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析風險防范式護理在兒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

2019-10-21 07:19吳光霞
健康之友·下半月 2019年12期
關鍵詞:兒科護理應用效果管理

吳光霞

【摘 要】目的:在兒科護理管理中實施風險防范式護理干預,將詳細的護理內容進行總結和分析護理效果研究。方法:收集資料時間為2018年10月--2019年9月,在此期間于我院兒科展開治療的83例患者為對象,依據隨機抽樣方法進行分組,即干預組與參照組,干預組42例,應用風險防范式護理干預,參照組41例,采用常規護理干預管理,采集兩組管理數據,分析其數據變化情況。結果:干預組中合計滿意例數38例,所占比例為90.47%(38/42),參照組中合計滿意例數29例,所占比例為70.73%(29/41),干預組滿意度顯著高于參照組數據,P<0.05,有臨床比較意義。展開分組護理后,干預組中出現風險事件5例,參照組中出現風險事件13例,參照組中的風險事件發生率高于干預組,組間對比呈現臨床可比性(P<0.05)。結論:風險防范式護理干預的應用,能夠有效減少護理風險事件的發生,幫助患兒更好的恢復健康,同時也提升了臨床護理滿意度,具有臨床可推廣性。

【關鍵詞】風險防范式護理干預;兒科護理;管理;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72【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8714(2019)12-0163-01

在兒科中,患者均年齡比較小,患病后無法明確的表達出疾病,在治療和護理中也很難全部配合醫生、護士展開治療和護理,進而使得很大程度上發生一定的風險,造成治療效果影響嚴重,甚至會發生醫療糾紛,既影響患兒的治療也影響醫院的社會形象[1-2]。鑒于此,本文資料時間為2018年10月--2019年9月,在此期間于我院兒科展開治療的83例患者為對象,探析在兒科護理管理中實施風險防范式護理干預的臨床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基線資料

收集資料時間為2018年10月--2019年9月,在此期間于我院兒科展開治療的83例患者為對象,依據隨機抽樣方法進行分組,即干預組與參照組,干預組中42例,男性患兒有18例,女性患兒有24例,年齡為1.5-9歲間,均年齡(4.8±0.5)歲,包括10名消化系統疾病患兒、18例呼吸系統疾病患兒、9例神經系統疾病患者、5例內分泌疾病患者。參照組中41例,男23例,女18例,年齡區間2.5-8.5歲,年齡均值(5.0±1.5)歲,包含15名消化系統疾病患者、16名呼吸系統疾病患者、6名神經系統疾病患者,5名內分泌疾病患者。此文得到了醫院倫理委員會的同意,分析比較兩組患兒的基線資料能夠得知,其對比之后沒有任何的差異性,P>0.05。

1.2干預方法

1.2.1參照組方法

將常規護理干預應用在參照組患兒之中,即展開健康宣教,并對用藥目的實施講解,滿足患兒及其家屬的合理需求,注意休息等。

1.2.2干預組方法

第一,構建護理防范小組,主要借助各個醫學資料進行查詢,了解在以往的常見風險事件之后,對常見兒科護理問題進行評估和組內討論,分析兒科護理中的具體風險事件。

第二,詳細的護理風險管理方案,在執行醫囑的時候,應該告知護理人員其存在一定的風險性,同時做好醫生、患兒、家屬、護理人員間進行有效溝通,一避免發生護患糾紛,若是發生不良事件,則需要即使進行上報,告知患兒家屬積極配合醫生進行護理,實現提升臨床護理質量的目的。另外在執行醫囑期間,如果遇到疑問切記自行處置,應該與醫生、護理人員進行了解,溝通,以進一步確認患兒的病癥,防止發生醫囑執行不安全事件;對于相關技術操作風險實施分析,在展開臨床護理中需落實“三查七對”的護理內容,緊抓護理細節工作,并且借助自查、責任護士以及辦公護士查對的方式強化護理質量,而護士長則應該定期考核護士的業務操作能力,將存在的安全隱患進行糾正,同時分析操作失誤的原因,找到合適的處理方案;對于患兒自身而言,其具有一定的潛在風險,為了更好的減少護理風險發生,應該展開多形式風險教育,即將護理風險及其預防內容設計成圖文并茂的畫冊下發給患兒家屬,讓患兒家屬能夠明了疾病的發生發展,以強化患兒家屬對風險事件的印象。

2 結果

2.1探究兩組患者得到護理滿意度比較

干預組中合計滿意例數38例,所占比例為90.47%(38/42),參照組中合計滿意例數29例,所占比例為70.73%(29/41),干預組滿意度顯著高于參照組數據,P<0.05,有臨床比較意義。

2.2風險事件發生情況分析

展開分組護理后,干預組中出現風險事件5例,參照組中出現風險事件13例,參照組中的風險事件發生率高于干預組,組間對比呈現臨床可比性(P<0.05)。

3 討論

如今風險防范式護理模式屬于一種預見性的護理方法,主要是在護理風險發生前做好資料調查與總結,分析護理風險發生的原因,同時制定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以最大程度的減少風險的發生率,以不斷提高護理治療,促進患兒更好的恢復健康,并且對護理人員的專業技能、素質進行培養和提升,以實現共同進步。

綜上所述,風險防范式護理干預的應用,能夠有效減少護理風險事件的發生,幫助患兒更好的恢復健康,同時也提升了臨床護理滿意度,具有臨床可推廣性。

參考文獻

[1] 周文娟,彭麗媛,龍艷麗.風險防范式護理在兒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包頭醫學,2016,40(4):252-254.

[2] 繆紅,董承顏.持續護理質量改進在兒科門診護理風險管理中的應用[J].醫學臨床研究,2018,35(3):612-614.

[3] 高魯.風險防范式護理在兒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國衛生產業,2017,14(18):97-98.

[4] 冉敏,黎蓉.風險防范式護理在兒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衛生產業,2017,14(3):22-24.

[5] 俞玲佳.風險防范式護理在兒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農村衛生事業管理,2017,37(7):840-841.

猜你喜歡
兒科護理應用效果管理
兒科護理細節中引起護理糾紛的原因與防范對策
體驗式教學法在小學品德與生活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任務驅動教學法在C 語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化療聯合CIK細胞治療卵巢癌的臨床觀察
負壓封閉引流技術治療四肢創傷復雜創面的臨床應用分析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規則
營銷管理
“這下管理創新了!等7則
非語言性溝通在兒科護理工作中的應用
兒科臨床護理常見風險因素及應對措施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