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音樂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藝術素養的策略對策

2019-10-21 16:45鐘可
中學課程輔導·教育科研 2019年14期
關鍵詞:音樂素養教學策略

鐘可

【摘要】 ?音樂是人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內容,更是促進人類文化素養全面提升的精神養料。高中學生往往是通過教育的方式進行構建其核心素養的,作為教育課程的核心價值,也必須將成為實現其教育目的基礎。想要確保學生的素養和核心能力為主線的核心框架順利構建,就必須以標準課程為導向。本文主要分析和研究在高中階段,音樂教學在學生核心素養構建過程中的對策及策略。

【關鍵詞】 ?核心發展 教學策略 音樂素養

【中圖分類號】 ?G633.955 ? ? ? ? ? ? 【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14-133-01

作為獨特的藝術形式——音樂在人類歷史發展過程中,扮演著尤為特殊的角色,不僅是人類所想所思的情感的重要情感寄托,同時也是人類汲取精神養料的家園。因此世界各國,尤其是近幾年的中國,對青少年的音樂教育的重視程度也在不斷提高。在高中階段,音樂教學的主體任務,是怎樣變換教學方式使學生更完美的,更充分的鑒賞音樂作品,這也是許多教師長期以來不斷探索的課題。

一、音樂核心素養在高中階段發展的主要特點

(一)以音樂審美為核心

音樂審美就是通過人類肢體的交流、溝通、感悟等各種方式,充分展現其文化內涵。比如我國著名的教育家孔子在周游列國時,無意中聽到了齊國的六代樂舞的《韶》樂時,頓時產生了一種復雜的情感,也就有了后來著名的典故——“三月不知肉味”,而這恰恰反映了孔子對于藝術和政治的標準。對于高中階段的學生,主要是從培養其音樂興趣入手,幫助提高其音樂審美水準,進而達到幫助其樹立積極、正確的生活態度的目標。高中階段,所涉及到的藝術及音樂審美,對于學生而言,不僅可以加深其對人文概念的領悟,還會對其個人情緒都會產生正向的影響,利用音樂審美的幫助學生改善其的世界觀,幫助其身心健康和生活品質的健康成長奠定下正確的基礎。

(二)音樂創造力和實踐力的培養

在高中階段的自身發展過程中,音樂實踐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利用制作音樂系統讓學生參與到音樂實踐中不僅可以促進自身音樂素質的不斷提高,而且可以讓學生的音樂理念在創新當中不斷提升。此外高中學生在參與到學習音樂課程的過程中,也能促進其音樂文化感知、音樂智能、音樂意識力量等各方面的進步和發展。

我們所說的音樂本體,就是以音樂本身不同的闡述方式將音樂作品,積極的展現在高中學生的面前,而這也是音樂作品中的重要的構成因素。高中階段的學生,在確定了學習音樂本體以后,還必然對其他綜合學科與音樂本體之間存在的聯系予以必要的重視。

(三)激發高中階段的學生其自身參與意識與表現意識

在以往的高中教學中,常常過分強調高考產生的負面影響,致使很多學生把精力全部投入到主科的備考中,加之高中生的心態日趨成人化,使其不愿意參加各種活動,更不愿在大眾面前表現自己。要改變這種現狀,需要教師從教學策略入手,在理論基礎之上的改變傳統的教學策略,是為實現教學目標而制定的總體方案,其包括組織和選擇各種材料方法,從而確定師生如何互動行為等內容。作為教學中心教學策略的選擇和制定,常常是要以提高音樂教學效率為目標,來全面實現新課改所要求的教學精神。具體可以有以下幾種教學策略:

1.激發學生興趣,利用學校融媒體教學更有效的

多媒體結合現代音樂教學與傳統教學相比,在形式上有更大的優越性,不僅畫面吸引學生而且增加了課堂的密度,使音樂欣賞有情、有色、有聲、有形更易于激發學生的興趣,從而使其產生強烈的感染力。如我們在欣賞京劇《穆桂英掛帥》時,教師應借助融媒體技術的綜合性功能,讓平時很少接觸京劇的同學,通過聲音,畫面等多角度的感官刺激下,更加直觀的了解一代國粹藝術家、梅蘭芳大師的舞臺風采。

2.感知音樂要素的細微變化

在高中音樂教學中,應將藝術技能與音樂記憶力相結合,這也是培養學生感知音樂形式魅力的最直接的有效技法,高中學生可以將藝術知識技能轉化為音樂審美能力和個人精神財富。實施教學中極其關鍵和有效的策略是,將音樂當中表現的變化以淺顯易見的形式傳到給學生。比如高中音樂教學所遵循的守則是“以聽為中心”,讓學生養成聽賞習慣,發展其音樂理解力、想象力、感受力和創造力,長出“音樂耳朵”,培養聽覺經驗,是備受高中音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關注的問題。在音樂教學中,切忌讓學生去掌握單純的枯燥技能訓練和死記硬背知識,而應讓學生感受藝術當中具有表現力和激動人心的音樂部分,這就需要教師在教授過程當中,充分揭示音樂要素在音樂表現中的作用。

3.利用相關文化挖掘音樂內涵

音樂藝術如其他學科一樣目的主要是讓學生理解其內涵所在。高中階段音樂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讓學生在對不同時期,不同藝術家的音樂作品理解和體驗時,分享其能體驗到的前所未有的人生感知。要讓高中生對審美對象進入深入的、具體的思考時,從不同的層次體驗不同藝術所帶來的樂趣。而審美教育所起到的作用就是,將這種思考合理合情化,促進其更好的進行審美體驗。

結束語

概而言之,在新時期新標準的課改要求的前提下,處在新舊課改時期的高中教師們,應該不斷嘗試多種多樣的、未曾涉足的教學方法,創造出適合當下學生學習音樂的課堂氛圍,引導現代的學生參與到不同樣式的音樂體裁體驗中去,不斷激發其主動參與、主動分享的興趣,使其體會不同的音樂所帶來的藝術之美,從而達到現行課改下不同教學的應有育人目的,讓音樂課堂成為學生精神世界的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 參 ?考 ?文 ?獻 ]

[1]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專家工作委員會,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2013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8.

[2][美]哈羅德一埃伯利斯,音樂教育原理(第二版)[M].北京: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2018(02).

[3]孫杰遠,教育的偏離與國正[J].教育發展研究,2016(03).

[4][美]戴維—埃里奧特,關注音樂實球———新音樂教育哲學行[J].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19,(05).

猜你喜歡
音樂素養教學策略
高中化學反應原理學習難點及教學策略研究
識字寫字結合教學策略探析
初中數學絕對值概念教學策略
培養學生數學閱讀能力的三項教學策略
基于語文綜合性學習的作文教學策略
關于提高小學生識字實效的教學策略
高校鋼琴教育中提高學生音樂素養的有效途徑分析
談幼兒音樂素養的培養
多元融合打造音樂戲曲教學嶄新課型探究
民歌融入音樂課的教學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