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昌市Meli心理大學生消費市場的問卷調查分析

2019-09-19 13:44楊侔張欣李琮琇龔嘉韻黃宇翔
財稅月刊 2019年4期
關鍵詞:心理咨詢問卷心理健康

楊侔 張欣 李琮琇 龔嘉韻 黃宇翔

摘 ?要 本項調查以于江西財經大學隨機抽取的2456名學生為對象,運用11種測量手段測試評析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大學生對學校內心理健康課程評價及對線上心理心理咨詢的預期。統計結果顯示,仍有相當一部分同學表示自己的心理健康狀況需要調整或改善。目前,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主要體現在環境適應、學習、人際關系、情緒控制、求職擇業等方面上。同時,大部分學生對校內心理健康課程持有消極的態度。線上心理咨詢行業也孕育而生,然而問題頻出,由此我們針對現有的線上心理咨詢行業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對策建議。

關鍵詞 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線上心理咨詢

一、此次調查的區域與方式

本次調查在江西財經大學進行,調查方式采用問卷與實地訪談結合、線上與線下并行的方法,對該校2456名學生進行了隨機調查。調查為期5天,分別按照年級進行了分層抽樣。此外,在課余時間,實地走訪各個寢室,采集各個同學的相關信息,并進行詳細記錄,以確保調查結果的真實性。再具體實施過程中,采取線上與線下有機結合的方式進行,進一步擴大了樣本容量。

二、此次調查問卷顯示的特點

根據調查問卷的結果顯示,63.1%的同學對自己的心理健康狀況具有信心,但仍有相當部分同學表示自己的心理健康狀況需要調整或改善。由此可知,目前大部分同學在環境適應、學習、人際關系、戀愛與性、情緒控制及求職擇業等方面有或多或少的困惑于焦慮。但是,由于目前心理咨詢行業發展局限性及人們對行業偏見等原因,當代大學生主動尋求心理咨詢仍是一個亟待解決問題。

同時,根據我們的調查,在校大學生對校內開設的心理相關課程評價較低,絕大多數的學生對校內心理咨詢課程并不持有積極態度甚至不知道該課程的開設,僅有少部分同學認為在心理上遇到問題時可以起到幫助作用或是在日常對心理狀態的調解中起到顯著作用。由此可見,江西財經大學校校園內部心理健康課程的發展現狀不容樂觀,其實際作用并沒有完全達到預期效果,校園心理咨詢服務仍需加強。

從同學們對于參加心理咨詢的意愿情況來看,有過半數的同學表示愿意嘗試免費的線上詢服務,也有一部分同學表示非常樂意接受心理咨詢服務,僅有2.9%的同學持完全否定意見。這說明大多數人是出于自愿的需求前往接受心理咨詢,主動消費在這一市場中占據主導地位,因此高校心理咨詢服務目前具有可持續發展、潛力大和主動性強的特點。

大學生可接受的心理咨詢費用也普遍偏低,接近半數的同學可接受的咨詢價格為100元以內;而在選擇心理咨詢師方面,過半數消費者表示30至40歲的心理咨詢師最值得他們信任,且挑選負責的心理咨詢師時,大部分消費者認為心理咨詢師的口碑和經歷尤為重要。

三、此次調查問卷的結果分析

(一)市場背景分析

就目前而言,國內各高校均設有心理咨詢室及相關專業醫師,此外每個學校還會開展心理健康的課程及相關活動。因此,本次調研在問卷中就針對大學生對校內心理咨詢課程的評價進行調查。結果顯示,有74.75%的學生對校內心理咨詢課程持有消極態度,其中,分別有37.86%和36.89%的同學認為該課程對其完全沒有作用甚至并不知道有這些課程的開設;而部分(18.45%)知道這些心理咨詢課程的同學則認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的作用不大,就算是有一定的心理問題,大多數同學也不一定會選擇去找老師咨詢,他們表示心理咨詢師和自己有一定的距離感,不愿意在陌生人面前表達自己的心事。僅有少部分同學認為該課程有實際意義。根據以上數據可以得出:江西財經大學校內開設的心理健康課程,這種線下實體的心理咨詢方式并非受到廣大同學的歡迎,其課程效果遠遠低于預期水平,大多數同學缺少進行有效心理咨詢的途徑。

(二)消費者潛力分析

在卷調查中,我們針對假設如果校內存在一個線上心理咨詢的平臺,同學們對該線上心理咨詢方式的意愿情況進行了調查。通過數據分析,我們發現有19%的同學表示非常愿意嘗試,與此同時,超過半數的同學表示愿意嘗試免費 的線上心理咨詢服務,而不到1/3的同學對線上心理咨詢持消極態度。不難發現江西財經大學的消費群體對線上心理咨詢的容忍度較高,這對于Meli心理小程序的顧客群體儲備具有利好趨勢,增強了Meli心理小程序運營的可行性。同時,目前江西財經大學校內并沒有專門針對大學生心理健康咨詢的線上平臺,Meli心理小程序的開發與運行將快速的搶占市場空缺,發展潛力較大。

(三)消費者消費偏好分析

針對大學生心理咨詢的目的,問卷提供四個方面:人際關系、情緒管理、抗壓抗挫能力及其他方面目的進行信息采集。通過分析,我們發現約有55%的人希望通過心理咨詢可以擁有好人緣,27%的人希望可以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緒,14%的同學認為自己急需提高抗挫折和抗壓的能力,總體來看同學們對心理的需求主要體現在社交、情緒管理等方面。這為核心運行與宣傳Meli心理小程序,提供了明確具體的方向,在業務方面具有一定的針對性。

(四)潛在消費者對互聯網+心理咨詢的期望分析

單個業務的價格的確定對于運行Meli心理小程序具有重要影響,通過消費者對心理咨詢課接受單價分析,潛在消費者對于線上心理咨詢行業的預期消費普遍偏低,有近85%的同學認為500元以下心理咨詢價格是可接受的,其中,48%的同學認為價格低于100元較為合理;但仍有極少部分人群能夠接受1000元以上的高消費水準,由此可以看出目前Meli心理小程序的發展須以較低收費入手,同時針對高消費人群拓展標準化高質量的心理咨詢服務。

潛在消費者對于心理咨詢師的要求有一定預期,30至40歲的心理咨詢師最受廣大消費者的信任,其占比54.40%。同時,問卷中針對消費者對心理咨詢師的挑選偏好進行調查,結果表明在挑選心理咨詢師時,同學們認為心理咨詢師自身的經歷和口碑尤為重要。因此,在市場定向選擇時,Meli心理應著重考慮年齡適中,具有良好的口碑、豐富的經驗和經歷且具備一定職業等級及素養的心理咨詢師,以提升消費者的信任程度和咨詢感官。

四、對進一步拓寬互聯網+心理咨詢行業的建議

(一)風險防范,有效監管

有關部門應全方位加強監管,嚴格心理咨詢師的培訓認證及管理監督設置,全面提高行業工作人員專業素質。嚴打咨詢機構、培訓機構造價行為,肅清行業風氣。線上心理咨詢平臺應對咨詢師設置嚴格的準入資質考核,并加強員工培訓。一方面可以降低客戶對心理咨詢的接受障礙,亦有效規避對行業發展、品牌形象與用戶信任的潛在傷害。重視保護用戶信息安全,強化后臺數據庫保密性,最大程度保護用戶合法權益及隱私。

(二)多元化手段發揮線上優勢

探索線上與線下并行的新模式,多重手段有效治療。充分發揮“互聯網+”模式的優勢,用戶可避免當面交談的不便,節省更多的時間及其它成本。發揮線上推廣的動能,多渠道的宣傳、科普拉動咨詢。

(三)研發針對性、多樣化的服務產品策略

針對未成年人、大學生、中青年、老年人等不同群體,依據其不同需求狀況、用戶偏好等設計出針對性的心理咨詢的服務產品,深耕用戶特殊化服務,最大程度吸引客戶以拓展更大的市場。如,針對大學生就業前的心理咨詢,幫助在選擇中迷茫的大學生們提供就業心理指導,幫助其尋找與自身性格與內心需求最能擦出火花的職業機會。

(四)繼續加大力度促進心理咨詢納入醫保范疇或企業福利體系

結合2016年10月北京市海淀區將心理咨詢納入醫保的試點嘗試以及2018年6月深圳市擬將“心理治療”和“心理咨詢”納入醫保支付范圍的。這不僅有利于大眾重視心理健康狀況,培養大眾群體的心理健康消費習慣;也預示著中國心理咨詢/治療納入醫保的序幕正緩緩拉開,行業也應借著如此利好爭取與醫院有更好的聯通與合作。同時,互聯網+心理咨詢機構亦可以尋求與企業合作,促使企業將心理咨詢納入企業福利體系,通過互聯網平臺更全面、到位地關注員工心理健康,促進公司長期良好的發展,讓員工更好的獲得公司的人文關懷。

猜你喜歡
心理咨詢問卷心理健康
“割韭菜”的心理咨詢行業亟待規范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徑探索
微課在心理健康團訓師培養中的應用探討
基于人際交往的心理健康課程
心理咨詢:架一座心靈的彩虹
心理咨詢不簡單
問卷大調查
問卷你做主
關注自己的心理健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