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尼泊爾共產黨(毛主義)歷史轉型的影響

2019-10-21 01:12鄒東岑
新生代·上半月 2019年8期

【摘要】:尼泊爾共產黨(毛主義)在十年的武裝斗爭之后于2006年轉向和平的議會斗爭,此次轉型,意義深遠,影響重大。其有利影響是改善了尼共(毛)的生存環境,使其一度獲得政權 不利影響是削弱了黨的統一性、削弱了其先進性和斗爭性。這一轉型一定程度上是尼共產主義運動的一個倒退,但又直接助力其登上尼泊爾主流政治舞臺并給予了其長期活躍的可能性,如果以普通議會政黨的標準衡量,這又不啻為一種發展和進步。這種相互矛盾的狀態將長期維持,對尼共(毛)、尼共產主義運動和尼泊爾的發展產生深遠影響。

【關鍵詞】:尼泊爾共產黨(毛主義) 歷史轉型 后續影響;

尼共(毛)在開展“人民戰爭”十年之后已成為尼舉足輕重的政治力量,其斗爭路線的巨大轉型必然對尼政局產生很大影響。這一轉型直接結束了十年內戰,改善了國內政治環境 對尼泊爾結束君主制并成為年輕的聯邦民主共和國也有決定性影響。尼共(毛)的轉型影響重大,頭緒繁多。

(一)改善了生存環境,獲得了喘息空間

在2006年,尼共(毛)的武裝斗爭已處于瓶頸階段,要繼續擴大勢力面臨騎虎難下的局面:政府軍幾倍于尼共(毛)的軍事力量、外部的美印等國長期支持尼泊爾當局,而尼共(毛)自身則孤立無援??梢灶A想,尼共(毛)繼續武裝斗爭的結果難以樂觀,甚至可能重蹈秘魯“光輝道路”的覆轍。

而在尼共(毛)放棄武裝斗爭并宣布轉為議會斗爭路線之后,以往的敵對政黨如大會黨和尼共(聯合馬列)等都對尼共(毛)表示了一定程度的接納,政府軍也失去了繼續絞殺尼共(毛)的理由,尼共(毛)的安全環境大大改善。在國際上,這一轉型大大削弱了美印等外部勢力聯合絞殺的風險。在尼共(毛)宣布轉型之后,美國在2008年5月末宣布修改對尼共(毛)的政策,表示會尋求同尼共(毛)對話 2012年又將尼共(毛)從其認定的“恐怖組織”名單中剔除 這意味著美國將來不會再肆無忌憚地打擊尼共(毛)。同樣地,印度也失去了繼續公開打壓尼共(毛)的由頭。實際上,早在2006年《全面和平協議》簽訂前夕,印駐尼大使就對普拉昌達表示會釋放印度監獄里的尼共(毛)人員。這種內外生存環境的改善正是尼共(毛)轉型最重大、最直接的后果,尼共(毛)借此在一定程度上遠離了騎虎難下的局面,獲得了新的發展空間。

(二)獲得階段性勝利并首次執政

2008年5月28日,尼泊爾制憲會議第一次會議以560票對4票的壓倒性優勢確立了共和制。在2008年4月舉行的制憲會議選舉中,尼共(毛)贏得575席中的220席,成為制憲會議的第一大黨,遠超排第二位的尼泊爾大會黨(僅110席)。經制憲會議選舉,尼共(毛)主席普拉昌達出任尼泊爾聯邦民主共和國首任總理并于同年8月18日宣誓就職,24名內閣成員有11人包括總理來自尼共(毛)。尼共(毛)上臺后躊躇滿志,推出了信心滿滿的施政綱領。在民生問題上,新政府提出要實現十年內全國通電等規劃 在經濟發展方面,新政府提出了一系列促進農業現代化并引進外資的規劃,普拉昌達更是信心滿滿地表示“要在10年內把(尼泊爾)人均收入提到3000美元,未來要讓尼泊爾成為南亞的瑞士?!?/p>

然而,尼共(毛)面臨著巨大的困難和挑戰,反對勢力的打壓和政治的爭奪導致尼共(毛)執政不到一年便以普拉昌達辭職告終,尼共(毛)的許多政策根本沒來得及開展,土地問題基本沒有解決,一系列經濟發展政策也收效甚微。盡管尼共(毛)的第一次執政困難重重且草草收場,但組織尼泊爾聯邦共和國首任政府一事意義重大,其標志性意義遠大于實際績效,此次執政也正式宣告尼共(毛)有能力成為尼議會政治中的重要角色。

(三)引發強烈的宗派斗爭并導致黨組織分裂

尼共(毛)放棄堅持了近十年的武裝斗爭路線極大地沖擊了其維持組織統一的思想和路線基礎,在轉型后出現了一系列的強烈宗派斗爭并導致黨組織的重大分裂。

這種斗爭和分裂的主要表現是,尼共(毛)內部一直存在但長期較為隱蔽的“強硬派”和“溫和派”之爭迅速升溫并公開化。在轉型初期,尼共(毛)便出現了數次分裂。2006年3月13日,尼共(毛)的兩位高級領導拉賓德拉·什里斯塔(Rabindra Shrestha)和瑪尼·達瓦吉·塔帕(Mani Dhwaj Thapa)發布聯合聲明,矛頭直指普拉昌達及“溫和派”的代表人物巴特拉伊,尖銳抨擊兩人是反無產階級的右傾主義者。此次決裂直接導致什里斯塔和塔帕被開除出黨,兩人隨后另組“新文化革命團體”。這雖然只是一次小的分裂,但卻體現了尼共(毛)轉型帶來的斗爭已公開化并開始導致組織分裂的事實。

2008年9月,前尼共(毛)加德滿都縣委書記普拉卡什·高塔姆(Prakash Gautam)與前尼共(毛)黨員克里希納·阿迪卡里(Krishna Adhikary)組建“革命左翼”(Revolutionary Left Wing)。他們自稱這是對尼共(毛)“右傾、資產階級性質”路線的反抗,并表示已有約1000名尼共(毛)前成員加入。此外,尼共(毛)原政治局委員和普拉昌達內閣土改部長亞達夫也因繼續堅持沒收地主土地的政策而辭去土改部長職位。2009年2月,亞達夫被開除出黨,隨即宣布將重建尼共(毛),同時指責普拉昌達的尼共(毛)已變成“修正主義”和“改良主義”政黨。

尼共(毛)2011年8月第二次執政后,黨內危機進一步加劇并發生迄今最大最嚴重的一次分裂。2012年6月19日,黨的“強硬派”代表、另一位副主席基蘭成立新的“尼共(毛)”,公開宣布同普拉昌達和巴特拉伊的“修正主義”尼共(毛)分道揚鑣并揚言將繼續“人民戰爭”。這是尼共(毛)最大的一次分裂,帶走了尼共(毛)149名中央委員中的49人、26個群眾組織中的19個,一度令尼共(毛)的力量遭到“腰斬”式的折損。

(四)先進性和斗爭性遭到削弱

短期而言,尼共(毛)的轉型確實產生了幫助該黨上臺執政的直觀收益。然而,轉型及因此引的一系列路線改變和政策措施卻大大地削弱了尼共(毛)的先進性和斗爭性,形成了新的重大挑戰。

真正的共產黨必須擁有先進性與斗爭性,必須要代表農工,代表最廣泛的勞動人民,必須堅持不懈地走群眾路線,勇于為最廣泛人民群眾的利益做斗爭。

尼共(毛)的轉型,盡管提出了各種理論作為解釋,然而現實證明,尼共(毛)在轉型后,不斷陷入冗長而繁雜的議會斗爭,尼泊爾民眾的生活水平并沒有因尼共(毛)執政而有明顯提高。事實上,尼共(毛)在轉型之后,一方面為了獲得政權,一方面為了避開一些理論上的自我矛盾,不斷采取妥協乃至政治投機的姿態,與之前其一貫反對的尼共(聯合馬列)甚至大會黨合縱連橫,同時有意識地弱化意識形態問題。這種做法雖有出于客觀限制的不得已之處,但的確削弱了尼共(毛)作為共產黨的先進性和斗爭性。

尼共(毛)轉型并執政后,享樂主義和官僚主義日漸滋生,驕傲自滿的情緒在黨內彌漫。針對這種情況,尼共(毛)的主席普拉昌達自己也提到:“黨的無產階級行動方式和工作作風正在迅速退化…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正在消失,資產階級的生活方式正在逐步蔓延?!比欢?,即使普拉昌達意識到了問題,其本人也未能避免其所批評的問題:普拉昌達在2012年帶領全家搬進加德滿都一處別墅,這處別墅自帶游泳池和羽毛球場,占地1500平方米,擁有15個房間,停車位十余個,黨的副主席巴特拉伊也被媒體曝出收受承包商賄賂。此外,尼泊爾社會流傳的關于尼共(毛)某些領導挪用軍隊復員安置費用、黨內用人任人唯親等傳聞,也反映了這種先進性的退化。

更重要的是,尼共(毛)轉型后的一系列措施直接大幅削弱了其先進性和斗爭性,其中最重要的措施是解散人民解放軍、歸還武裝斗爭中獲得的土地(放棄土地革命)和放棄民主集中制這三方面。尼共(毛)轉型后,為了獲得國際社會(主要是美國與印度)和國內其他主要政治勢力的信任,急于證明自己不會再次發動武裝斗爭,做出了一系列重大讓步,放棄對自身軍隊的領導權是其中影響最大的一步。從2006年11月開始,尼共(毛)在妥協中一步步放棄了自己的武裝 土地政策是尼共(毛)在武裝斗爭時期的支柱性政策。尼共(毛)初次執政時期雖推出了土地改革政策,但迫于各方勢力反對,被迫在2008年12月宣布會逐步歸還內戰期間獲得的土地。巴特拉伊執政時期,尼共(毛)又于2011年11月1日與馬迪西政黨、大會黨簽署了“七點協議”,該協議更是明確承諾將在2011年11月23日之前將武裝斗爭時期獲得的所有土地和財物歸還原主,并對土地原主提供賠償 尼共(毛)在武裝斗爭時期一直實行民主集中制,黨的政策在充分討論的基礎下,由黨主席普拉昌達做出決策并負責。民主集中制是無產階級政黨極為重要的組織原則,在艱難的武裝斗爭時期大大提高了尼共(毛)的執行力和凝聚力,也是其不斷擴大勢力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在尼共(毛)轉型后的2009年7月,尼共(毛)改組中央領導機構,實行所謂的“集體領導制”。這種所謂的“集體領導制”導致了一系列的嚴重后果,包括黨的決策的碎片化、決策的執行互掣嚴重,甚至可以說該黨的嚴重分裂也與這種“集體領導制”緊密相關。

作風腐化、解散軍隊、“歸還”土地、放棄民主集中制,凡此種種均大大削弱了尼共(毛)作為無產階級政黨的先進性和斗爭性。

結論

尼共(毛)的轉型從短期來看確實使尼共(毛)獲得了令人鼓舞的“勝利”,然而仔細分析可知,很難將尼共(毛)的轉型或其上臺執政視為共產主義運動的勝利:轉型固然為尼共(毛)帶來了不少好處,但導致的黨組織的分裂以及先進性和斗爭性的削弱,實際上極大地弱化了尼共(毛)作為尼共產主義運動先鋒隊的特質。

盡管尼共(毛)在轉型之后遇到了一系列困境,尼泊爾共產主義運動面臨倒退的風險,但尼共(毛)在近期的發展似乎表明其已對議會政治非常熟稔。拋開其他方面,其兩次執政、在今年與尼共(聯合馬列)的合并等,都表明尼共(毛)已完全融入尼泊爾主流政治并獲得了重要政治地位。尼共(毛)和尼共(聯合馬列)在2018年5月17日宣布合并,兩黨注冊為一個統一的新黨——尼泊爾共產黨。新組建的尼泊爾共產黨擁有下議院275個議席中的174個,占總議席的63.5%,直接超越大會黨及其他黨派,一躍成為尼政壇最強政黨。

總的來說,尼共(毛)在轉型后逐漸成為與其在“人民戰爭”時期所反對的尼共(聯合馬列)近似的議會政黨。這種轉型一定程度上是尼共產主義運動的一個倒退。但根據尼共(毛)所提出的相關理論,這種轉型只是通往社會主義乃至共產主義道路上的一個過渡,目前還不宜簡單地將尼共(毛)的轉型視為是要全方位轉型為資本主義框架下的純粹議會政黨。本文認為,在現有的歷史條件下,尼共(毛)在轉型之后,想要繼續推動尼泊爾共產主義的發展,無論以什么樣的方式,形勢都難以樂觀。不過,尼共(毛)的轉型,客觀上的確從多方面優化了其生存環境:國際上的反對由于這場轉型而喪失了,“主動”結束內戰使得部分厭戰情緒強烈的百姓對尼共(毛)青睞有加,國內其他反對力量也由于這場轉型難以繼續直接抵制尼共(毛)。尼共(毛)的轉型成功地將其廣大群眾基礎轉化為選票,開啟了“合法”的執政生涯。這場轉型,直接助力了尼共(毛)登上尼泊爾主流政治舞臺并給予了尼共(毛)長期活躍的可能性,如果以普通議會政黨的標準衡量,這又不啻為一種發展和進步。這種相互矛盾的狀態仍會繼續存在,長期發展,對尼共(毛)、尼共產主義運動和尼泊爾的發展產生深遠影響。

【參考文獻】:

【1】趙毅、李學軍:“美宣布修改對尼共(毛主義)政策”,《 新華每日電訊》, 2008年5月31日,第004版。

【2】汪亭友:《尼泊爾共產黨(毛主義者)的歷史、執政及其嬗變探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5年,第340頁。

【3】汪亭友:《尼泊爾共產黨(毛主義者)的歷史、執政及其嬗變探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5年,第242頁。

【4】劉永哲:“尼泊爾共產黨的歷史現狀與挑戰”,《經濟與社會發展》,2012年第3期,第92-96頁。

【5】International Crisis Group, “Nepal's Maoists: Purists or Pragmatists?” Asia Report N°132, 18 May, 2007, p.5.

【6】何朝榮:《尼泊爾聯合共產黨(毛主義)的發展及現狀研究》,廣州: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15年,第324頁。

作者簡介:姓名:鄒東岑 性別:男 出生日期:1993.12.20 民族:漢 籍貫:四川省遂寧市 學位:碩士研究生在讀 研究方向:南亞地區關系及南亞共產主義運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