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語言體驗觀及其對英語教學的指導作用

2019-09-10 07:22趙倩格
科學導報·學術 2019年23期
關鍵詞:指導作用英語教學

摘 ?要:本文主要對語言體驗觀及其對英語教學指導作用展開研究,首先,闡述語言體驗觀基本內容。然后,分析語言體驗觀的理論基礎。最后,對語言體驗觀及其對英語教學指導作用進行分析,其中包括在語音層面的指導作用、在詞法層面的指導作用、在語篇層面的指導作用以及在語言發展階段論與層次論的指導作用,具體如下。

關鍵詞:語言體驗觀;英語教學;指導作用

英語教學是我國教育事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英語教學工作的展開,不僅可以為學生的未來打下良好基礎,同時可以不斷提高學生的知識層面,增強學生未來在社會市場中的競爭力。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發展,社會市場中的對人才的要求正在不斷提升,為保證學生能夠符合社會市場發展,提高其英語專業素養,需要將語言體驗觀應用在其中。通過對語言體驗觀的利用,可以使得老師對自身的教學模式與教學內容進行完善與創新。所以,本文將針對語言體驗觀及其對英語教學的指導作用相關內容進行闡述。

1、語言體驗觀基本概述

上世紀八十年代由Lakoff和Johnson兩位學者提出的體驗哲學以及認知語言學,已經成為如今語言學當中的主流學派與重點。其中的核心思想就是,現實、認知、語言。語言的形成是人們對現實世界的認知加工以及體驗而出現的,其中互動體驗主要是指,人們通過對自身肉體以及五官的利用,對現實世界進行感知與認識。這一理念是對皮亞杰提出的主客互動觀點的利用與創新,但是,在這一過程中,可觀因素相對較多。認知加工通常情況下,主要是指人們在互動感知過程中,會獲取到相應的知識內容,針對此類知識內容進行深入加工與完善。人們采用不同的認知方式,那么所加工出的結果會存在很大不同。在這一過程中,主觀因素相對較多,原因是對當代認知科學的利用與完善[1]。由此可以看出,在語言表達中不僅包含一定的客觀因素與客觀成分,同時在也會被融入主觀因素。體驗哲學與認知語言的提出,能夠將人本精神充分體現。所以,在對語言的理解過程中,需要從人的角度進行闡述與認識。

2、語言體驗觀的理論基礎

人通常情況下會采取體認的方式,對現實世界進行感知與認識,心智的成熟與發展,需要通過經驗完成。對于心智的表征以及對世界范疇化的工具,具備一定的體驗性特點,這是體驗哲學的中心思想[2]。體驗哲學是認知語言學的基礎,語言具備加強的體驗性特點,認知與意義都是從體驗的基礎上發展而來,該種觀點對英語教學而言具有重要作用。因為它促使人們能夠從更加新鮮的角度對英語教學進行分析與完善,及時發現在英語教學中存在的不足或者問題。針對其中的問題,在教學中老師可以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教學模式與教學內容進行調整與完善。這樣才能為學生帶來高質量課堂,促使學生在英語課堂中,可以學習到更多知識內容,不斷提高自身的知識層面與認知層面,使得自身的專業能力得到完善。

除此之外,在語言體驗觀中,通常情況下,會包含三個原則,分別是概念隱喻性原則、思維無意識性原則以及心智體驗性原則。對于心智體驗性原則很多人并不陌生,就是人們日常生活中所提到的唯物論與物質決定精神,兩者之間的有機結合。人類的概念、心智以及語言等,都來源于人類對世界的互動體驗,并不是先天存在的,而是在不斷發展過程中后天形成的。思維無意識性原則,能夠將傳統思維范圍不斷擴大,是人類對不同事物認知加工過程。比如,人們在交談過程中,能夠聽懂某個人闡述的觀點,并且順利回答,那么在這一過程中,會涉及到十幾個心智,十幾個心智不斷運作,但是人們并不會意識到這一過程中。如果人們突然意識到其中的一個細節,那么屬于不正?,F象[3]。隱喻是人類概念的形成的一個機遇,主要是通過一個語義的方式,轉化為另一種語義方式,這也是概念隱喻理論形成的重要原因。隱喻是人類發展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因素。

3.語言體驗觀對英語教學的指導作用

在語言表達中不僅包含一定的客觀因素與客觀成分,同時在也會被融入主觀因素。體驗哲學與認知語言的提出,突出了語言表達與理解過程中人本精神的作用。所以,在對語言的理解過程中,需要從人自身精神層面、內心層面多角度進行分析,從這一角度開展英語指導,幫助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深層次含義。

3.1在語音層面的指導作用

語言的主要起因是來源于模仿,并且這一起源被很多學者所接受。人類會模仿大千世界中的不同類型的聲音或者聲響。比如,在勞動過程中不自覺發出的聲音的過程,形成更為原始的發音。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在基礎上形成一定的音義系統。在不同的語言中,都會才在不同的擬聲詞,擬聲詞具備一定的語音象征現象,這也是語言體驗性的重要依據與參考。雖然占據比例并不高,但是能夠將語言的原始面目充分展現。在這一過程中,雖然占據比例并不高,但是通過一定的收集與整理,并不會像人們想象的那么低?;诖?,可以對此類例證充分利用,為英語教學提供更多便利[4]。語言在不斷發展過程中,不僅發展速度較快,而且變化程度相對較大。所以,這一現象的出現,使得許多音義關系失去一定的原始依據與原始理論,無法更好追尋。盡管如此,也無法否定語音模仿論。

3.2在詞法層面的指導作用

語言此類的劃分,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有著較為密切聯系。比如,針對時間的劃分,將其劃分為動詞與名詞。從日常學習中可以知道,典型名詞是能夠看見的事物與摸得著的失去,動作過程就是典型動詞,會在一定程度上對某個事物產生影響。但是許多學者會結合生活中的突顯原則,對詞類進行劃分,這樣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傳統此類理論中存在的弊端或者不足。傳統英語詞匯被分為十大類的主要原因是,結合不同的標準,因此,在當時受到跟多人的質疑。在人們的實際生活中,會將時間分為過去、現在與將來,在英語中的反應則是對應不同的時態。在生活中,動作可以將其分為正在進行的動作以及已經完成的作用,這也是進行體與完成體形成的主要體驗性基礎。實際動作可以將其劃分為兩類,分別是主動出擊類動作與被動挨打類動作,在英語語言中會采用主動態形式與被動態形式將其展現。類似此類的語法現象,很多都可以在實際生活中尋找。

3.3在語篇層面的指導作用

語篇雖然來源于生活,但是卻在很大程度上高于生活,這也與語言學的核心原則,現實、認知、語言相符合。這里語篇來源于生活,主要是指在現實世界中的互動體驗,高于生活主要是指,對原始經驗進行加工與完善,這一過程中就是高于生活。由此可以看出,生活經驗在創作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在文學作品的創作與英語教學過程中,需要深入生活并了解生活,加工、提煉獲取到的信息內容,這樣才能保證整理的材料符合語篇的創作基礎與創作模式。

3.4在語言發展階段論與層次論的指導作用

從目前語言體驗觀的發展中不難看出,心智體驗性是其中重要原則之一,在這一原則中,更加注重認知與現實世界之間的互動與交流。在這一過程中需要明確,不同的個體生存在世界中,在現實世界中存在許多可以被感知到的形象與可以被感知到的事物。在對不同事物的認知過程中,是人們思維方式形成的前提基礎,在此基礎上,人們可以形成更加高級的思維方式與思維理論。在語言的認知過程中,通過社團成員與家長的幫助引導下,不僅可以形成相應的概念,同時可以明確其范疇。此外,能夠明確動作事件的實際順序流程,從而形成語言。

在體驗哲學中概念性隱喻在其中占據重要組成部分,通過隱喻這一方式,可以將思維從某個特定場景轉化為另一個場景,也就是說深入到抽象思維階段。反過來而言,抽象思維的形成與發展,需要在具體思維與事物基礎上展開。如果人們沒有具體的思維,那么抽線思維將無法形成,人們也無法理解。對于生存者與學習者的需要,可以將其分為兩種類型,分別是即時性需要與長久性需要。在即時性需要主要是人們日常生活以及生存中,所需要的內容,這樣才能保證人們在社會當中更好生存與發展。長久性需要主要是人們為實現自身未來更好發展中,所需要的內容,是為人們的未來發展打下基礎。在社會市場中有著不同社會層次的群體與不同階段層次的人群,所以,人們的生活方式、生活內容以及所需要學習的內容存在不同。因此,學習的語言存在差異?;诖?,在英語教學過程中,針對不同層次人群、不同階段人群需要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與教學內容。在英語的學習過程中,需要嚴格按照相應的學習規律展開,將其劃分為不同的層次與階段,通俗來講就是兩個層次與兩個階段。兩個層次主要是指基本思維層次與高級思維層次,兩個階段主要是指具體思維階段與抽象思維階段。兩個層次與兩個階段是人們發展必須經歷的過程,順序不可調換。因為只有通過基本思維層次的保障,才能為高級思維能力的學習打下基礎。只有具備具體思維層次,才能形成抽象的思維層次。所以,要在教學過程中,嚴格按照相應的層次與順序展開。通過循序漸進的方式,使得促使學生的學習能力與學習素養得到提升。

結束語:

綜上所述,英語教學是我國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使得教學質量與教學效率得到提升,保障學生在教學中學習更多知識內容,提高自身英語能力,需要加強對語言體驗觀的利用。因此,語言體驗觀對英語教學具備一定的指導性作用。通過對語言體驗觀優勢的充分利用,促使老師對教學模式與教學內容進行完善與創新,幫助學生更好理解英語知識。促使學生形成更為具體且抽象的思維方式,這樣可以在英語學習中,發散自身思維,對英語知識有更加深入了解?;诖?,需要老師在這一過程中肩負起自身責任,加強對語言體驗觀的利用。

參考文獻

[1] ?于曉華.基于語言經濟學的體驗式商務英語教學模式研究[J]. 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9(05):110+112.

[2] ?王金鳳.多元體驗中可理解語言輸入對高職專業英語教學效果的積極影響[J]. 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學報,2018(02):112-115.

[3] ?李健,朱榮華.基于情境模擬體驗模塊的英語語言實驗室設計[J]. 實驗技術與管理,2017,34(07):228-230+248.

[4] ?張曉梅.英語專業《綜合英語》課程體驗式教學模式研究——“432”體驗式課堂教學模式初探[J]. 中國包裝,2016,36(09):69-73.

[5] ?徐一檳.論美式英語對英式英語的滲透以及兩者之間的差異[J].現代交際,2018(01):14-16.

作者簡介:趙倩格,1998.05 ? 女 ?漢族 河南鄭州人,河南大學 外語學院 2016級本科生在讀,研究方向:英語。

猜你喜歡
指導作用英語教學
英語教學中對任務的幾點思考
將“課程思政”融于小學英語教學實踐
Cultivation of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in English teaching英語教學自主學習能力培養
英語教學設計——詞匯教學
英語教學中的文化因素
英語教學案例分析
化歸思想對高中數學教學的指導作用
學習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精神,探索高職院??茖W理論的指導作用
企業管理中管理經濟學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