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一節課看學生課堂參與度低的教學策略因素

2019-09-22 05:24王愛華
學校教育研究 2019年2期
關鍵詞:參與度一節課口語

王愛華

近日,我?!冻踔杏⒄Z不同課型的模式研究》課題組組織了中期成果展示活動,在我們所聽的幾節課中,共同的反映是學生課堂參與的積極性不高,學習很被動。怎樣才能讓孩子們激情飛揚,就像那些課改名校那樣讓學生有精彩的課堂展示呢?有人提出了加強班級小組建設,激活學生課堂參與積極性的建議,而我則認為,加強管理是外驅力,要想保持學生長期參與的熱情,就必須依靠學生的內驅力,就是學習本身的魅力,這就要求教師要通過平時課堂教學的科學性和得體性去點燃學生參與的欲望。因為沒有教學策略的科學性和得體性,被點燃的學生參與的欲望也很容易慢慢地再次熄滅。所以,提高教師執教能力是保持學生參與度可持續的基本的保證。

下面,我就通過這次活動中的一節課,談談學生課堂參與度低的教學策略因素。

本節課這位老師講的是七年級下Unit 3 How do you get to school?的第二課時。導致課堂上學生表現非常沉悶主要是由于以下四個原因:

1. 媒體使用不當,學生言之無物

本節課是一節比較典型的聽說課,但授課老師至始至終沒有使用多媒體。沒有使用多媒體并不簡單地意味著不時髦,而是要直接影響到一節課教學目標的設定和教學策略的選擇,因為一節好課一定是要根據學生特點、教師風格、教學內容和教學條件而設計的,沒有了多媒體,實現教學目標的條件和路徑就都要發生變化。本節課中,由于沒有多媒體,學生在兩人小組練習How do you get to school?的時候就只能使用第一人稱和第二人稱,而這樣的練習學生只能練習一次,因為我們不可能就同一個問題一直問同一個人,如果我們非要讓學生多練幾次,并且變換“去學校的方式”,那就是一個為練而練的假的情境,就不能激起學生用英語做事的熱情,感覺如同嚼蠟;而如果使用了多媒體,同學們兩人小組練習時范圍就會無限擴大,可以談論老師怎樣上班,也可以談論我們怎樣去海南旅游等等。所以,正是老師沒有充分利用多媒體設備,導致學生無話可說。

2. 教材處理不妥,學生言之無時

本節的教學內容是從Section A 2e到3c,其中2e是基于前面How do you get to school? How long does it take...?和How far is it from... to...?的綜合練習,應該是更高層次的口語交際,但是在本節課中,教師卻把這段對話變成了閱讀理解,并且布置了讀后需要回答的問題。這樣學生綜合練習口語的機會就被中考題型閱讀理解所代替了,學生想說都沒有了機會。表面上看,這樣做好像應對中考的針對性更強,但是,英語能力是由聽說讀寫綜合而成的,任何一塊短板都會直接影響學生最后的成績,沒有了聽說機會,學生的參與度、成就感都要被抑制。對教材的不當處理,讓學生失去了說話的機會。

3. 任務設置平行,學生言之無趣

本節課一開始,教師就與學生們共同練習了本節課的目標語言How do you get to school? How does it take to get to school? 但是,在將本節課教學內容過了一遍之后,教師卻又呈現出了下列表格讓學生練習:

仔細分析后,我們發現此表的內容、功能與難易程度與剛上課時師生的對話練習幾乎一樣,內容、功能和難度相同的任務重復出現會降低學生參與的興趣。我們平時提倡的任務設置要由易到難、由低到高是有道理的,因為這樣才可以滿足學生挑戰自我的成就感,激發學生參與的熱情。因此,本節課這樣一種任務設置不能不說是影響學生參與的一大敗筆。

4. 評價方式隨意,學生偷懶有機可乘

本節課在安排學生完成3b的時候,老師急于找了五個學生上黑板完成練習,這樣就過早地暴露了即將要點評的對象,致使其他學生容易偷懶。這就像我們先叫學生后提問一樣,當學生知道一會兒評價的對象與自己無關時,參與的積極性也就降低了。正確的方法是,我們可以讓全體學生先完成任務,需要講評時使用實物展臺,隨機或指定幾個學生展示自己的答案,這樣就可以避免有些學生“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行為。另外,糾正學生口頭練習的錯誤也傷害了學生口頭表達的自信心。有錯必糾是行為主義的教學觀,他們認為,學習就是要建立一種“刺激-反映”鏈接,只有不斷進行正確的“刺激-反映”,才能讓學生形成正確的口語能力。但是,人本主義理論卻認為,人不僅是需要被訓練的人,更是有情感的人,當他知道有錯就要被叫停、糾正、批評,甚至羞辱時,他的內心就缺乏一種安全感,自信心也會受到傷害,因為我們在口語練習時,幾乎不可能不出錯。正確的方式是,在學生發生錯誤后,教師要用正確的形式“覆蓋”學生的錯誤,以暗示該同學和其他同學要用正確的方式表達,要相信我們的學生具有超強的“糾錯”能力,讓他自己改正。

以上四個方面的問題,實際上也是在其他課堂上經常出現的,并非個別。這里把它拿出來做一個分析,目的是想讓老師們引起重視,在教育技術層面,進一步優化教學策略,保持學生長期課堂參與的熱情,提升課堂教學的效果。

猜你喜歡
參與度一節課口語
在線教學下的大學生內在動機和參與度探析
我最喜歡的一節課
膽戰心驚的一節課
“上課時間太長,下課時間太短”的啟示
口語對對碰
口語對對碰
看影視學口語
練習口語的一些小提示
這樣的一節課算成功嗎?
課堂教學結構的設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