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PACK框架下大學英語教師專業發展探究

2019-09-10 07:22何小麗
校園英語·月末 2019年5期
關鍵詞:大學英語教師專業發展

【摘要】現代科技的進步推動了教育技術的發展,一方面減輕了教師的負擔,另一方面又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學英語教師面對此機遇與挑戰需要主動積極地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TPACK(整合技術的學科教學知識)將學科內容知識,教學法知識和不斷發展的技術知識積極有效地整合,可以為大學英語教師的專業發展提供一定的路徑和方向。

【關鍵詞】TPACK;大學英語教師;專業發展

【作者簡介】何小麗,四川工商學院。

大學英語是以提高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跨文化交際意識和交際能力為目標,同時幫助學生發展自主學習能力并提高其綜合文化素養,使他們在學習、生活、社會交往和未來工作中能夠有效地使用英語。大學英語教師是通過自身的努力,將這一切付諸實踐的實踐者。 故大學英語教師在這一體系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大學英語教學指南》要求大學英語教師要主動適應信息化環境下大學英語教學發展的需要,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和教學能力,鼓勵教師建設和使用微課、慕課,利用網上優質教育資源改造和拓展教學內容,實施基于課堂和在線網上課程的翻轉課堂等混合式教學模式,使學生朝著主動學習、自主學習和個性化學習方向發展。這無疑在信息化時代對大學英語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大學英語教師急需提高自身的專業發展水平。TPACK(整合技術的學科教學知識)可以為大學英語教師的專業發展提供一定的路徑和方向。

一、TPACK 概念及內涵

TPACK(整合技術的學科教學知識)是由Koehler和Mishra在Shulman的PCK(學科內容教學知識)的基礎上提出的。TPACK主要包括核心知識CK(Content Knowledge)(學科內容知識), PK(Pedagogical Knowledge)(教學法知識), TK(Technological Knowledge)(技術知識)以及復合知識PCK(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學科教學法知識), TCK(Technological Content Knowledge)(整合技術的學科知識), TPK(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Knowledge)(整合技術的教學法知識)。其中,CK主要包括概念、理論、觀點等實際被學習或教授的知識。本文中的學科內容知識也就是指大學英語這門學科中教授的具體知識。PK 教學法知識包括教與學過程中的實踐或方法的深層次知識,還包括相關的教育目的,價值觀和目標。TK 技術知識作為TPACK 知識框架中最靈活不定的元素,要求人們能足夠廣泛地理解信息技術, 以便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有效地利用技術; 要求人們能意識到信息技術會幫助或阻礙一項目標的實現;要求人們能持續地適應信息技術的不斷變化。TK 這一概念并不是一種“ 終止狀態” , 而是不斷發展的。PCK 學科教學法知識包括教學,學習,課程,評估等各方面的知識。TCK 整合技術的學科知識考慮到技術對學科知識的影響。教師必須思考由于技術的變化而對學科知識產生的影響。TPK整合技術的教學法知識是指教學和學習如何因具體技術的使用而改變。TPACK 是將技術知識,學科內容知識和教學法知識相互結合的產物。因此,TPACK具有綜合性,動態性,實踐性,情境性和獨特性等特征。TPACK框架下的教師專業發展,并不是將技術知識,學科內容知識和教學法知識簡單疊加,而是在一定的情境中,隨著技術及相關知識的不斷發展,將三方面知識進行有效的協調和整合。

二、按照TPACK框架,大學英語的具體教學內容為

CK(學科內容知識): 大學英語這門課程內容包括英語語音、詞匯、語法及篇章結構等語言知識,分別從聽、說、讀、寫、譯這幾方面的能力來體現。其具體內容即為教材內容知識。

PK(教學法知識):外語教學法包括語法翻譯法,直接法,聽說法,認知法,交際法等。外語教學法要求教師了解外語課堂教學的合理步驟, 外語課堂活動的最佳組合,外語教學材料的最佳處理,以及外語學習者的最佳狀態,最佳效能。具體包括英語教學的目的和任務,教材的內容,組織和安排,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和考查方法,語音,語法,詞匯的教學和復習方法,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的組織形式,教具的種類和使用等。

TK(技術知識):作為TPACK框架中最靈活不定的元素,其內容與當今科技的發展密切相關,科技的進步帶來課堂的巨大變革。處于“互聯網+”的時代,大學英語教師有必要將互聯網引入課堂,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隨時將優質教學資源在課堂上呈現,來輔助課堂教學。同時智能手機的普及也為互聯網進入課堂提供一定的支持。從微課,慕課的制作利用到各種教學輔助平臺的有效利用,對大學英語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手機等電子產品如果可以進行正確引導,會成為大學英語學習的良好工具。比如一些口語練習,詞匯學習APP, 聽力練習網站。而數字化網絡平臺的應用,則有助于學生和教師之間的互動交流,可以更好的實現學生自主評價,同伴反饋和教師評價的有效結合。從而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三、而大學英語教師專業發展的具體方向應該按下面的路徑完成

TCK(整合技術的學科知識):整合技術的學科知識是指對技術和學科內容互相影響和互相限制的方式的一種理解。而對于大學英語這門學科,則是技術與大學英語這門學科的有效結合。利用技術手段將英語語音、詞匯、語法及篇章結構等語言知識有效地在課堂呈現,語音可以通過音頻,視頻來引導、示范,而詞匯則可以通過繪制思維導圖等,以及利用專門的APP等加強詞匯的記憶。語法,篇章結構等則可以通過不同的技術手段的輔助取得良好的效果。

TPK(整合技術的教學法知識):整合技術的教學法知識是將技術手段和教學法知識相結合。通過技術手段將外語課堂活動有效地呈現,將外語教學材料以最優的方式呈現,從而實現外語學習者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中高效地掌握知識。

TPACK(整合技術的學科教學知識):整合技術的學科教學知識。即整合技術的大學英語教學知識,將大學英語教學知識,教學法知識和技術知識相結合。通過將互聯網引入大學英語課堂,隨時將相關的教學資源通過網絡呈現在學生面前,將相關的視頻音頻內容呈現在課堂中,從而提高大學英語課堂的工作效率。例如,對于某些知識點, 教師可以在課下制作微課,慕課, 上課時間可以更多地鼓勵學生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 更多地參與到課堂中, 從而打破教師“滿堂灌”的傳統教學模式,以此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 聽力方面的內容, 比如聽寫, 填空,跟讀,復述等一系列非常有助于提高聽力水平,卻在上課的有限時間空間內無法有效完成, 以及在課堂上無法全體覆蓋的活動, 就可以通過數字化網絡平臺來實現教師的有效監控與指導,并且可以及時給予反饋與評價。同時,手機等電子產品的廣泛應用其實更有利于大學英語的教學。 除了專門練習口語,學習詞匯的APP外, 英文歌曲,英文電影如果可以合理地引導, 都可以成為英語學習中的有效輸入手段。但所有這些都需要教師的有效引導與指導。同時, 網絡中的各種英語學習軟件等也是層出不窮,其中也不免魚龍混雜,大學英語教師有必要首先進行甄別,繼而再介紹學生使用。最終讓學生實現線上線下,課堂與課后相結合的學習模式。

四、結語

基于TPACK框架的大學英語教師專業發展不僅需要教師仔細鉆研教材,認真反思自身的教學實踐活動, 提高自身學科專業教學水平;而且要掌握與教學相關的技術,更要實現學科內容與信息技術的有效結合。同時,高校和教育部門也應該提供相應的政策支撐,激發大學英語教師的專業發展意識,支持大學英語教師的專業發展。

參考文獻:

[1]Mishra P, Koehler M J. Introducing 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C].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New York City,2008:24-28.

[2]陳靜.整合技術的學科教學法知識視閾下教師的教育技術能力培養[J].電化教育研究,2009(6):29-32.

[3]任友群,詹藝譯.[美]全美教師教育學院協會創新與技術委員會整合技術的學科教學知識:教育者手冊[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 2011.

[4]高等學校大學外語教學指導委員會.大學英語教學指南[OL].(2016-09-16)[2018-11-17].https://wenkubaidu.com/view/6968045 3d1f34693dbef3e7a.html.

猜你喜歡
大學英語教師專業發展
專家評價對大學英語教師課堂教學影響的敘事探究
中國—東盟背景下廣西地區大學英語教師教育與發展的問題和對策
分析如何完善高校酒店管理專業教育教學
新時期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發展與人才培養探究
教育生態學視野下高職院校學生管理隊伍專業發展的幾點思考
論學習共同體下的教師專業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