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施和落實部編教材編排意圖

2019-10-21 16:45張金玲
中學課程輔導·教育科研 2019年14期
關鍵詞:社戲民俗教學內容

張金玲

【摘要】 ?結合課標、單元目標、預習提示、思考探究、積累拓展等,確定《社戲》的教學內容為:概括小說情節,感知全文內容;理解文中所表現的民俗的價值和意義,增強對民俗文化的熱愛;體會作者根據需要,綜合運用多種表達方式;品味文中富于表現力的語言,培養語感,積累語言材料;把握文章的主題。嘗試以此來實施和落實部編教材的編排意圖。

【關鍵詞】 ?教學目標 教學內容

【中圖分類號】 ?G633.3?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14-172-02

部編語文教材的編排在結構上較之前的教材變化明顯,采用了“雙線”的方式組織單元結構:一條線是“內容主題”,如修身正己、至愛親情、文明的印跡、人生之舟、民俗文化等,單元內的課文都能體現相關的主題,形成一條貫穿教材的、顯性的線索;另一條線是將語文核心素養的各種要素,包括基本的語文知識、必需的語文能力、適當的學習策略和學習習慣,以及寫作、口語訓練等,分成若干個知識或能力訓練的“點”,由淺入深,由易及難,分布并體現在各個單元的單元導語、課文導引或習題設計之中。

這樣的編排,“既適當保留人文主題,又不完全是人文主題來組織單元,有的則是文體組織單元,還有,就是適當淡化單元的主題,以便把必要的語文教學的要點、重點,按照一定順序落實到各個單元中。老師們教學實踐中可以按照新教材的單元順序來安排教學,但不能拘泥于人文主題,要特別注意語文知識、能力的落實這條線。還要注意把單元中閱讀、寫作、綜合性學習等幾方面結合起來?!?/p>

在參加部編新教材培訓的時候,會上要求一線教師比較新教材與原來教材的不同,關注這些不同、變化之中所體現的觀念、意圖和方法。盡力做到尊重新教材、理解新教材、用好新教材,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在教學中實施和落實教材的編排意圖。

八年級下冊第一單元是一個多文體的單元,所選的課文《社戲》《回延安》《安塞腰鼓》《燈籠》分別是小說、詩歌和散文,“內容主題”都指向“民俗文化”,“民俗是民間流行的習俗、風尚,是由民眾創造并世代傳承的民間文化。本單元的課文,或表現各地風土人情,或展示傳統文化的習俗。我們能夠從中看到一幅幅民俗風情畫卷,感受到多樣的生活方式和多彩的地域文化,更好地理解民俗的價值和意義”。本單元的民俗包含了江南鄉村的社戲、中國戲曲、陜北民歌“信天游”、陜北的安塞腰鼓、燈籠等,反映了不同時代、不同生活場景和不同體裁的多樣性特點。教材這樣編排就是想讓學生通過學習本單元的課文,能夠感受到多樣的生活方式和多彩的地域文化,從而更好地理解民俗的價值和意義,這體現的是單元結構人文性的特點。

“學習本單元,要注意體會作者是如何根據需要綜合運用多種表達方式的;還要注意感受作者寄寓的情思,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現力的語言?!边@是本單元語文核心素養的學習目標,把握作者是如何根據需要運用記敘、描寫、抒情、議論等表達方式的;通過品讀作品中富于表現力的語言,感受作者寄寓的情思。

為落實教材這樣的編排意圖,《教師教學用書》上單元目標的設置也十分清晰:一是感知課文內容,理解其中民俗的價值和意義。二是分析課文的寫作方法,體會多種表達方式的綜合運用。三是品味文中富于表現力的語言,培養語感,積累語言材料。

這一單元的第一篇課文是魯迅的小說《社戲》,作為一篇教讀課文,又是經典名篇,應結合課標、單元目標、預習提示、思考探究、積累拓展等,來確定合宜的教學內容,“教學內容是對‘教什么的回答,從學生的角度也就是‘學什么,最起碼的要求是教師對自己的教學內容要有意識,即知道自己在教什么,并且知道自己為什么要教這些內容”。

一、概括小說情節,感知全文內容

《社戲》的文體是小說,小說的三要素之一是“情節”,再結合思考探究一“通讀全文,仿照示例,用四字短語概括本文所寫的幾件事”,這些都要求學生注重對全文內容的感知,理清作品的情節線索,以領會作者寫作的意圖——通過寫外祖母家鄉的“社戲”的故事,來表現舊時鄉村的淳樸民風,表達“我”對早年生活的美好回憶。同時,要求用四字詞語來概括情節,也是對學生概括能力的一個提升。情節是學生接觸小說最容易進入的一個窗口,也是小說教學繞不開的環節。

二、理解文中所表現的民俗的價值和意義,增強對民俗文化的熱愛

“理解民俗的意義和價值,是增進對民俗文化、民族文化的理解和熱愛。這里的‘文化與語文的緊密結合,將豐富語文課的加血內容,開闊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的人文情懷、人文素養?!?/p>

教學過程中既要讓學生感知課文中敘述的關于民俗的內容,又要體會作者對它們的情感態度,在這個基礎上,才能理解課文中民俗的意義和價值。文中所提到的民俗,對我們的學生來說,是很新鮮很新奇的,但同時又是很陌生的,如文章中提到的地域文化“省親”“社戲”“春賽”“弄潮”“神棚”“烏篷船”,國學經典“樂土”“犯上”“歌吹”“漁火”“老生”“一折”。對于這一部分,可以以出示資料包的形式,配以文字和圖片直接展示給學生。如“社戲”是指舊時某些地區農村中迎神賽會時演出的戲,也稱“年規戲”,一般在廟里戲臺上演出,也有露天搭臺演出的。那夜的社戲時提到“鐵頭老生”“小旦”“小生”“老旦”等角色,可以適時的介紹“中國戲曲”這種歷史悠久的綜合舞臺藝術樣式。戲曲中的人物角色的行當,按傳統習慣分類,有“生、旦、凈、丑、末”。教學中可以找相應的圖片讓學生與文中的內容對應,增加課堂的趣味性、加深學生對文本理解,同時讓學生關注文字本身,體會“我”及作者對它們的情感。

三、體會作者根據需要,綜合運用多種表達方式;品味文中富于表現力的語言,培養語感,積累語言材料

這兩個教學內容,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結合進行,因為體會多種表達方式的綜合運用,需要通過具體的品味語言的實踐來進行,內容具有共同性和相似性。這部分是本文教學的重點及難點。

具體來說,根據需要綜合運用多種表達方式,這一點的關鍵不在于“綜合”,也不在“多種”,而在于“根據需要”。這也是思考探究二的題目,“作者在敘述事件的過程中,融合了描寫、抒情、議論等多種表達方式。以本文所寫的某件事為例,具體分析這些表達方式各自的作用”?!渡鐟颉肥菙⑹伦髌?,主要是以記敘為主,同時穿插了描寫、抒情和議論。作為八年級下冊的第一篇課文,要讓學生明白這些表達方式在烘托氣氛、凸顯主題、傳達感情上能起到重要作用,這不僅適用于本單元的教學,也適用于其他單元的課文。

文章的最后一段“我”表達了在平橋村看戲的獨特評價——“真的,一直到現在,我再沒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戲?!边@是全文的總結性議論,起著點明主旨的作用。那夜的“戲”和“豆”究竟如何呢?設計問題“在迅哥兒的眼里,那夜哪折戲最好看?哪折戲最讓人失望?哪折最沉悶?”“在這一夜里,我以為是在要算是最好的一折”是“鞭小丑”,“忽而一個紅衫小丑被綁在臺柱子上,給一個花白胡子的用馬鞭打起來,大家才又振作精神的笑著看?!薄敖墶薄按颉眱蓚€動詞的充分表現了“鞭小丑”的情態,痛快淋漓,符合兒童心理,“大家才又振作精神的笑著看”也從側面描寫了這折戲算是最好的一折。最無聊的一折是“但那鐵頭老生并不翻筋斗,只有幾個赤膊的人翻,翻了一陣,都進去了?!逼渲小暗薄安⒉弧薄爸挥小薄岸肌边@些稀松平常的連詞和副詞,極具表現力地體現了戲的無聊及迅哥兒的失望?!叭欢系┙K于出臺了。老旦本來是我所最怕的東西,尤其是怕他坐下了唱。這時候,看見大家也都很掃興,才知道他們的意見是和我一致的。那老旦當初還只是踱來踱去的唱,后來竟在中間的一把交椅上坐下了。我很擔心;雙喜他們卻就破口喃喃的罵。我忍耐的等著,許多工夫,只見那老旦將手一抬,我以為就要站起來了,不料他卻又慢慢的放下在原地方,仍舊唱?!弊x者的心跟著作者形象生動的文字失望、期待、希望落空而起起伏伏,這就是描寫的妙處。

“好戲”的部分是給學生例子,讓學生體會記敘、描寫與議論的不同,并通過品味富于表現力的語言感受它們在表情達意中的作用,隨后在“好豆”的文段中練習。設計問題“閱讀24—39段‘偷豆部分,用記敘的方式,概括‘偷豆事件。(注意概括事件的六要素)”讓學生感受記敘的清晰明了。設計問題“品讀這一部分中的描寫,與小組同學分享在迅哥兒眼里,哪個人物最可愛?”讓學生用“好戲”中學習的方法,再次感受描寫的生動。

同時,這個部分的教學要和朗讀、默讀結合起來,感知語言,訓練語感?!袄首x,即是理解、感受的過程,又是對理解、感受的表達?!濒斞傅淖髌肪哂袦蚀_簡練、含義豐富、表現力強、風趣幽默的特點,可以通過朗讀來體會人物的心理、說話的語氣,感受作品的意境,從而體會記敘、描寫和議論的精彩之處,理解文字中蘊含的情感及小說的主題。

四、把握文章的主題

由前面的品讀可知原來作者懷念的不是或者說不僅僅是那夜的“戲”和“豆”本身,而是“那夜似的”獨特而又新鮮、愉快的經歷和那群可愛的人兒?;氐介_篇作者充滿情感的議論性句子,平橋村“在我是樂土:因為我在這里不但得到優待,又可以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了?!痹俅斡∽C了平橋村是“我”的樂土,這里有靜謐美麗的自然風光,自由快樂的空氣,還有樸實、率真的老人和孩子,人與人之間親密和諧的關系。這一切,都是“我”童年時期在城鎮未見到的,在后來的人生中頁也很少見到,所以那段經歷,顯得越發珍貴和難忘了?!渡鐟颉愤x入教材時被刪去的部分,是那兩次“我”成年后在北京看戲的經歷,“折射出了當時社會的混亂、沉悶、世故、污濁,這適與‘我少時在平橋村的自然真率生活形成了鮮明對照……他常常是以理想中的故鄉的完美來反襯現實中故鄉的殘破?!渡鐟颉窙]有正面描寫農村的苦難,但對理想中故鄉的謳歌,也正是對現實的批判。故鄉之美好,最分明地在生活其中的人身上體現出來,人的健康成長才是社會進步的最好顯示?!薄啊渡鐟颉氛且磺鷮枢l之美的頌歌,適可見作者對現實的關切,理想的追求?!?/p>

《教師教學用書》中要求3—4課時完成《社戲》教學,足見其重要性。教師作為特殊的讀者,不能完全憑自己的個人喜惡、經驗來確定教學內容,尤其是在執行教材指定篇目的時候,應結合課標、單元目標、預習提示、思考探究、積累拓展等,以此,確定《社戲》這四個方面的教學內容,嘗試實施和落實部編教材編排意圖。

【注釋】

[1]語文教育的回歸與實踐——部編初中語文教材的4個特點和9個建議,溫儒敏.

[2]《語文》八年級下冊,人民教育出版社,P1.

[3]《聽王榮生教授評課》,王榮生,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P197.

[4]《教師教學用書》,人民教育出版社,P2.

[5]《閱讀教學設計要訣》,王榮生,中國輕工業出版社,P38.

[6]《一曲自然美的贊歌——〈社戲〉的文化解讀》,姚大勇,《名作欣賞》2001年,第2期.

猜你喜歡
社戲民俗教學內容
新冠疫情期間小學信息技術在線教學內容的選擇和實踐
漫畫民俗
漫畫民俗
等差數列教學內容的深化探究
印度漢娜,一定要民俗風?
《社戲》唱的是哪出“戲”
母親是貫穿“社戲”的核心人物
《社戲》的結尾賞析
魯迅在《社戲》里撒謊了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