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細菌性食物中毒的微生物檢驗

2019-10-21 07:19劉欣
健康之友·下半月 2019年12期
關鍵詞:微生物檢驗沙門氏菌

劉欣

【摘 要】現階段,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食品安全意識越來越高,大家越來越重視食品安全。但隨著各種食品安全問題被曝出,人們對食品安全的擔憂越來越高。食品問題是現代人們食物中毒最重要的原因,食物中毒會對人們身體健康造成不良影響,會對人們的日常工作與生活產生很大的影響。食物中毒一般是由于人們食用到攜帶有致病性原的食品引發,并且一般是集體性中毒,一般會造成較為嚴重的后果。在食品攜帶的致病性原中,最為常見的是沙門氏菌,因此本研究對食物中毒的原因以及微生物檢驗結果進行探討[1]。

【關鍵詞】細菌性食物中毒;微生物檢驗;沙門氏菌

【中圖分類號】R155.31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2-8714(2019)12-0063-01

細菌性食物中毒是食物中毒中發病率最高的,在食品的運輸、儲存、銷售中均有可能出現細菌感染。在這三個環節中,任何一個環節出現了細菌污染都可能會導致食物中毒。在食物所處環境溫度過高或是食物受到細菌污染時,都會給食物上細菌的生長和繁殖創造一個較好的環境,經過一段時間,食物上的細菌達到一個能夠產生毒素的臨界點,在這之后人們若食用這樣的食物便會食物中毒。在發生細菌性食物中毒時,若不清楚具體原因就需要借助細菌微生物分析技術并對常見致病菌熟知,這樣才能更好的分析出食物中毒情況,為治療提供

依據。

1 資料與方法

本研究選取2017年-2018年我中心參與調查處理的細菌性食物中毒患者50例,對其中35例患者的嘔吐物進行微生物檢驗,對10例患者引起食物中毒患者的廚具進行檢驗,對其他5例患者食物加工處進行采樣檢查?;颊咧邪ㄓ心行曰颊?7例,女性患者23例,年齡區間為31歲-67歲,平均年齡48.4歲。為使檢驗結果具有說服力,本研究采用電子天平、顯微鏡、恒溫培養箱、API生化鑒定儀等工具和儀器[2]。

在進行沙門氏菌檢驗時,采用緩沖蛋白胨水進行前增菌、TTB和SC進行二次增菌、HE瓊脂培養基和沙門氏菌屬顯色培養基進行分離培養,檢驗工作全程按照GB4789.4-2016《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微生物學檢驗沙門氏菌檢驗》進行。研究運用統計法對研究的數據進行統計和分析,計算出每種菌類被檢測出的概率。研究將所有患者的肛拭、大便、砧板進行研究,將拭子樣品置于肉湯培養基中后進行檢驗。研究將沙門菌診斷血清作為診斷血清。

2 檢驗過程和結果

對50例患者進行細菌性檢驗后,我們從檢驗結果發現,拭子樣品在36℃下進行增菌,維持時間為一個半小時,結果發現肉湯培養基減少1ml。將其轉種置于含量為10ml的TTB增菌液中42℃培養24小時,可以清楚地觀測到TTB增菌液顏色變淺,同時轉種SC增菌液,36℃培養24小時,可觀測到菌液顏色變紅,并且有沉淀物。而后用接種環取增菌液一環,劃線接種于科瑪嘉沙門菌顯色平板和HE瓊脂平板,36℃培養24小時,觀察結果。

結果顯示在全部樣本中,有38例表現為HE瓊脂板出現中心黑色,整體藍綠色菌落,顯示疑似沙門菌落??片敿由抽T菌顯色板可以觀測到出現形狀為圓形,且表面濕潤的紫紅色菌落。因此綜合分析,樣本中沙門菌檢出率最高,致病性大腸桿菌檢出率最低。根據樣品的分類可以顯示出最高的為食品,最低的為廚房廚具及砧板。為對沙門菌作出進一步了解,我們選擇其中一例檢測出疑似沙門菌的患者,將患者提取的可疑菌落接種于AP120E試條,對其進行操作后以人工讀板之后輸入儀器,結果判斷其為沙門菌屬。之后將菌株在VIFEK2G-細菌鑒定卡上接種,經過培養確定該疑似菌落為沙門菌屬。

沙門菌作為一種人畜共患病原菌,在自然界中分布極為廣泛,極易對食物造成污染,因該病原菌與人類接觸較多,且感染性強,因此感染患者數量長期位于細菌性食物中毒患者首位。在晚春、夏季、早秋季節,由于溫度較高,因此沙門菌感染常發,長期以來威脅著無數人的身體健康[3]。一般而言,經過高溫煮熟的食物,在放置一段時間之后再次食用感官性狀的改變程度就小,人們往往不能清楚的靠嗅覺及味覺感官判斷食物是否收到沙門菌感染,當人們食用了這些被沙門菌感染的食物之后常常會出現細菌性食物中毒現象。因此為了最大程度的避免食物被沙門菌感染,食品管理部門應該加強對食品加工及銷售過程中的食品監管,進行不定期抽查,防止出現食物中毒現象。并且還要注意生食品和熟食品需要分別放置,注意區分食品容器。在食品加工中要注意衛生問題,做好衛生安全監督,最大限度的減少細菌性食物中毒的發生。

3 討論

當今社會,人們的食品安全意識在不斷提高,但是根據衛生部門統計,近年來,食物中毒人數不減反升,其中最常見的是細菌性食物中毒,這種現象長期威脅著人們的身心健康,影響了人們的日常工作和生活。細菌性食物中毒一般是由于人們食用了被致病性細菌污染的食物,之后機體食物中毒。食物中毒在日常生活中較為常見,很多人不把它當回事,但食物中毒若情況嚴重可能會損害健康乃至危及生命,要提起足夠的重視。減少細菌性食物中毒事件的發生,不光要提高人們日常食品安全意識,還要依靠相關部門的食品檢驗工作。細菌微生物檢測是食品檢測中最為重要的一環,檢測工作需要長期高效大量進行,這樣才能保障取樣的科學性和普遍性[4]。微生物檢測取樣時,除了對患者嘔吐物取樣外,還需要對食物來源餐具、拭子等取樣。結果顯示含菌量最高的是食物,廚具含量最低,并且在致病菌中含量最高的是沙門菌屬。另外注意在檢測過程中需要有相關部門的監督,對整個分析檢測過程進行把關,只有這樣,才能使食品安全事故不再

頻發。

參考文獻

[1] 齊瑩瑩.86例細菌性食物中毒患者微生物學檢驗結果分析[J].河南預防醫學雜志,2018,29(12):928-929

[2] 劉曉瑜,吳小鳳.細菌性食物中毒的微生物學檢驗分析[J].食品安全導刊,2018(18):66

[3] 羅瀅娟,羅漢宇,劉麗,匡志超.細菌性食物中毒的微生物學檢驗探討[J].當代醫學,

2018,24(06):65-67

[4] 朱穎梅,譚海芳,林鳳,蘇樂斌.細菌性食物中毒的微生物學檢驗分析[J].疾病監測與控制,

2017,11(02):95-97

猜你喜歡
微生物檢驗沙門氏菌
沙門氏菌啥來頭
沙門氏菌席卷美國23個州,感染212人
有效選擇沙門氏菌培養基
美國多州發生沙門氏菌感染事件
沙門氏菌耐藥譜分析
婦科炎癥感染中微生物檢驗方法的臨床效果分析
微生物檢驗在醫院感染控制中的應用價值分析
不同臨床標本微生物檢驗的陽性率流行病學分布研究
微生物檢驗在臨床應用中的質量控制策略分析
澳大利亞沙門氏菌疫情創新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