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究高中美術欣賞課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

2019-11-11 12:25陳宗梅
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 2019年23期
關鍵詞:美術課程高中教育審美能力

陳宗梅

【摘 要】美術課是高中階段的一個重要課程,是培養學生審美能力、提高審美技巧的一個重要途徑,但是當前的高中美術欣賞課中存在許多問題,本文首先針對這些問題進行分析,然后針對如何解決這些問題提出了一些對策和建議,為當前的高中美術欣賞課的教學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高中教育;美術課程;審美能力

【中圖分類號】G633.9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3-0259-01

美術欣賞課是高中的一個重要學科,其主要作用是鍛煉學生的審美能力,提高學生的美術綜合素養,對于提升學生文化內涵、實現全面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但是從當前來看,中國的高中教育對美術課程的關注不夠,有些學校甚至將美術欣賞課“讓給”其他課程,這種做法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對于高中美術教師來說,要分析學生在美術欣賞中存在的問題,找到對應的解決辦法,幫助學生提高審美鑒賞能力。

一、目前高中美術欣賞課存在的問題

1.教育觀念落后,忽略審美教育。

美術是一種審美教育,但目前的美術教學和學習現狀很難體現審美教育的目標,某些高中學校領導者和學生家長對美術欣賞課漠不關心,家長很少關心學生是否喜歡美術欣賞課,更不會關心美術欣賞課的教學質量。很多高中美術欣賞課的教師教學觀念也十分落后,認為高中的學生面臨高考的壓力,只要學好文化課就可以了,在課堂中只是單純對教材的內容進行復述,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很少,這樣的教學方式很難引起學生興趣,教學效果也不理想。

2.學生美術鑒賞水平參差不齊。

學生欣賞水平具有個體差異,發展水平也具有多樣性,學習方式的不同也使學生的藝術鑒賞水平、關注領域和接受程度不同。對美術欣賞課興趣較高的同學會認真聽教師的講解,同時通過各種渠道搜集美術作品進行臨摹和學習,其欣賞水平通常高于一般學生,而對美術缺乏興趣的同學則明顯不如他們。由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沒有注重改善這一狀況,這種不均衡的差異越來越明顯。大部分學生獲得美學和情感體驗的機會較少,對美術的學習仍處于知識積累的基本階段,導致缺乏藝術創新和審美能力[1]。

3.機械講授美術知識,忽視學生欣賞的主體地位。

在很多情況下,美術欣賞課被定義為“附屬課”,其重要性沒有得到教師、學校和家長的認可,因此在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地位沒有凸顯出來,很多學生在藝術欣賞課中被動地被接受教師講的內容,沒有積極進行探索和欣賞,缺乏對藝術作品的內涵的理解,忽視了作品的內在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鑒賞,學習效果大打折扣。

二、通過高中美術欣賞課提高學生審美能力的策略

1.調整課堂氣氛,師生互動。

美術欣賞課要通過課堂上對美術作品的交流和鑒賞,與學生交流,營造輕松的環境,激發學習的熱情,表達自己的感受,營造和諧的審美環境。美術欣賞課的教學需要教師通過課堂的方式將審美經驗和審美技巧傳授給學生,所以教師在講解過程中,要注意從學生的生活情感和體驗出發,結合學生的實際經歷,將美術作品的欣賞和學生的自身體悟聯系起來,并相互交流心得,從而調動課堂氛圍,實現師生之間的互動。審美教育要通過美術作品喚起學生的共鳴,體驗審美愉悅,實現精神塑造和精神升華。欣賞美術作品時,學生可以比較語言、音樂、舞蹈和其他形式的藝術語言有什么異同,結合自己的親身體驗加深對美術的感受和理解。在美術欣賞課上,學生在實際體驗中感受生活,教師充分把握學生的審美心理,調動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掌握美術知識,獲得美學體驗,真正做到“做中學,樂中學”。

2.加強美術專業研究,提高教師素養。

傳統的教學模式中,美術教師只注重美術知識的傳授,在教育改革背景下,美術教師也應該對改革做出回應,從傳統的美術知識灌輸轉變為注重學生的綜合發展。美術欣賞課對不同學生有不同的要求,要根據學生的不同發展層次,為每個學生提供最大的發展空間。美術教師要加強美術的專業學習,提升自身綜合素養,調動好課堂氛圍,認真上好每一堂美術課。很多教師將自己當成課堂的主體,忽視了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這種思想會導致學生對美術欣賞缺乏興趣,長此以往就會喪失對美術學習的信心。教師要把課堂的重心從自身轉移到學生,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引導學生感受美,體驗美,評價美,這也是教師素養的一種體現。新課改實施之后,高中教育更加注重對學生素質的培養,高中美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要注意改革教學模式,從知識灌輸轉向素質培育,要通過課堂學習讓學生掌握美術鑒賞的方法。當前的高中學生學業壓力越來越大,面對這種情況,美術教師要傾注更多的心血,改善課堂教學方法,創新教學手段,實現培養學生美術綜合素養的目標。

3.豐富教學方法,傳授鑒賞方法。

美術欣賞課程是提高學生整體素質的一個有效途徑,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所以備好一堂美術欣賞課至關重要。首先,教師要掌握教科書的知識網絡,找到教學的重難點,收集相關的資料,設計教學方法,探索適合學生的學習方法,編寫教學計劃,為課堂做好準備。在課前,美術老師針對學生的學習目標和欣賞水平以及學生的實際經驗進行溝通,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對于學生提出的問題要給予足夠的重視,及時進行解答,并肯定學生的質疑精神。教師可以創設一定的問題情境,將學生帶入到特定的環境當中,激發學生的靈感,引導學生自主思考,自主欣賞美術作品。教師可以讓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勇敢地把自己的觀點表達出來,教師可以進行總結,但是不要評價學生的觀點是對還是錯。在欣賞美術作品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說出欣賞過程中用到的美術知識,幫助學生進行概括,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學生可以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或者實際經歷,從不同的角度對美術作品進行解讀,逐步提升自己的美術素養[2]。

結束語

綜上所述,由于高中美術欣賞課的整體環境和美術教師的影響,高中生的審美能力普遍不強。為了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使其符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需要學校和教師革新觀念,重視美術欣賞課對提升學生審美水平的作用,制定科學的教學策略,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何萍.新時期中職美術教育與審美能力培養的探討[J].教育現代化,2018,5(16):302-303.

[2]付印平.淺議在美術課教學過程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4(12):26+30.

猜你喜歡
美術課程高中教育審美能力
對小學低年齡段的學生如何進行設計意識的培養
基于新課程改革下高中美術鑒賞課的教學方法研究
高中教育如何才真的“為了學生好”
淺談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
基于視覺識別時代的學校美術課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