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激勵鄉鎮干部擔當作為的路徑探析

2019-10-21 01:12劉欣
新生代·上半月 2019年8期
關鍵詞:為官不為鄉鎮干部

【摘要】:隨著政治生態的轉型步伐不斷加快,鄉鎮干部所承擔的壓力日益變大。在各種因素的影響下,鄉鎮干部不擔當、不作為現象日漸突出,思想懈怠、求穩怕錯等“為官不為”現象不斷出現,嚴重影響了工作效率,也影響了黨和政府的形象。因此,厘清鄉鎮干部不擔當不作為根源,構建有效的激勵機制與容錯糾錯機制,是激勵廣大鄉鎮干部擔當作為,推進基層治理現代化的重要路徑。

【關鍵詞】:鄉鎮干部 為官不為 擔當作為 容錯糾錯 激勵約束

一、鄉鎮干部不愿擔當作為的表現

隨著政治生態環境的轉型、權力監督問責的增強以及隱形福利收入的減少,鄉鎮干部面臨著壓力變大、收入變少、責任變重、權力變小、挑戰變多、要求變復雜的新環境,這使得部分鄉鎮干部變得不愿擔當作為。

1.思想懈怠。新環境對鄉鎮干部提出了新要求,要求其掌握新的服務理念與服務方式,但部分鄉鎮干部已經適應了過去安逸舒適的工作環境及簡單的工作思維和方式,且他們思想懈怠,學習意識淡薄,不愿去學習新知識,不想去熟悉新任務,不主動去專研新辦法,以至于他們難以適應新環境、新情況,時常陷入“老辦法不能用、新辦法不會用”的困境,這樣的鄉鎮干部是不愿擔當作為,也沒有能力去擔當作為的。

2.求穩怕錯。全面從嚴治黨以來,我國政治進入新常態,反腐力度前所未有,官場風氣得到極大轉變,以往腐敗貪污、侵害人民利益等行為得到有效遏制,但部分鄉鎮干部因此患上了“反腐恐懼癥”,【1】他們雖然變得不敢腐敗,但灰色收入的減少及監督力度的增強,也使得他們變得不愿擔當作為。他們把“只要不出事,寧愿不干事”作為工作原則,特別是面對新問題、新情況時,他們不愿也不敢發揮主觀能動性,不敢做、不敢闖、求穩怕錯、膽小怕事、害怕擔責、保守沒膽識。

3.疲于應付。鄉鎮干部作為鄉村的主要工作者,他們既有硬指標,又有軟任務。工作的強度大、任務雜、時間緊、加班多、責任重,導致他們逐漸喪失了工作熱情,變得沒有進取心和上進心。他們不愿奉獻,不敢擔當,不想作為,疲于應付工作中的困難和矛盾,遇事打太極,工作慢慢吞吞,辦事不分輕重緩急,能對付一天是一天,他們機械地完成上級部門下達的各項工作任務,缺乏積極性和主動性,工作效率低下。

二、鄉鎮干部不愿擔當作為的深層次原因剖析

部分鄉鎮干部因其自身不正確的職業價值觀及較差的工作能力而難以適應變化較大的新環境,從而變得不愿擔當作為,這是鄉鎮干部不愿擔當作為的內在原因,但令鄉鎮干部不愿擔當作為還有更為重要的深層次的原因,即相關機制不健全。

1.容錯糾錯機制不完善。鄉鎮干部人數眾多且代表著黨和政府的形象,倘若他們變得不愿擔當作為,那么所帶來的危害難以估算。為此,中央出臺了容錯糾錯機制以保護和鼓勵敢擔當、想作為的鄉鎮干部,引導鄉鎮干部正確用權、敢于用權。但當前容錯糾錯機制存在“錯”的標準和范圍難以清晰界定的問題,什么“錯”可以容,什么不能容,致使工作中依舊謹小慎微,不敢擔當、不愿作為。

2.激勵機制不合理。激勵機制不合理是指薪酬激勵機制及晉升激勵機制的不合理。鄉鎮干部基本工資不高,生活質量并未因工作而得到有效改善,所以他們不愿擔當作為,且當前薪酬激勵機制沒有體現獎優罰劣,以至于存在干與不干、干好干壞一個樣的現象,這挫傷了他們想擔當,想作為的積極性。而晉升激勵機制不合理主要體現為晉升渠道狹窄。鄉鎮干部的晉升渠道非常狹窄,特別是對于奮斗多年,人到中年,但待遇不高,晉升無望的鄉鎮干部而言,就難免喪失斗志,從而不愿擔當作為。

3.績效考核機制不健全。鄉鎮干部績效考核機制不健全主要表現為指標體系和考評主體兩個方面。首先,考核指標針對性不強,大量一票否決指標對鄉鎮干部造成了較大的心理壓力,使其不愿擔當作為 其次,上級對鄉鎮干部的考核結果仍然起關鍵作用,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導致考核結果失真,即有背景的鄉鎮干部容易出成績,讓部分鄉鎮干部心理失衡,從而不愿擔當作為。

三、激勵鄉鎮干部擔當作為的路徑探析

激勵鄉鎮干部擔當作為可以通過加強思想教育來矯正其錯誤的職業價值觀,以提高鄉鎮干部想擔當作為的思想覺悟,通過工作培訓和自發學習來提高其工作能力變得能擔當作為,但健全相關機制則是激勵鄉鎮干部擔當作為的重點所在。

1.完善容錯糾錯機制。完善容錯糾錯機制的關鍵在于要把握好什么樣的“錯”可以容,什么樣的“錯”不能容,厘清“錯”的標準和范圍,可以有效減少鄉鎮干部的的心理負擔,激發他們勇于擔當作為的熱情。明晰動機,把在先行先試,但因缺乏經驗而犯的錯與明知故犯的錯區分開,把推動發展的無心之錯與以權謀私的錯區分開?!?】

2.健全激勵機制。健全激勵機制需健全薪酬激勵機制和晉升激勵機制。對于薪酬激勵機制,一方面,應建立科學合理的工資增長機制,使鄉鎮干部的基本工資水平與當前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并定期得到科學合理的調整 另一方面,應建立科學合理的薪酬分配機制,薪酬應根據鄉鎮干部的工作性質、業務能力、實際貢獻等多種因素來分配。要有獎有懲,打破過去的平均主義,最大限度地調動鄉鎮干部擔當作為的激情。

3.健全績效考核機制。健全績效考核機制:一方面,應完善績效考核指標體系,針對不同部門、不同崗位的特點,量身打造相應的、有分類的考核指標,做到“人人身上有指標”,這能有效使鄉鎮干部明確各自崗位職責,從而不得不擔當作為,且應科學合理制定“一票否決”指標,使其能最大程度激勵鄉鎮干部積極擔當作為,而不是成為他們擔當作為的阻礙。另一方面,要落實多元主體考核,并加大公眾考核的權重??梢约哟蠊妳⑴c績效考核的深度與廣度,最重要的是,應在績效考核結果中加大公眾考核的占比。

【參考文獻】:

【1】郝春祿. 領導干部“為官不為”問題的調查與思考[J].黨政干部學刊,2015(1):35-41.

【2】劉寧寧、郝桂榮.新常態下如何科學構建容錯機制[J].人民論壇,2016(11):18-20.

作者簡介:劉欣(1995.01-),女,漢,重慶人,湘潭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干部考評。

猜你喜歡
為官不為鄉鎮干部
腿上不“沾泥”的 鄉鎮干部不合格
鄉鎮干部
請您抽空蓋個章!
給鄉鎮干部減減負
時代需要廉政有為的干部隊伍
“行政不作為”現象探析
外國如何治理“為官不為”
著力整治“為官不為”,助力民營企業發展
“為官不為”的原因與對策分析
嫩江縣全面整治鄉鎮干部“走讀”問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