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談高中歷史課堂小結

2019-09-10 17:31薛文濤
學業 2019年6期
關鍵詞:課堂小結知識體系學科素養

薛文濤

摘要:高中歷史課堂小結是教學過程中的關鍵環節之一、學生認知過程的重要階段。精湛、成功的課堂小結可以使學生形成知識結構體系,深化對歷史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并使知識得到升華,有效培養學生的學科素養。

關鍵詞:課堂小結;知識體系;學科素養

高中歷史課堂小結是學生認知、學習過程的重要階段、教學過程中的關鍵環節之一。如何進行有效的課堂小結完成歷史教育的任務?筆者從課堂小結的“地位”、“形式”和“注意的事項”等方面談談自己的一些粗淺的看法。敬請大家不吝指正。

一、課堂小結的作用:

它通過對知識的進一步加工、處理、整合概括,將龐雜的課堂內容簡單化、概括化、體系化,引導學生整理、復習和鞏固所學知識,使學生明確重難點,幫助學生理清知識脈絡,構建知識體系,并使教學內容得到升華、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得到提升,并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從而有效地完成教學任務、培養、提高學生的學科素養。

二、課堂小結的形式:

(一)語言線索式小結。教師用簡練、概括的語言把歷史基礎知識按照背景、原因、條件、過程(措施或內容)、結果和影響(或作用、意義)等方面進行簡要、概括地歸納總結,提高了學生梳理知識、掌握知識的水平。教師同時要根據教學經驗指出知識的易混點、誤解點和模糊點使學生理解難點,掌握重點,記憶深刻。但這種小結又不是對之前課堂所講內容的簡單重復,而要依據“課程標準”、學科素養進行升華、運用新的史學觀點予以拓展和解讀,開拓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二)表格比較式小結。就是把兩個相似的歷史事實,從發生的原因(背景)、過程(內容)、目的、作用(影響)等多方面對比、分析、理解,分相同點和不同點,用表格的形式進行歸納,以加深對新授知識、所比較的對象的理解和鞏固,以此培養學生的比較思維能力并深層理解歷史問題,同時對所比較的對象多角度地分析對比,拓展學生的歷史思維。培養唯物史觀素養。并為解決現實問題打下基礎。

(三)邏輯結構圖示式小結。就是將所講授內容用知識結構圖或知識體系的方式進行歸納總結,這種小結方式需要學生在老師的幫助下深層理解歷史知識,弄清知識之間的內在關系后,按照科學、合理的邏輯思維、聯系的方法整理成結構圖,它能使學生牢固掌握所學知識,并使學習能力得到很大提高。

(四)問題探究式小結。講完新課內容之后,教師小結時提出精心設計的問題,學生分組討論并總結。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和主觀能動性,對本堂內容進行及時鞏固消化,既激發了學習的興趣,又有一種成就感。如講完《社會主義健身在探索中曲折發展》之后,提出以下問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是怎樣建立的?學生在完整回答問題時,必然涉及社會主義制度建立的前提(建國后主權的鞏固和經濟的恢復)、基本的政治制度和經濟制度(生產資料的社會主義公有制)的建立過程及社會主義制度建立的意義三方面內容。

(五)習題訓練式。即小結時,通過定量的練習題,題目可以是選擇題,以考察學生知識運用能力,也可以是材料解析題,從中培養學生提取信息能力、歷史思維能力和語言概括能力,分析理解歷史問題的能力,也可以使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得到整合從而培養學生的歷史核心素養。題目的設計要求教師在課前依據課程標準確定重、難點,精心選編具有代表性的題目(如高考真題,也可以是與現實、與學生生活實際密切相關的材料和題目)。但最后還必須引導學生自主歸納出本課所講的主要內容、知識的基本框架結構,使課堂教學效果及時得到反饋、教學效果最大化。

(六)歷史年表式小結。以學習小組為單位分組編制年表是學生必備的基本技能,它注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能使學生在合作探究中自主學習,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實施的過程中,除學生的基礎知識得到鞏固外,代表的發言使歷史解釋、時空觀念素養得到培養,并逐步學會評價歷史人物、歷史事實。

(七)補充式小結。 教科書對歷史事實的編排不可能面面俱到,也給學生留下了探究的空間,教師要在實際教學中引導學生置疑并解決,作為對知識完整性的補充。如在學習“偉大的抗日戰爭”一課后,提問:抗日戰爭勝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學生會列舉出各種因素,教師在學生充分發言的基礎上,最后小結:戰爭的勝利取決于戰爭的性質和雙方實力的對比,具體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抗日”說明戰爭具有正義性;“統一戰線”聚合了全民族的力量,加之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支持,實力大大增強,勝利就成為必然。

三、課堂小結應該注意的事項:

(一)切實重視課堂小結的作用。課堂小結在一定程度上是對當堂內容在最短時間的第一次有效鞏固和復習,它不是本節課教學內容簡單地重復,而是學生思維的拓展和升華,對培養學科素養有極其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師和學生要引起足夠的重視,課前要精心設計,巧妙安排。不能有盲目性和隨意性,甚至可有可無。盡管課堂小結的作用如此之大,但是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常常對一節課的開頭比較重視,精心設計、而對課堂小結,則草草了事,甚至干脆忽略。

(二)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有親和力,要營造和諧、平等、民主的課堂氛圍。高度關注學生個性化、多樣化的學習和發展需求,著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發揮對學生主動學習和探究學習的引領作用,引導學生逐步學會梳理,發揮學生主體意識,把小結的主動權教給學生,并幫助學生學會小結,使小結成為學生一種良好的習慣。

(三)堅持問題導向:課堂小結通過獨具匠心的不斷設疑和解答提高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些問題要與學生現實社會中的實際問題、社會的熱點問題密切聯系起來,找準切入點,達到歷史教育的目標。

(四)以“新課程標準”為綱。課堂小結要凝練學科核心素養,用新理念、新思想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統帥小結,促進學生個性發展,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

課堂小結也是一門藝術,要引起教師的高度重視;小結的形式多種多樣,要結合實際靈活運用,通過小結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提升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提高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能力,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使學生產生愉悅感和成就感,最終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參考文獻:

[1]《大教學論》夸美紐斯教育科學出版社

[2]《中學歷史教師教學技能》趙克禮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3]《歷史課程標準》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2017年版

猜你喜歡
課堂小結知識體系學科素養
CS2013指導下的程序設計課程實踐教學實施方案設計與翻轉實驗教學實踐
構建知識體系的專題課程教學改革實踐和探索
從歷史文物古跡到架構學科活動的探討
教師學科素養及學生語文核心素養培養探究
智能信息處理實驗課程建設
課堂小結給化學教學減負
數學教師的課堂小結方式探析
課堂小結在生物教學中的有效運用研究
數學支架式教學模式的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