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課程體系下體育教學中的常見問題與改進策略研究

2019-09-10 20:55方潤森
體育風尚 2019年3期
關鍵詞:教學改革與實踐策略研究教學方式

方潤森

摘要:隨著我國中職學校新課程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體育教學的改革也發展到了一個新的水平。中職體育教學要積極地為學生的專業學習而服務,使學生在寬松、和諧的學習氛圍中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增強自身的身體素質,同時發揮出自身最大的潛能,幫助學生在未來的職業發展中奠定堅實的基礎。但是目前中職體育教學改革和實踐過程中仍會無法避免的常見問題,本文將著重分析中職體育課程的教學現狀,以筆者所在團隊的視覺探究一些能夠有效促進中職體育教學改革與實踐的策略與對策。

關鍵詞:目標偏差;教學方式;教學改革與實踐;策略研究

隨著近些年我國職業教育的蓬勃發展,中職學校中的體育教學也在不斷地更新自身的教學觀念,突出中職學校的辦學特色。中職學校的人才培養目標是為了滿足社會所需要的實用型專業型人才而科學設定的。目前大部分中職學校開設的課程雖然已經逐漸重視培養學生的專業實踐技能,但還是忽視了將發展學生的綜合素質作為總體的教學改革目標。體育教學作為職業院校教育中的組成部分,會對學生的身心成長起到重要的影響。但是目前中職學校的體育教學還重在培養學生的運動技能,并沒有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體育運動習慣,忽視了對學生身體素質的全面培養。近年來,筆者跟隨研究團隊,主要面向廣東地區,針對性地調研了新課程體育下體育教學實施現狀。研究團隊既看到了新課程體系下通過體育教學對學生體質的明顯改變,但也發現部分學校在實施新課程體系中確實存在一些偏差和問題。本文將重點對所見問題進行展示、分析,力圖找到改進對策。

一、中職學校體育教學開展現狀調查及存在的常見問題

1.教學目標偏差

經過實際的調查和研究發現,目前中職學校體育課的教學目標確實存在一定的偏差。部分中職教師沒有側重發揮體育的育人作用,而是注重眼前暫時的效益而忽視了培養學生進行終身體育鍛煉的能力和思想意識。近年來,筆者跟隨研究團隊以經濟較為發達的珠三解地區為調查區域,設計了一份學生調查問卷,其中提到“在日常體育課程中,你覺得教師在哪一方面總是較多?”選項層層遞進,依次是“A.鍛煉體育技能、B.促進身體發育、C.減緩心理壓力、D.提升心理素質”。根據數據結果顯示,共調查了500名學生,選擇A、B、C、D的人數分別是281人、112人、84人、23人。(見表1)

從結果中可以看出,教師在體育課程教學中,對體育技能的訓練較多,但明顯存在缺少培養學生終身體育鍛煉的能力和意識。

2.教學方式傳統單一

在體育課堂中的教學方法過于單一,缺乏鍛煉學生的自主獨立意識,致使學生缺少理論與實際相聯系的能力,體育實踐能力嚴重不足。在日常教學中,筆者走訪了東莞地區的部分職業學校,通過調查發現,教師對體育教案的研究和設計不多,認為體育課程教學不需要改變教案,采取傳統教學方式,往往進行體育教學,要么是理論知識講解,要么是操場演練,缺少帶領學生實踐的過程。在調研中,筆者對教師關于“您多久進行一次教案設計和改動”進行調查,如表2所示:

通過分析發現,接受調查的體育教師共有30人,其中6人選擇“只在有要求或者教學變動時”,13人選擇“一學年”,7人選擇“一學期”,4人選擇“經常進行調整”。由此數據可以看出大部分教師對教案設計和調整的時間在半年以上,不能及時進行教學設計和調整。

3.缺少師生互動

筆者在走訪和調查中還發現,大部分體育教師都缺少與學生互動溝通的平臺,他們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而工作,只是注重培養學生的體育技能,卻忽視了與學生進行情感上的溝通與交流,學生也就逐漸缺少對體育的興趣和自覺鍛煉身體的意識。對此,筆者專門設計了針對學生在此方面的問題,并進行問卷調查,調查區域為廣東省部分中職學校。在問卷中,其中有一題是這樣設計的:“你的教師和你們在體育課上互動頻繁嗎?A.總是B.經常C.偶爾D.幾乎不”,調查的統計結果如表3所示:

通過對相關數據進行統計和分析發現,體育教師在體育課程中還是有互動的,但是,并不是有同學進行互動,可能只與擅長項目、體育較好的學生開展互動,并無法調動所有學生。

由于筆者所帶團隊的水平有限,應該還有其它問題沒有被發現,但目前通過調查所發現的這幾個典型問題就能足以引起調查團隊的高度關注,必須采取相應措施和方法,并加以糾正,以實現新課程體系所要求的目標和效果。

二、有效促進體育教學改革與實踐的措施策略

1.積極培養體育教師的體育素養

只有教師自身的素質水平高,才能夠培養出高素質,高水平的學生。近年來,研究團隊針對如何積極培養體育教師的體育素養問題提出如下應對策略:

(1)開展校內教研的活動提升教師的體育素養。以東莞市輕工業學校為例,近三來,共開展相關的市級課題有《大課間體育項目的創編與實證研究》,校級課題有《新課程改革下的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研究》,通過科研活動,既提高了體育教學的科研水平,同時以研促教,有力的提升的體育教師的整體水平和團隊素質。

(2)組織體育教師外出進行培訓或參觀,借鑒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全方位提高體育教師的知識素養。以東莞市輕工業學校為例,近三年來,在團隊的積極協調下,與東莞市紡織服裝學校、東莞市電子科技學校等十多所學校間開展了相互交流活動。通過借鑒和學習,達到了共同提升的目標。

(3)提升教師的專業能力。體育教學中的鉆研教材和課堂的組織管理能力是體育課教師的重要能力,是課堂改革中重要的教學要素。鉆研教材教學確保教學活動能根據學生興趣愛好來設計教案,能提升學生興趣,以及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同時還要提升體育教師教學組織管理能力,能夠靈活地把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以一定的教學流程串連起來,讓師生間相互學習、相互提升。如在東莞市輕工業學校為例,近三年,學校組織省、市相關專家對本校十二名體育教師進行新課改下體育教學的專業能力進行指導并開展了研討會及公開課,有效地提升教師的教學基本功。

2.構建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的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我國傳統的中職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一般都側重培養學生的體育技能和技巧,忽視了要結合學生自身的發展和需要科學的設置教學內容。為此,研究團隊經過診斷,提出以下幾點對策:

(1)體育教師除了要強化學生的體育專業技能,還要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以及專業需求特點培養學生形成健康的體能條件和基本的鍛煉技能。

(2)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強調在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發展學生的個性、創造精神和實踐能力,在課程設計的主要要求如何把學生的積極性調動起來,那我們就要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來設計課程。

例如,羽毛球、籃球以及乒乓球等體育活動都適合鍛煉學生的手臂力量,能夠提高學生的反應靈敏性。學生在日常的工作學習中都需要有堅實的手臂力量和靈活的反應程度,因此,多多開展體育活動既可以滿足學生的專業發展需要,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中職體育課堂的教學效果。我們在進行實驗中,設計了體育選修課程,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體育活動,把一學期的體育課程劃分為必修與選修,二分之一課時,為學生提供“排球、籃球、乒乓球、足球、健美操”活動的安排,學生根據喜好選擇課程學習。在對“選修體育課程活動滿意情況”進行調查后,總共進行課程選修實驗的班級共398人中,結果顯示如圖表4筆者發現設計的選修課受到了學生和教師的一致好評,教師在選修課中的教學更能突出教師擅長的活動,學生對自己選擇的活動興趣很高,并且樂于與教師互動,積極完成體育活動。(見表4)

(3)新課和標準的指導,改變課堂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老師在課堂上作為主導,開展“超市式”體育翻轉堂上課模式,教學相長,教師與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共同成長,構建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讓學生在體育教學中通過自學、互學等形式使體育課堂更具有趣味性和技能性,從被動地上課變成主動地學習,極大地增強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

3.積極構建體育校園文化,樹立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

一直以來,校園體育文化都是學校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體育教師通過加強學生對體育的鍛煉,不僅可以有效地改善學生的生活方式,還能夠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在創造校園體育文化的過程中,中職學校不僅要結合本校的辦學特色和發展特點來創建校園體育文化,還要引導學生積極的樹立科學的校園體育文化觀念,有效地實現中職學校教育思想和觀念的順利轉變。

(1)開展班級團隊活動,營造良好體育活動氛圍。中職學??梢越M織學生開展體育競賽,開展拔河、群體跳繩以及各種能夠促進群體合作、提高團隊意識的體育教學活動,使同學們在互相合作、相互幫助的過程中深刻感受校園體育文化的魅力,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形成正確的體育文化觀念,培養學生形成終身體育的能力。體育競賽要做到人人參與終于技能選拔,多以趣味運動會的形式開展,選擇的體育活動要能調動班級大部分學生,這樣下來,幾個活動下來,班級每個學生基本都可以參與至少兩個。例如,筆者所在的東莞市輕工業學校,經常性地開展兩人三足的接力,讓班級學生兩兩組隊進行接力,然后在增加難度,將人數增加到10人,學生在訓練中,增加了友誼,注重團隊協作,意識到在比賽中,自己一個人向前沖是不行的,必須要與提及的步伐一致。

(2)學生的體育文化和技能充分的融合,幫助學生樹立終身體育的意識。通過趣味運動會,學生可以在其中體會到體育精神的多方面內涵。2017年5月,筆者在自己所在的學校隨機選取10個班級學生進行問卷調查,所調查的問題及答案數據如下表所示,其中有398名學生對趣味運動會的開展持有支持態度,通過趣味運動會學生在增加班級凝聚力、促進同學之間友誼、減輕學習壓力等方面都起到了推動作用。(見表5)

(3)根據地方特色和群眾基礎來調整課程,促進終身體育的形成。以東莞作為籃球城市為例,籃球是非常具備氛圍和籃球基礎,通過號召學生經常參加籃球活動,通過組織參與班際籃球賽等營造學生運動氛圍,除了籃球之外,還可以舉辦羽毛球比賽,讓學生和家長一同參與,形成家校聯運的體育運動氛圍,養成終身體育的良好習慣。

(4)注重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探究課程方式。教師通過設計課程編排,讓學生自己開動腦筋,教學過程環環相扣,讓他們在學習中完成任務。營造輕松活躍的學習氣氛,使學生想學、會學和要學,從而更好地激發學生體育愛好的建立。

三、有效促進體育教學改革與實踐的案例分析

從2017年上半年開始,筆者承擔了所在學校的體育課改專題負責人,結合新課程的培養目標和大綱要求,對2017級的體育課進行課程改革研究,重點加強教師的科研及業務能力,調整課程設計,開設以學生為主的選修項目,根據地方特色及學生的身心健康特點,提出了大部分學生以籃球及羽毛球為主的訓練思路,同時還結合《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要求增加相關的素質練習,學生從身體素質以及對體育課興趣有了質的提升。2018年11月,本人對2017級學生進行的系統調查和數據分析,結果如表6所示:

根據數據顯示,開展課程改革一年來,學生的身體素質有了質的提高,學生在體育課堂上積極參加到上課中,在一學年的學習中學會一至兩項體育技能,在課余時間學校的運動場所都是學生運動的身影,形成良好校園體育文化。

筆者仍以所在學校為例,2015年來開展了“超市式”體育翻轉課堂的改革創新模式研究,教師根據地區特點,以籃球、羽毛球、排球、乒乓球等群眾性較好的作為課程選修,開展具有東莞體育教學的項目,由學生分組選修通過學生預習、課上小組交流、教師指點、小組練習、展示提高等環節,開展高效的體育教學,既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促進學生的技能養成,最終讓學生養成終身體育。

總之,在新時期的教學改革背景下,中職學校要在體育教學活動中積極開展改革,結合學生的身心發展創設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的體育參與積極性,讓學生在感受體育校園文化的同時,成功地樹立起終身體育的學習意識。同時,加強了對體育教師的培養和訓練,基本實現體育教學中改革與實踐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曾秋生.中職體育教學改革的創新與實踐[J].赤峰學院學報,2009 (08):13.

[2]李祥.學校體育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09):11-20.

猜你喜歡
教學改革與實踐策略研究教學方式
“真”學習:基于“教學做合一”的教學方式改進
淺談新型信息化教學方式的困境及解決策略
農業院??萍挤趸瘓@對雙創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作用研究
關于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質量的策略研究
新形勢下“管理心理學”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
初中語文略讀課文教學策略研究
基于計算思維的計算機圖形學教學改革與實踐
應用型本科院校自動化專業C語言課程教學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