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古代詩歌教學需要注意的問題

2019-10-21 09:15王均偉丁鳳華
新智慧·上旬刊 2019年5期
關鍵詞:古代詩歌中學語文教學策略

王均偉 丁鳳華

【摘?要】古代詩歌是中華文明千百年來流傳下來的精華,因此教師要讓學生從中汲取更多的營養。教師要讓學生真正讀起來,賞起來,鉆進去,走進詩歌的深處,走進作者的心靈,這樣一來,學生才會有更多的收獲。教師要給學生創造寫作詩歌的機會,讓學生嘗試詩歌寫作,體驗詩歌寫作,用詩歌的形式表達自己的發現,這是語文教師的義務和責任。

【關鍵詞】古代詩歌;中學語文;教學策略

選入中學語文課本的古代詩歌有近百篇,這些詩歌都是經過千挑萬選,從浩如煙海的古代詩歌中遴選出來的名篇,是詩歌中的精華。學好這些詩歌,對于學生接觸中國傳統文化,熱愛傳統文化,自覺學習傳統文化,具有重大的作用。然而,在詩歌教學中,存在嚴重的誤區。一是讀的不夠。由于讀的少,學生讀不出詩歌的味道來,影響了對詩歌的理解。二是理解不透。有些人認為學習詩歌,讓學生讀讀就行了,因此一直停留在淺層次的教學上,學生浮在詩歌的表面,對詩歌的理解不深不透。三是對詩歌的寫作藝術探究不夠。學生不去深入地探究詩歌的寫作特點,探究也是膚淺的,程式化的,缺乏自己的見解。因此,要引導教師走出詩歌教學的誤區,讓學生對詩歌產生濃厚的興趣,筆者覺得需要注意如下幾點。

一、加大誦讀教學力度,讓學生盡量多讀

“熟讀詩歌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崩首x對于理解詩歌具有重要作用。學生學習詩歌,誦讀是關鍵的一步。在這個環節上,教師普遍示范不夠,引導不夠。教師要讓學生多聽,一遍又一遍,不厭其煩,直至讓學生對詩歌的節奏和韻律非常熟悉,然后再讓學生去誦讀。學生誦讀,先要讀正確,字音正確,節奏正確,停頓正確,然后感情把握正確。有些教師僅僅讓學生聽幾遍錄音,有的只是讓學生讀讀就行了,還有的根本不去示范,學生自己讀自己的。誦讀教學比較粗糙,學生沒有學會誦讀的方法,誦讀缺乏味道,所以學生對詩歌沒有多少體會。教師一定要讓學生多讀,讀出感情,讀出興致,讀出情懷。一旦開始熱愛誦讀,他們自然就會迷戀上詩歌,下一步的教學就變得輕松。引導學生熱愛詩歌,理解詩歌,一定要從誦讀開始。只要教師引導好,學生想模仿誦讀,學生就會慢慢喜歡上詩歌。首先要指導好學生誦讀,要注意讀音的準確科學,其次是把握節奏停頓輕重,對情感的體會和表達。教師要多示范,多引領,多分析;學生一定要多聽,多模仿,多演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深入地體會、揣摩,直至品出滋味,表達出到位的情感來。應該說,只要抓好詩歌誦讀,就可以找到詩歌教學的突破口。

二、加大理解力度,引領學生深度解讀詩歌

在進行詩歌教學時,有的語文教師對詩歌不去深度剖析,只是讓學生自讀自悟自己感受,學習深入不下去;有的教師和學生一起分析,也僅僅是照本宣科,學生根本沒有自己的體會和感悟,講不出自己的東西來。有些學生學了詩歌,依然是囫圇吞棗,不知所云。詩歌教學不能停留在淺層上,要深度地解析,全面地剖析,讓學生走進詩歌,進入詩歌情景,讓學生真正理解詩歌內涵和意義,讓學生感受到詩歌之美,詩歌之妙,詩歌的魅力。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南欲不勝簪?!薄洞和肥嵌鸥Φ拇碜?,這首詩表達出了詩人的家國情懷。詩人先從眼前的景象寫起,視野開闊,起句凝重。詩歌中不但有景,而且還在景中融入豐富的感情。但是一開始,詩人不直接寫自己的感受,寫自己的心理,而是借寫動物的感受來寫自己的感受。運用移情的手法,顯得更加動人,這是詩人的高明之處。詩人既抓大,還寫細。詩歌中,既有宏大的戰爭背景,還有小的戰爭細節;既敘事,還寫景抒情。特別是詩人運用夸張的手法寫愁緒,真切地寫出了自己的獨特感受,讀來令人心酸。詩中不僅有看到的景,還有想到的書信,還有愁緒。描寫戰爭時,詩人不去寫宏大的場面,而是寫戰后的境況,寫自我的感受,這樣,詩歌中有我,有自己的發現,有自我的感受,視角獨特,寫法獨特,構思新穎,值得品味學習。

學生學習詩歌,不只需要知道詩歌寫什么,還要學習詩歌為什么這樣寫,為什么要寫這些,而不寫其他。這是詩歌教學的另一種高度,然而很多教師卻不去分析這個方面?!洞和小穼拔锏倪x擇,是很講究的。戰爭下的花,應該很特別;戰爭中的鳥,也應該很特別。古往今來,在詩人的筆下,花鳥出現過無數次??墒沁@次杜甫寫花鳥就別具一格,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新穎,永遠是寫作的第一追求。如果不去對詩歌進行深入分析,學生學習詩歌就沒有意義。

三、探究詩歌創作方法,讓學生學會寫詩

學生學習詩歌,除了讀背之外,缺乏其他的學習方向。詩歌教學成了最簡單、最無奈的教學。學習詩歌,只有細致地揣摩,深入地探究,才能領略到詩歌的魅力。如果淺淺地教,學生僅僅知道一點詩歌的皮毛,這對提升學生語文素養沒有什么好處。有的學生學完一首詩歌,只是知道有這么一個句子,有這么一首詩歌,其它什么就沒有了,更別提什么創作方法,更不用提學習詩歌寫作。

學生會讀會背誦,會賞析,那僅僅是詩歌學習的初步,這是遠遠不夠的。教師在讓學生學習了詩歌之后,還要讓學生嘗試著去進行詩歌寫作,真正讓學生拿起筆,寫起來,這是最關鍵的因素。然而,在詩歌學習的過程中,好多教師不往前繼續推進,而是僅僅讓學生讀讀。只有寫,學生才能體會到詩歌創作的不易,才能體會到詩歌創作的樂趣。也只有讓學生寫,才能把詩歌中的一些技法運用下去。讓學生動起來,寫出來,展示一下,學生就會有進步。

總之,詩歌教學絕不能僅僅讓學生讀讀背背就了事,而是要深下去,鉆進去,寫起來。這樣一來,我們的詩歌教學才變得有深度,有味道,學生的素養才能得到真正的提升。

猜你喜歡
古代詩歌中學語文教學策略
紀錄片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
高中化學反應原理學習難點及教學策略研究
走出經驗主義、拿來主義迷津——蘇寧峰《表現論視野下中學語文的批判性解讀》序
統編本初中文言文選文變化及教學策略
初中數學絕對值概念教學策略
走出經驗主義、拿來主義迷津——蘇寧峰《表現論視野下中學語文的批判性解讀》序
淺析中學語文的教學方法
關于提高小學生識字實效的教學策略
弘揚民族精神,傳承傳統文化
高中古代詩歌教學的三步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