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核心素養下如何提高小學音樂教學水平

2019-10-09 03:49曹楊波
北方音樂 2019年15期
關鍵詞:教學水平小學音樂核心素養

【摘要】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標準》(2017版)提出音樂學科的核心素養包括審美感知、藝術表現和文化理解三個方面,要培養學生的音樂核心素養、提高小學的音樂教學水平,就要根據實際情況,從這四個方面出發,首先要轉變傳統的音樂教學理念,重視對音樂教師的培養;其次,營造良好的音樂學習氛圍,激發學生音樂學習興趣;再者,完善音樂教學器材和設備,促進音樂教學有效開展;最后積極借鑒國外先進的教學方式,全面提高學生音樂核心素養。

【關鍵詞】小學音樂;核心素養;教學水平

【中圖分類號】G632.3 【文獻標識碼】A

在過去的應試教育大環境下,人們只重視考試科目的學習,對于音樂這種沒有加入考試總分的學科就顯得可有可無,可是隨著教育部《中小學生藝術素質測評辦法》、廣東省教育廳《關于初中學生素質綜合評價的指導意見》等一系列文件的出臺,音樂學科的地位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尤其是《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標準》(2017年版)的修訂完成,其明確指出音樂學科的核心素養包含了審美感知、藝術表現、文化理解三個方面。針對新的音樂教育形勢,本文將從以下四個方面來論述如何提高小學音樂教學水平。

一、轉變傳統的音樂教學理念,重視對音樂教師的培養

在傳統音樂教學理念的影響下,音樂教學方式較單一,有一部分教師認為只要學生把教材里面的歌曲學會了,教學任務就完成了。同時,在這種教學理念的影響下,音樂學科一直受到其他學科的“打壓”,尤其快到期末考試的時候,音樂課常常會被別的學科“強行”占去。此外,相對于其他學科的老師而言,音樂教師沒有受到學校的重視與培養,這就導致音樂教師在上課時缺乏工作熱情和積極性。要改變這種情況,提高小學音樂教學水平,就必須摒棄傳統的音樂教學理念,提高音樂學科的地位,同時加大對音樂教師的培養的力度,激發音樂教師的工作熱情。

例如不定期地對音樂教師進行培訓,幫助音樂教師轉變教學理念的同時,掌握最新的教學動態和提升專業能力,對音樂教師采取激勵機制,激發他們教學教研的積極性,尤其是要提高音樂課堂的教學質量。這就需要老師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音樂課堂中去,并且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此外在制度上保障音樂課的課時,保證不被別的學科“擠壓”。讓學生意識到音樂學科和別的學科一樣重要,音樂課所講授的知識和技能對提高他們審美能力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并將終身受用。當學生端正音樂課程學習態度后,那么在音樂課堂中就會認真學習。

二、營造良好的音樂學習氛圍,激發學生音樂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學生正處于孩童時期,對周圍的一切都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對一切未知的事物都躍躍欲試。但是,這個時期的小學生又很好動,對于一件事情很難保持長久的專注度,往往是新鮮勁兒一過就奔向下一個目標。因此,在這個階段的音樂學習中需要老師對學生進行相應的興趣引導,讓小學生愛上音樂課,從內心激發起學生上音樂課的熱情。但是由于小學生興趣尚未穩定,所以如何幫助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長久保持下去才是最重要的。因此,在小學音樂課程教學中要營造良好的音樂氛圍,讓學生更好地感受音樂文化的熏陶,在潛移默化中喜歡上音樂課程。

例如學習《哇哈哈》這一課,在學生掌握了歌曲的演唱以后,組織學生進行維吾爾族舞蹈、打擊樂器的探索學習,最后讓學生自行組合演唱、舞蹈、伴奏等不同表現形式的小組,讓他們多形式地表現《哇哈哈》這首歌曲。由于小學生大都喜歡集體活動,大家在一起唱歌、跳舞既熱鬧又能活躍氣氛,在這種活躍的氛圍中,大部分學生的積極性會被充分的激發出來,此時老師要做的就是幫助學生保持積極性,比如在這節音樂課結束后,將下一節課程要學習的內容以及要開展的活動跟學生進行交流,或者給他們分發導學案,借此來保持學生對于音樂學習的興趣。

三、完善音樂教學器材和設備,促進音樂教學順利展開

目前,大部分的小學音樂器材不夠完善,音樂教學設備落后,進而導致小學音樂教學無法順利展開。音樂教學不像其他科目有課本就行,音樂的演奏既需要有人主唱同時也需要音樂器材輔助伴奏。并且,讓學生學習音樂并不單單是了解一首歌曲的調子是怎樣的,還需要學生了解不同樂器的分類及使用。如果在進行音樂授課時,沒有相關器材做輔助,學生很難想象到這種器材是什么樣子的,單純靠老師的講解沒有實際操作,學生也很難掌握音樂器材的使用方法。

因此,學校方必須要重視音樂器材的購進和添置,為學生更好地學習音樂提供優越的外部條件。完善了音樂器材的供給后,老師要切實地用好這些音樂器材,在進行音樂授課的時候通過現場演示的方式引導學生了解各種音樂器材的使用方法和用途。音樂器材有很多中,最常見的是鋼琴、長笛、小提琴等,每一種樂器又分好幾種發音,每一種發音適合在什么場景里出現也是需要學生了解的。此外,在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提高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在學習一首歌曲時,不要只滿足于讓學生會唱這首歌,還要引導學生學習歌曲里相關樂器的使用,在引導學生使用相關樂器演奏的時候及時發掘學生在某種樂器使用上的天賦并加以重點培養。

四、借鑒國外先進的教學方法,全面提高學生的音樂核心素養培養

我國的小學音樂教學發展較晚,目前還處于起步階段,尚未形成一套科學系統的音樂教學方法。反觀瑞士、德國、匈牙利、日本、美國等國家為了全面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已經形成了一套適合本國學生的音樂教學方法,如:瑞士的達爾克羅斯音樂教學法、德國的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匈牙利的柯達伊音樂教學法、美國綜合音樂教學法和日本的鈴木音樂教學法,這些音樂教學方法各有特點,都是各國針對本國學生的年齡階段和學習特點制定的,大都專注于培養小學生的音樂技能、鑒賞能力和審美能力,并在這個過程中發掘小學生的音樂天賦,加以重點培養。因此,我們要積極學習國外的先進的音樂教學方法,在借鑒國外的音樂教學方法的同時,結合我國學生的特點,有針對性的采用,并尋找我國小學音樂教學所需的方法和有效途徑。

例如,美國綜合音樂教學法是一種以構成音樂的共同性因素進行總體的學習為出發點的音樂教育觀念。綜合音樂教學法以探索和即興創作為核心,通過音樂諸要素和實踐的綜合,以及演奏、演唱、分析、創作等方式,使學生在不同的教學程度上都能建立起音樂概念之間的聯系,并促進他們音樂知識和概念的發展。其學習過程通常分為探索、模仿、即興、創造四個階段,是一種以啟發小學生的想象力和發掘音樂潛力為目標的音樂教學方法。通過對美國綜合音樂教學法的學習,可以認識到我國在音樂教學方面最大的不足就是沒有將人放在第一位,音樂是一門靈動的學科,是激發學生創造思維、提升學生審美能力的學科。所以,在實際教學中要以人為本,關注學生的需求,引導學生發掘自身的音樂潛力、迸發應有的創造力,全面提高小學生的音樂核心素養。

小學生音樂核心素養培養的落腳點是音樂課堂教學,只有切實提高音樂的教學水平,才能提升學生的音樂核心素養,從而培養出“全面發展”的人。

參考文獻

[1]孫娟.試論小學音樂核心素養教學設計[J].中國農村教育,2018(2):62-63.

[2]盧巍.西部農村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生活化策略的實踐與研究[J].考試周刊,2013(55):114-115.

[3]張鳳嬌.小學音樂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學周刊,2016(17):205-206.

作者簡介:曹楊波(1978—),女,漢族,廣東湛江,本科,廣東省湛江市霞山區教育局,小學一級,研究方向:中小學音樂教學教研。

猜你喜歡
教學水平小學音樂核心素養
生活情境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提問有效性的策略
開啟學生智慧,構建快樂課堂
如何走出小學音樂教學的困境
素質教育背景下音樂欣賞教學的實踐與思考
作為“核心素養”的傾聽
“1+1”微群閱讀
向著“人”的方向邁進
核心素養:語文深度課改的靶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