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綜合護理干預對改善睡眠障礙患者焦慮抑郁狀態的效果

2019-09-28 02:48王彩秀李蓮子
健康必讀·下旬刊 2019年10期
關鍵詞:睡眠障礙睡眠質量抑郁

王彩秀 李蓮子

【摘 要】目的:探析綜合護理干預應用于睡眠障礙患者對其不良情緒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2018年5月到2019年5月到我院治療的睡眠障礙患者76例作為觀察對象,按隨機數字法將其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8例。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采取綜合護理。對比兩組患者睡眠質量及焦慮、抑郁改善情況。結果:治療前,兩組患者PSQI、焦慮、抑郁評分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PSQI、焦慮、抑郁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睡眠障礙患者采取綜合護理措施可有效改善睡眠質量、緩解其不良情緒。

【關鍵詞】睡眠質量;綜合護理;睡眠障礙;焦慮;抑郁;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75【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3783(2019)10-03--01

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睡眠障礙患者呈上升趨勢,睡眠障礙易引發各類并發癥,患者不同程度的存在焦慮、抑郁的情況[1]。睡眠障礙患者主要表現出入睡困難、睡眠潛伏時間較長,醒覺次數加多、睡眠質量欠佳。此次研究對患者采取綜合護理干預,取得一定影響效果,總結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5月到2019年5月到我院治療的睡眠障礙患者76例作為觀察對象,按隨機數字法將其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8例。所有患者為首次診斷為睡眠障礙者。對照組男20例,女18例,年齡25-76歲,平均年齡(52.15±8.43)歲;觀察組男19例,女19例,年齡26-79 歲,平均年齡(53.20±8.76)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進行對比,組間差異不明顯,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護理,主要營造良好環境、加強生命體征監測、用藥指導等。觀察組患者采取綜合護理,內容如下:

心理干預:對患者性格特征進行分析,掌握患者內心想法,分析其失眠原因,對其有針對性的心理疏導,引導患者講述心中疑慮,認真傾聽耐心溝通

康復訓練:為患者制定一系列康復計劃,給患者安排每日活動量及康復訓練內容,嚴格監督執行,將患者對疾病的注意力進行轉移,減少白天休息時間。

飲食干預:引導患者飲食應以清淡消化為主,可適量增加奶制品、蘑菇、香蕉等有助于睡眠的食物,忌辛辣油膩食品,且晚餐不宜食用過多,切勿引用濃茶,咖啡等影響睡眠質量的飲品。

睡前護理:保持安靜、舒適的睡眠環境,定期開窗通風,燈光溫馨舒適。給患者擬定作息時間表,導致患者嚴格執行的重要性,在睡前使用溫水泡腳,聽輕音樂,幫助睡眠,調整舒適睡眠體位。

用藥指導:對患者睡眠質量進行分析,對于情況嚴重者,我正在醫囑給予用藥指導,幫助其建立正常睡眠規律,改善其焦慮、抑郁狀態。

1.3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1)觀察對比兩組患者SAS、SDS評分情況。本次研究對患者護理干預前后不良情緒使用焦慮(SAS)與抑郁(SDS)自評量表進行評估。SDS最高為41分,SAS最高為50分,輕度(50-59分),中度(60-69分),重度(>69分),得分越高代表焦慮抑郁程度越嚴重。

(2)觀察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睡眠質量評分情況。本次研究使用匹茲堡睡眠質量量表(PSQI)評估患者睡眠質量,主要從睡眠質量、入睡時間等七個方面進行評估,每項0-3分,總分21分,得分越低代表睡眠質量越好。

1.4 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對相關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使用統計學軟件包版本為SPSS 19.0,n代表計數資料,用χ2檢驗,代表計量資料,用t檢驗,P<0.05代表組間差異明顯,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干預前后PSQI、SAS、SDS評分對比

治療前,兩組患者PSQI、SAS、SDS評分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PSQI、焦慮、抑郁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睡眠障礙主要是入睡困難、睡眠時間較少、多夢失眠,睡眠障礙的發生主要與患者疾病、環境、心理因素有關,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2],不利于患者身體健康。

此次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患者PSQI、焦慮、抑郁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分析主要原因在于:綜合護理措施將護理內容細化,對患者睡眠障礙情況進行分析,掌握患者內心想法,給患者講解治療成功案例,給予針對性護理干預,幫助患者建立治療信心,有利于提高患者依從性;結合患者睡眠障礙病情的嚴重程度,對患者進行適當的心理疏導,緩解患者內心焦慮、煩燥、不安等不良情緒,給予必要心理干預后有利于調動患者治療積極性,讓其正確面對疾病。營造良好睡眠環境,減少外界干擾,保障患者良好睡眠,對患者生活習慣、作息習慣進行指導,引導其養成良好睡眠習慣;給予患者康復訓練,對飲食結構進行調整,并在睡前泡腳、傾聽音樂等,為入眠創造條件。通過綜合護理干預,緩解患者焦慮、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緒。綜合護理措施起到改善患者失眠、焦慮、抑郁的作用。

綜上所述,綜合護理干預應用于睡眠障礙患者可起到良好應用效果,有效改善患者睡眠質量,改善其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可在臨床中大力借運用。

參考文獻

姚清娟.心理護理干預對焦慮癥患者睡眠質量的影響[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22):187-188.

李玉子.心理護理對抑郁癥患者睡眠障礙的療效研究[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8,9(10):189-190.

猜你喜歡
睡眠障礙睡眠質量抑郁
非運動性癥狀對帕金森病的影響探討
16周太極拳鍛煉及停練8周對老年女性心理健康的影響
芪棗安神湯對心脾兩虛型失眠癥患者睡眠質量的影響
情志護理干預配合針刺對急性面癱患者不良情緒以及睡眠質量的影響
穴位按摩配合頭皮花針治療化療患者睡眠障礙的效果觀察
產前個性化心理護理對初產婦焦慮、抑郁心理及分娩方式的影響
社區在冊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質量及影響因素分析
某社區門診苯二氮類助眠藥處方情況及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