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程與未來

2019-10-21 02:30邊璐璐
新生代·上半月 2019年8期
關鍵詞:中國化共產黨馬克思主義

邊璐璐

【摘要】:在社會迅速發展的今天,我們所需要的不僅僅是物質上的長足進步,更需要的是將精神的指導與具體的發展相結合,這樣才能在精神與實質方面的發展作用出更為巨大的力量。所以本課題意在討論幾十年來我黨同馬克思主義相結合的探索之路,在實踐過程中經歷了無數的曲折與成就,在這一切努力后,我們是如何使馬克思主義順利的說出“中國話”,我們應如何將“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更加發揚光大,為日后的革命與建設增添更多的精神與理論的力量。

【關鍵詞】:共產黨 馬克思主義 中國化 理論建設

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程

(一)萌芽階段

清末民初,我們的國家處于風雨飄搖之際,中國共產黨就正誕生于這期間。在共產黨創立之初,我們的先驅們不止一次的自問:如何在這樣的國家現狀中發起屬于工人及無產階級的革命。但情況很明顯,馬克思主義中并沒有明確答案指引,這一情況驅動著我們的共產黨人在實踐中去運用馬克思理論的指導,去慢慢摸索出一套符合中國國情的“馬克思實踐方法”。

(二)發展階段

雖然我們早期的共產黨人在不斷的摸索與尋找屬于中國模式的馬克思理論,但是現實卻有一個天大的難題擺在人們面前。社會現狀已然不允許共產黨人再慢慢地摸索前進了,社會時勢已經將共產黨推到了一個不得不做出抉擇的地步,此時的共產黨人毅然決定同軍閥抗爭,展開工人運動。工人運動被鎮壓后,當時共產黨選擇了同國民黨形成合作,通過統一革命戰線的建立,進一步擴大了我黨的影響,發展了黨的力量,并在后來直接推動了第一次大革命,此時的共產黨人開始漸漸認識到馬克思主義的真理同中國現狀所結合的重要性了。

(三)成熟階段

從此開始,眾多共產黨的先驅開始了對于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的研究,并且對于中國的特色階級與現狀作出一個系統的研究,發現農村才是一切問題的根源,理論實踐應該深入鄉村中間去,把馬克思主義運用到中國廣袤的土地中去,探索與解決中國革命的根本性問題。同時,當時的共產黨發現了土地問題才是推動人民生活與社會改革的根本,這一發現直接標志著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實際結合的成功方向。再往后,我黨經歷了白色恐怖,經歷最最危急的時刻,在這過程中我黨更是意識到了在馬克思主義的道路上不能照搬國外模式,要走出有中國特色的馬克思主義實踐道路,從此往后,我們黨在毛澤東同志的正確帶領下,將馬克思主義深深的扎進了中國的這片土地中,并將其變成一條中國特色的理論道路。

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發展

作為有著深厚歷史文化的中華民族,我們是東方文明的代表。我們如何從昨天走入今天,先輩們已經替我們做到了,但是我們如何從今天走向未來,卻需要我們自己去動手改造,馬克思主義同中國相結合,這是我們黨和人民共同努力了多年的事業,如今如何使講“中國話”的馬克思主義更加與時俱進更加具有時代的面貌與警覺性,是我們所面臨的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

(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思想道路

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不動搖,始終將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與當代中國建設聯系在一起,為時代的騰飛早早的作出準備,開拓眼光時刻準備開辟馬克思主義新境界,用中國的手段開創一個屬于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中國”馬克思主義局面。

(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所面臨的挑戰

從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到今日,我們的經濟社會和國際地位發生了天翻地覆的改變,黨和國家始終堅持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的引導,在不同時期緊緊握住時代的脈搏,集思廣益進行馬克思主義講“中國話”的理論創新。在以前的理論基礎上進一步的去思考,去回答什么才是社會主義,在社會主義建設中應該堅持怎樣的理念,通過這樣的方式全方位的展開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識與展望,從而推動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跟進一個臺階。

(三)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群眾化

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群眾性基礎是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進步的必經之路。我們都明白,馬克思主義從根本上來說并不是一個枯燥的理論和臆想,而是一個具有無數人實踐與見證過的真理。只有扎根在群眾中,才有可能實現中國化,才能將理論轉換為改造世界的無窮力量。我們可以這樣說,在群眾中的實踐可以將理論化的知識變成具有實際效果的現實。

(四)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持續性發展

貫徹落實黨和中央不停推出的新理論與新建設,在實際行動方面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持續發展,積極發現社會問題,并展開思考與解決落實。要用創造性的眼光去看待麥克斯主義,深入挖掘與開發其內涵理論,然后在理論的基礎上再回到實踐當中去,在這一來一回匯總實現理論的不斷革新與豐富,同時也增強了其中國化的內涵與深度。

(五)馬克思主義同傳統文化的融合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與時俱進的方法上,借助中國傳統傳統文化的力量是其未來發展的主要道路之一。通過馬克思主義的思想模式與觀點來總結中國傳統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將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同馬克思主義相結合,進一步將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上升成為文化的角度,使其真正能夠從文化的角度說出“中國話”。

三、結語

我們始終堅信馬克思主義在中國這片土地上擁有著不曾老去的生命力。中國文化為馬克思主義提供了發展的載體,而馬克思主義則是中國文化走向更遠的船。在未來的發展中,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傳統文化之間的關聯一定會愈發的強烈,我們將通過實踐證明,只有中國文化同馬克思主義相融合時,我們的未來才會更加美好 反之,如若缺少良好的融合與互動,我們在未來的發展中會缺少前進理論的源泉,從而致使在發展中受到相當難度上的阻礙。

【參考文獻】:

【1】陳占安.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基本經驗[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36(01):47-55+2.

【2】汪信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思想的源流[J].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08(06):645-654.

【3】趙存生.論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整體性認識[J].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2007(09):30-38+84.

【3】孫正聿.“說中國話”的馬克思主義哲學——《讓馬克思主義哲學說中國話》的思路與意義[J].學習與探索,2012(08):29-32.

【4】曾鷹. 講好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中國話”[N]. 湖南日報,2016-10-04(004).

猜你喜歡
中國化共產黨馬克思主義
十謝共產黨
共產黨離我們遠不遠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Review on 1921–A Gift for ourDearest CPC 《1921》影評——獻給親愛的共產黨的禮物
HIP –HOP AGANDA?
關于深化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深入思考
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主體”問題
推進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專家筆談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論馬克思主義黨建學說與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內在聯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