歌曲的理解和唱歌時表現出的情感、肢體動作等多方面評價。因此不規范的教師教學行會影響師生之間的和諧,進而影響幼兒對音樂的熱愛。

(二)教師對幼兒音樂教育目標不明確

音樂教育是實施美育的重要途徑,教學行為應該能夠喚醒、啟迪幼兒感受音樂的美妙,讓孩子們通過音樂享受生活、熱愛生活和感受生活。相關的調查發現教師對幼兒音樂教育目標并不是很明確,大部分教師認為只要教會學生唱歌就能完成教學任務,通過音樂讓孩子聽話就行。很少有教師認識到音樂是美育,從而沒有將音樂的概念進行內化。

二、強化幼兒園音樂教學活動教師行為的途徑

(一)強化對幼兒教師音樂素養和技能的培訓

幼兒園要創新幼兒音樂教學模式,改變傳統的獎懲和評價方法,關注幼兒的綜合音樂素養,讓他們在音樂中學到更多適應幼兒園一日活動的技巧。為了達到上述目標,幼兒園要強化對音樂教師的培訓,從唱歌方法、肢體動作、表情動作等多方面培訓,讓教師掌握音樂教學方法。要讓教師懂得對音樂的欣賞,音樂欣賞不僅僅是歌曲好聽就行,更要讓教師懂得音樂旋律之美,這樣教師在教學中就會更加注重讓孩子表現自己、抒發自己的感情,感受音樂作品的內涵,讓音樂教學不偏離幼兒音樂教育的根本目標。

(二)教師要多關注幼兒實際需要,提升教學行為

在音樂教學中,教師要關注每個幼兒對音樂的理解,要能從孩子們的行為中了解他們的音樂水平,在音樂教學中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進行。教師的教學行為要適當地轉變,將音樂課堂充分交給學生,讓他們通過自學、互學和展學過程,提高課堂的互動交流性,每個幼兒都抒發自己的情感,與其他同學交流學習音樂的新的體會,這比單純的教師指導教學效果會更好。教師也要在音樂課堂中設置有效的問題,讓學生主動思考并演唱,比如在教學“拔蘿卜”的兒歌中,教師可以讓學生邊唱歌邊演示小兔子的拔蘿卜動作,提高幼兒肢體和口型的協調性,當幼兒表演出現困難時,教師通過適當的引導,讓幼兒掌握方法,這比教師直接的演示效果會更好。

三、結語

綜上所述,教師要創新教學模式,關注幼兒綜合音樂素養,從幼兒的發展階段性和實際需要出發,幫助他們正確地理解音樂和欣賞音樂,讓自己的教學行為更加豐富。

(責編? 吳 娟)

參考文獻:

[1]江穎.試談中學音樂教學目標和行為的指向性細化策略[J].新課程(下),2017(3).

猜你喜歡
行為教學活動幼兒園
幼兒園教學活動中信息技術的應用思考
培優輔差小組教學活動的實踐研究
基于核心素養之自主發展的教學活動設計
以數學類繪本為載體的幼兒園教學活動探究
愛“上”幼兒園
社區老年人跌倒認知和行為調查與分析
兒童玩具設計要素
反腐敗從正人心開始
想念幼兒園
幼兒園私家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